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行动调查报告

时间:2025-05-06 11:54:57
啄木鸟行动调查报告

啄木鸟行动调查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啄木鸟行动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啄木鸟行动调查报告1

随着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和使用报表。写报告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一听报告就晕?以下是边肖精心整理的啄木鸟行为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活动主题

规范社会汉字共同建设文明城市

二、活动的主要目的

通过组织师生参与“啄木鸟”行动,增强师生语言规范化意识,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从而形成有利于做好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良好氛围。激发少先队员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注身边事物的优秀品质。

三、活动

调查城市主要街道两侧企事业单位的繁体字、错别字、异体字、不全字形等不规范文字,引导学生掌握社会汉字标准化知识,提高识别不规范文字的能力。

四、活动过程

1、制定活动计划并设计相关表格;准备好“规范社会汉字,共创文明城市”的旗帜。

2、召开活动会议,明确任务,合理分工;对行动小组成员进行社会汉字标准化知识的辅导和培训。

3、小组活动加强安全工作,及时记录活动。

4、总结活动,畅谈感受。

五、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普查的方法,六年级学生对我校七条街道进行调查,对调查范围内的社会汉字规范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填写《社会规范汉字调查登记表》、《社会规范汉字调查记录表》、《啄木鸟行动学校调查路段表》。

六、调查与分析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社会上不规范的词语随处可见,原因如下:

1、繁体字的广泛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规定,文物、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以及招牌的铭文、手书文字,只允许使用繁体字。所以,街头要用标准语言。

2、滥用同音词或方言。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很多商家用谐音或方言代替写广告词,在一些成语中改变词语,达到促销商品的目的。比如摩托车卖家写“骑不完”。这样用汉字,粗心的人视而不见,不负责任的人觉得无所谓。

3、笔多画少。比如“周”把右边三点写成横线,“贤”本来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却写成半括字

七、摘要

1、啄木鸟行动的必要性和及时性。

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啄木鸟行动小组划出并管理了站前街、利民街、鼓山街、新昌路、文化路、房山路、步行街等。,并力求不留死角,尽量找出街上不规范的文字,为下一阶段的整改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调查发现,xx县的街道上充斥着不规范的词语,尤其是繁体字的使用,严重影响了我县的整体形象和文化环境,充分说明了这种啄木鸟行动的必要性和及时性。

2、它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激发了学生维护祖国语言纯洁的热情。

通过“啄木鸟行动”,他们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掌握了正确使用汉语语言文字的必要知识和基本要求,充分认识到保持语言文字纯洁性的重要性。同时,作为一个火花,他们会回到学生组。通过言行,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提高对语言的正确理解,激发所有学生保持祖国语言纯洁的热情。

3、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

Xx县近几年拆迁开发建设大,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作为xx人,每一个学生都兴奋的见证着家乡的变化,为家乡的发展而骄傲,也愿意为家乡的美好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行动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净化书写环境对提升城市形象意义重大。因此,在这次行动中,学生们不仅自愿参与,而且在烈日下跑在街上,通过实际行动积极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服务意识。

4、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由于学习繁重,学生整天沉浸在书本中,与生活脱节,与社会疏远,缺乏实践能力。这一行动可以有效地将课内课外、书本与社会、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考虑到行动的特点,我们学校基本为“啄木鸟行动”小组配备了中文老师。他们结合语文新课程对语言学习的要求,巧妙地将啄木鸟行动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上的调查,获得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并且对社会有了清晰的认识,为他们以后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啄木鸟行动调查报告2

一、调查人员:

陈xx,爸爸,妈妈

二、调查时刻:

20xx年9月12日

三、调查路线:

金童路—栖霞路—赛迪路—留云路

四、调查内容:

街道两边的门头广告牌、标语、宣传画等,垃圾箱用字,草坪内宣传语等用字情况

五、调查通过: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争当小小“啄木鸟”,我和爸爸妈妈从金童路沿路认真搜查每个街道两边的广告牌、标语、宣传画,我们不放过每一个角落,站在路边挨个看,还一边指指点点,路边的人都用惊奇的眼神看着我们,呵呵,他们不明白我们正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情况。

只是寻来寻去我一个都没有寻到,有点灰心了,妈妈讲:“这是好事呀。讲明社会在进步,大伙儿对汉字的使用越来越规范了。况且我们现在寻找的路线差不多上比较繁华的大街道,市政对这些广告用语也要审查的。我们再去一些小街小巷寻寻。”

果不其然,我们在赛迪路上终于看到一个牌子“金山矩阵”的“阵”字写成繁体字;接着妈妈发觉在路边的垃圾桶上印的字义有咨询题,“可回收物”下面写着:纸类,玻璃,金属,塑料等,妈妈讲报纸,书本纸,包装用纸,纸盒等能够做为可回收的纸类,然而用过的卫生纸或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是不能回收的。我和妈妈争吵起来:老师讲的是寻错字漏字,没有讲还寻这种茬。妈妈讲:“这是属于规范用语的范畴呀。”我们争得面红耳赤,相持不下,最后妈妈讲那就交给老师来判定吧。

友爱的杨老师,我和妈妈请你来做裁判哟。

六、调查感受:

1.社会在进步,人们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越来越强。

2.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深入理解汉字意义,不乱用、误用汉字,正确书写汉字,同时用行动感染周围的人。

啄木鸟行动调查报告3

汉字有它独特的魅力。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慕名前来学习。汉字也越来越广为推广,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为此而自豪。但是,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人不仅没有很好地掌握它,而且还胡乱使用,出现了大量的错别字、异体字、繁体字、二简字等,给人们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为此,根据上级要求 ……此处隐藏5714个字……施用字规范严谨。部分班级利用语文课开展了“寻找错别字比赛”,结果在一部分学生的作业本、一些盗版课外书中找到了许多错别字。如“蜜蜂”写成了“密蜂”;“乌牛镇中心小学”写成了“乌牛镇中心小学”。

(2)“啄木鸟”行动在街头:此次行动,共发现、汇总了26处不规范用字。主要出现在店铺招牌、路牌、广告牌、广告语中。很多店牌、广告语用了繁体字或简体字,更多的是同音字替代。如:“一见钟情”错写为“衣见钟情”;“依依不舍”错为“衣衣不舍”;“森马”写为“森马”等。

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小组交流,以日记、调查报告等形式汇报调查体会,总结出预防常见错别字的方法,同学们用顺口溜或儿歌等形式,整理出易错字的表格。

第四阶段:纠正运用阶段(9月26日-9月30日)

纠正运用包括以下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尽量避免写常见的错别字;班级同学养成帮助同学认真检查作业,找出错别字的习惯。在报刊杂志上发现的错别字要向编辑同志反映;特别提醒同学们绝不购买不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盗版图书或课外作业本;在街上发现错别字要向有关单位反映,设法使其纠正,使我们的周围都能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服务。

四、研究成果

第一、不规范字成因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吴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上网、查阅工具书等手段,系统地了解到了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等是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原因有:

1.汉字本身的特点。

(1)结构复杂。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1000个笔画之多。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xx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11画之多,其中在17画以上的字就有221个;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如“土---士”、“太---大”、“日---曰”等。

(2)同音字多。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如果不计声调,汉字仅有418音节,每个音节平均有同音异形常用字733个,存在一字多音(调)、一音多字的现象:如“长大----长城”、“逝世---世事”等。

2.小学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小学生的知觉还比较笼统,未形成精确的分化能力。

(2)注意不稳定,粗心大意。学生的注意力还不稳定,往往容易被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吸引从而导致出现错别字。

(3)记忆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于汉字的音和形分离,有时学生能够读出字音,却记不清字形,于是有的学生进行似是而非的类推,从而造成错误。

(4)思维的定势影响。前一个字的字形影响后一个字,先学的字影响后学的字。

3.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广告已经成为商家推销新产品的重要手段。商家为吸引消费者,追求“新”“奇”与刺激,在商品包装、广告招牌、广告词上大做文章,变着花样吸引顾客,导致很多不规范汉字,充斥于遍布大街小巷的广告牌中,造成我们视觉错误,给我们的识字设置了障碍,给规范用字带来了危害。如服装店的招牌“一见钟情”错写为“衣见钟情”,“依依不舍”错为“衣衣不舍”等。

第二、纠正措施

结合我们的学习实践,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正确用字:

1.掌握汉字规律,科学识字

(1)根据字音特点记字形。

有些字字形相似容易混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区别开来。如“今、令“,这两类字容易混淆,但是只要记住声母是“L”往往都可写成“令”。例如:铃、岭、怜,那么其余的都写成“今”。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字形。

汉字中的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构成,而形旁、声旁大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如果我们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别字就会大大减少。例如 “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的区别:“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顿足跳脚的,而“燥”则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又如,对一些字的偏旁,如果能说出其标义,理解其释义,错误就会减少,例如:“冫”与“氵”常常混淆,我们要讲清楚,凡用“两点水”(冫)作偏旁的字,大都同冰有关系,如“冻、冷”等,而用“三点水”(氵)作偏旁的字,大多同水有关系,如“江、河、湖”等。

(3)发挥想象记字形。

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因此,根据学生对汉字的感知特点,对于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特别是比较隐蔽的部位中的点、横、钩等,我们可以展开合理地想象,使这个隐蔽的弱成分变成强刺激。如“鸟”字中的“点”像什么?我们可以说:“像一条吃到肚里的虫子,像啄木鸟尖尖的嘴巴,像啄木鸟的心。”有时,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组成关系编顺口溜,如“辛”,有位同学说:“妈妈是个营业员,每天立上十小时真辛苦。”这样,他就不会把“辛苦”写成“幸苦”,既生动有趣,又减少了识记生字的心理活动过程,记得牢,甚至终身难忘。

(4)采用螺旋式复习法。

我们小学生还缺乏精细的分析能力,短时记忆占优势。为了减少错别字,必须经常性地复习巩固,以便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研究发现,螺旋式的识字复习法是较有成效的识字巩固方法,其做法是在相对的时间内,复习前面教过的生字,如今天复习昨天的,下周复习上周的。如此波浪式地前进,到下一个阶段(如期中)再复习一次。反复练习可使儿童更好地识记,保持记忆。除此之外,最值得提倡的是多阅读课外读物,开拓识字领域,在阅读中增加生字复现的频率。

2.积级融入社会,开展宣传活动

学生在社区发讲普通话,写规范汉字倡议书,上街张贴宣传标语;班内出一期规范用字用语为主题的黑板报等;社会调查活动:学生分小组下社区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广播电视部门、服务行业等进行用语用字规范调查,尔后学校进行调查报告评比;开展普通话讲故事比赛,汉字书写比赛,推普知识和法规知识问卷等等。学生全员参与,让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

五、我们的思考

1.营造氛围,形成共识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观念深入全体师生的心中,大家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校园的用语用字的意识,它是学校、每个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的师生们定会从自我做起,同时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家庭、社会中的其他成员,为创建和谐语言环境添一臂之力,让更多人感受到祖国的语言文字美。

2.创设环境,环境育人

为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以优化环境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校在环境创设方面下了功夫。一是利用廊道空间、绿地空间设置永久性标语,全体师生目之所及,便是“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汉字”和“普通话是校园语言”等标语。这些标语是无声的语言,时时刻刻提醒全体师生要注意规范用语用字。二是,我们学校利用“童之声”广播室,校园网,廊道橱窗,班级黑板报等宣传阵地,采用讲故事,征文,作品展览等形式介绍国家有关法规知识,宣传“双推”的意义,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教育,展示活动成果等等,优化环境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啄木鸟行动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