女大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5-05-06 09:19:59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9篇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9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女大学生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1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20xx随着近段时间里大学生失联事故频发,20岁重庆女大学生错上陌生人车遇害,江苏19岁女大学生遭到抢劫遇害,21岁浙江女大学生被尾随遭到杀害,3位湖南女大学生出去游玩卷入传销被控制,20岁芜湖女大学生在去外地与朋友会面途中失踪。这些事例让无数在校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心惊胆战,这不仅对遇害者本人及其家庭是一场悲剧,对于国家的未来也是一项损失,同时也说明当代大学生的出游安全意识相对较薄弱。社会的关注焦点再一次聚集在大学生身上。离家读书的大学生们,脱离了家长的监管和看护,出行安全便成为了很大的问题。最近发生的多起黑车事件,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确保自身的出行安全,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希望在交大开展关于出行安全的调查活动,了解大学生是否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并且在校园内普及关于外出的安全措施。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分放1000份,收回907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的问卷与女生相当。调查表

三、问题分析

1、你一般多久外出一次?

通过一题结果可以看出我们学校同学外出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有44%同学一周外出1—2次、33%的同学两周外出1—2次。因此,大学生外出安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2、外出时,你一般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男生71%、女生81%外出会选择乘公交,其他人不同程度的选择了其他方式。虽说乘公交是相对安全的,但是我们大学生外出还是应该注意公交上的一些盗窃等事件,有少部分同学选择坐黑车外出,这种方式比较危险,我们应该避免。

3、你通常出行的目的是?

女生有72%外出是为了购物,在这里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接触,这时候要注意防范诈骗呢等一些危险行为的发生,男生43%为了购物、32%是外出办其他的事,男生自卫能力虽然比女生强,但是面对犯罪团伙还是会无能为力,所以外出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提高对他人的防范意识。

4、你最晚什么时候回寝室?

男生、女生都有43%晚上10点回宿舍,男生40%、女生41%晚上11点回宿舍。10点或11点回到宿舍是较安全的,但有部分同学凌晨回宿舍,这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犯罪分子多在这时作案,因为这时候求救方式比较少。

5、您离校外出搭车时是否考虑过安全问题?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女生77%外出搭车经常考虑安全问题,这一点有利于我们的外出安全,而男生只有46%经常考虑,43%很少考虑,受害者与性别无太大关系,男生同样要考虑外出搭车的安全性。

6、您认为搭黑车是否安全?

71%的女生坚决不搭,28%的女生认为没事。而53%的男生坚决不搭,46%的男生认为应该没事。这说明女生的安全意识比男生要高一点,但是不管男女我们都应该不搭黑车,以减少被害几率。

7、在陌生的地方,是否会搭无营业执照的出租车(黑车)节省时间?

有63%的男生、80%的女生不会搭黑车以节省时间,对于黑车我们不管在什么地方有何种原因都不要搭,我们应该乘坐有营业执照的车辆,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外出安全。

8、当您迷路了,有人热情的主动带路,您是否相信并跟随?

有67%的男生、76%的女生不会跟随主动带路的人,33%的男生、24%的女生会跟随主动带路的人。跟随迷途上的陌生人比较容易被犯罪分子领进犯罪场所,这也是大学生外出遇害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迷路了要请求警察等相关人员。

9、您是否经常在假期旅行?

从表中我们看出:73%的男生经常在假期旅行,71%的女生经常在假期旅行。在假期旅行的人还是很多的,旅行时候我们要注意人身安全。

10、您是否会在没有关系很好的朋友或亲戚不在的情况下在外宿醉?

有93%的女生不会在没有关系好的朋友或亲戚时候在外宿醉,73%的男生不会,但有25%的男生会在没有关系好的朋友或亲戚时候在外宿醉,这样在没有好友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2

“到面试时,学校才明确提出不要女生,我的希望一下破灭了。”今年研究生毕业的严钰一直想到高校当老师,如今已经投出去40份简历,唯一一次参加一所师范学校的面试也以失败告终,原因就是她是女生。

近日,山东人才网进行了一次女大学生求职及择偶意向网上调查,4天时间共有7311名女大学生参加了本次调查。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在就业上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被调查者中,认为“比较严重”的占52.8%,认为“不太严重”和“不存在”的分别占44.4%和2.8%。对于女大学生就业为何难这一问题,42.4%的女生认为“岗位少,求职者多”是主要原因,其他依次为“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占24.8%,“自身素质不够强”占24.6%,“社会关系不多”占8.2%。山东人才网人力资源师刘谦认为,近年来明确提出“不要女性”的单位和岗位越来越少,性别歧视更多是隐性存在。

3月30日,山东人才网联合当地都市女报举办了一场女性专场网络视频招聘会。当天共有152家单位参会招聘,为女大学生提供了2800多个岗位。排在前三位的热门行业分别是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电子技术、贸易行业,热招职位主要为销售、生产/营运/工程、计算机/互联网/通讯、人事/行政/后勤、公关/广告等。

新闻专业的白雪峰今年本科毕业,她说,她们班级90名学生中女生占三分之二,班里20多名同学前几天从兰州跑到西安参加人才招聘会,但“很多理工类岗位明确不招女生”,有个文秘岗位也注明只要男性,“可能觉得女生比较

麻烦吧”。据了解,她们班有三分之一的女生已经找到工作,但大多是靠家里的关系。

对于性别歧视,去年毕业的王宝却有不同看法。她说她并没有感觉在应聘过程中受到歧视,应聘成功后在参加单位新员工培训时,她发现200多名新员工中,女生比男生还多,“领导也曾直言招聘时不想要女生,但几轮考试下来,很多女生很优秀”。王宝认为大单位大公司存在性别歧视问题的就少很多,男女生同场竞技拼的都是能力。她说女大学生就业时要总是考虑歧视问题,就会给自己带上无形的紧箍咒,不利于找工作。

此外,调查还显示,“稳定、没有风险”仍是女性求职者比较看重的因素,有72.2%的被调查女生赞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其中,选择“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的分别占19.4%和52.8%。从调查和招聘现场看,女大学生对薪酬的关注度有所降低,在求职最关心的6个问题中,该因素仅以12.3%的比例 ……此处隐藏13863个字……很大一部分女性患有妇科疾病。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所在,并且结合实际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企业在卫生巾推广方面有所借鉴。

调查内容:通过问卷的形式作出反映当代大学女生对卫生巾选购与接受新事物的程度的问题来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学院江东校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

调查方法:实地问卷调查法

下面将对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0份。首先,对各专业各学院在四个年级中所占的比重进行绘图分析,如下表:

对照此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此次调查钩深书院和应用技术学院的10级和XX级所占比重最大,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和机械与工程学院所占比重较小,这是我们调查过程中的不到位之处,对学院之间的分布没有做到很好的规划,造成目前数据的两极分化较严重,对数据的准确度还有待考量。

超薄型/丝薄型39.0%

棉柔型42.0%

加长透气型10.0%

纤巧型/贴身9.0%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同学们在选择卫生巾的时候多数偏好于棉柔型和超薄、丝薄型的,结合我们自身使用的情况,这两款卫生巾多数是在白天使用,即日用卫生巾,加长透气型的多为晚上使用,主要是防止侧漏等情况。

愿意29.0%

不愿意22.0%

说不定、看情况49.0%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忠诚度是不稳定的。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人在其喜欢的品牌推出新产品后是持观望态度的,明确表示愿意与不愿意的基本持平,可见在提升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上企业还有待加强。

亲朋口中31.0%

电视广告53.0%

报纸或杂志7.0%

产品促销9.0%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电视广告对消费者尤其是学生群体的影响是相当高的,所以,企业在媒体宣传这一块应该加强与重视。亲戚朋友的口口相传力度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产品的质量一定要严格把关,这会为企业带来很大的收益。而报纸和杂志广告这只是次要的,企业可酌情刊登。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8

20xx年4月-10月,市妇联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六大驻青高校联合开展了这一调查,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据统计,六大驻青高校20xx年应届毕业生中女大学生10782人,本次调查共发出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种调查问卷共7005份,。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一次签约率和月收入均低于同届男大学生。那么,女大学生们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择业观念仍存在误区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理想工作单位的选择上,69%的女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及三资企业,重点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职业稳定且高报酬、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好、有社会保障。就业热点仍然集中在我们传统认为的所谓“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如医院工作者、财务、审计、银行职员、新闻工作者、餐饮旅游、市场、广告、公关、行政、文秘等,调查报告《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可见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她们宁愿放弃自己的专业,也要追求体面、收入高的工作,这无疑延长了她们求职的时间,增加了她们就业的难度。

求职过程中遇性别歧视

在问及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65%的人回答是求职过程中遇到过男女不平等的情况,主要表现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中明确写着“只限男性”、“同等条件下男性优先”等字样,也有些用人单位虽没明确说只要男性,但女大学生在面试中也被问到过带有性别倾向的问题,如“我们这个职位会经常要求加班加点,你认为女性从事合适吗”和“你有男朋友吗”等等。

而用人单位被问及选人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时,86%的单位认为他们看重的是“综合劳动能力”(劳动效率),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看劳动力成本。女大学生工作后结婚、生育、哺乳、养育幼儿的职能对工作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此期间,企业需要安排人选临时替代其工作,从而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

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因缺乏工作经验和应试技巧而被用人单位拒绝的女大学生高达87%。在问及用人单位女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有哪些不足时,59%的单位回答是女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成本高,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招聘有过工作经历的大学生。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9

女大学生求职网络

“到面试时,学校才明确提出不要女生,我的希望一下破灭了。”今年研究生毕业的严钰一直想到高校当老师,如今已经投出去40份简历,唯一一次参加一所师范学校的面试也以失败告终,原因就是她是女生。

近日,山东人才网进行了一次女大学生求职及择偶意向网上调查,4天时间共有7311名女大学生参加了本次调查。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在就业上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被调查者中,认为“比较严重”的占52.8%,认为“不太严重”和“不存在”的分别占44.4%和2.8%。对于女大学生就业为何难这一问题,42.4%的女生认为“岗位少,求职者多”是主要原因,其他依次为“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占24.8%,“自身素质不够强”占24.6%,“社会关系不多”占8.2%。山东人才网人力资源师刘谦认为,近年来明确提出“不要女性”的单位和岗位越来越少,性别歧视是隐性存在。

3月30日,山东人才网联合当地都市女报举办了一场女性专场网络视频招聘会。当天共有152家单位参会招聘,为女大学生提供了2800多个岗位。排在前三位的热门行业分别是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电子技术、贸易行业,热招职位主要为销售、生产/营运/工程、计算机/互联网/通讯、人事/行政/后勤、公关/广告等。

新闻专业的白雪峰今年本科毕业,她说,她们班级90名学生中女生占三分之二,班里20多名同学前几天从兰州跑到西安参加人才招聘会,但“很多理工类岗位明确不招女生”,有个文秘岗位也注明只要男性,“可能觉得女生比较麻烦吧”。据了解,她们班有三分之一的女生已经找到工作,但大多是靠家里的关系。

对于性别歧视,去年毕业的王宝却有不同看法。她说她并没有感觉在应聘过程中受到歧视,应聘成功后在参加单位新员工培训时,她发现200多名新员工中,女生比男生还多,“领导也曾直言招聘时不想要女生,但几轮考试下来,很多女生很优秀”。王宝认为大单位大公司存在性别歧视问题的就少很多,男女生同场竞技拼的都是能力。她说女大学生就业时要总是考虑歧视问题,就会给自己带上无形的紧箍咒,不利于找工作。

此外,调查还显示,“稳定、没有风险”仍是女性求职者比较看重的因素,有72.2%的被调查女生赞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其中,选择“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的分别占19.4%和52.8%。从调查和招聘现场看,女大学生对薪酬的关注度有所降低,在求职最关心的6个问题中,该因素仅以12.3%的比例排在第四位,而“晋升深造机会”位列第一。刘谦分析认为,这说明女大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职业生涯长远规划,说明她们对。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