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时间:2025-08-06 09:21:08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15篇)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1

调查人员:余波

调查人员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调查地点:XX市政法大学

  调查时间:20xx年10月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被调查者:XX市政法大学学生

访问缘由: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通信技术不断进步,手机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拥有手机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了,大学生普遍拥有手机并不希奇了,大学的手机市场也成为了手机商瞄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

一、手机能风靡大学校园的背景

1、由于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1世纪手机技术不断成熟,生产手机的成本不断降低,这就为手机的普及创造了条件,大学生远离家乡求学需要跟家里和朋友联系,需要一个通信工具,而手机的价格便宜且方便这就成为大学生的首选电子产品。

2、中国的两大通信公司--中国移动通信与中国联通在通信资费上比较实惠,例如两大通信巨头都开通了校园卡业务为大学生普遍使用手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3、社会社会的发展当今越来越快,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对信息的需求量大和信息的即时性。手机作为一个20世纪末的新事物,它的发展初期作为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走到现在成为一个新的信息携带者,手机的优越性在某些方面已超过了报子、杂志等信息载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将手机作为一个随身必备的物品。截至20xx年2月,我国手机用户共5.65亿户。其中大学生也占相当份额。有人说,当今大学生的三大件是手机、mp3、数码相机。这是有道理的,手机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是不足为奇的。

二、大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

考虑经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对大学生的手机消费动机明确,消费欲望强化,大学生逐渐形成了具体的购买动机。大学生的消费动机可以分为一下几种:

1、求质量与实用的购买动机。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最注重的还是质量与实用功能:39%的被调查者表示,好用与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还有9%的人认为手机的售后服务质量是关键的。形成这一购买动机的原因,除了受他们最基本的消费需求:工作需要与家人联系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受他们依赖性消费的程度较大及自身缺乏经验,购买能力弱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2、求新款式新功能的购买动机。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首先考虑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同时,有65%的学生希望拥有为“大学生量身订做的手机”。其次手机的内部功能,如是否支持中文输入、是否支持wap、是否支持语音拨号、是否具备免提功能等。且多数被调查者均明确表示,选购时会优先考虑质量可靠、设计轻巧、款式新颖、色彩时尚、功能够炫的手机。大学生手机族这一购买动机的产生,与学生消费者特殊的消费心理是分不开的。由于大学生消费群的成员大多处于19-23岁,这一人生中思想最活跃、最擅变的黄金青春期,热情、开朗、奔放、崇尚自由的率直个性,现代社会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观念、思潮的风起云涌,赋予了他们强烈的冒险精神与实践精神,对于新事物、新观念的关注与学习,逐渐使他们形成了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而这种消费心理直接影响到了他们求新款式新功能的购买动机的产生。

3、求方便的购买动机。根据前

面对大学生手机族的调查与分析,得知90%以上的大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真正目的在于方便与家人、朋友、同学、用人单位联系。对于购买手机与家人联系这一目的,据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手机族的父母均持支持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对大学生手机族购买动机的产生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另外,还有部分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怕漏过任何招聘信息的压力,也推动了此种购买动机的产生。

4、求价格廉价的购买动机。

85%的大学生手机族所能承受的手机价格在1000-1600元之间。也就是说,他们需要的是中低档的手机。总的说来,此动机的产生与我国综合国力不强,人均消费水平偏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经济现状直接制约了仍处于依赖性消费阶段的大学生手机族的消费能力,从而导致了他们在选择手机时通常会把眼光放在中低价格的机型上。另外,为了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他们通常还会选择免月租或月租较低的充值卡来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求廉的购买动机并非只是一味的追求低价,以省钱为目的,更多时候只要价格达到了大学生手机族心中“合理”的低价时,动机就产生了。

一般情况下,大学生手机族的这四种消费动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他们的消费行为进一步的发生。实际上,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动机的产生才意味着消费手段、消费目标等一系列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发生,这对于大学生手机族来说也不例外。因此,大学生手机族四种相互交织的消费动机在得到发展以后,紧接着结合在动机上行动希望得到的结果,就会发展出一系

列满足消费动机的目标,从而最终做出购买决定。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中也出现了崇洋消费、炫富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方式。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消费理念,我课题型教学小组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一次以“那一年我们真的很有钱——如何看待大学生的消费观”为主题的调查。通过几个星期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我们得出如下几点:

一、调查数据分析

此次调查主要集中在大二的学生中,此次调查性别比例平均,从调查数据结果来看:

1、大学生平均一个月的生活费800元以下占32%,其中500元以下只有6%;800元以上占68%,其中1100元以上占了14%。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生活费较高,很少部分大学生知道节省。

2、大学生生活费的主要来源86%的同学是由家中补给,8%的同学是课外兼职,3%的同学是奖(助)学金,3%的同学是贷款;也就是说,大多数还是靠家中补给,依赖父母。

3、当问及生活费主要用于那些方面时,100%的同学都选了伙食,还有70%的同学选了购物,14%的同学选了娱乐和恋爱, ……此处隐藏36090个字……/p>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5.7%。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150-600元之间。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二:购买服饰。

从消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大学生购买品牌的商品,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购买名牌产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在对"当您拥有一件名牌产品时,您最希望谁能够注意到您拥有这样的品牌"调查后发现,70%的大学生希望自己的朋友同学能够注意到自己拥有的某个品牌,17%的人希望陌生人能够注意到自己,12%的人希望自己的恋人能够关注自己拥有某个品牌。4%的人表示希望自己父母和家人能够了解。3%的人表示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可见选择名牌产品对帮助大学生自己的交往,能够起到帮助作用。而大学生由于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64643161费来自父母,而购买著名品牌的消费品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大学生只有4%的人愿意父母知道自己使用名牌的产品。

三:恋爱消费

对问卷中"你谈恋爱了吗?每年为恋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77%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200-700元不等。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有几千元者(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大二的学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条价值7800元的铂金钻石项链);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四:上网费用

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周上网时间方面,12.7%的学生在3小时以下,20.9%的学生为3-7小时,30.1%的学生为8-10小时,19.5%的学生为10-20小时,16.8%的学生在20小时以上;在上网时段方面,23.2%的学生在白天上网,33.9%的学生在晚间上网,35.2%的学生在周末上网,7.7%的学生还经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时计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五:手机等通讯费用

根据调查结果,85%的学生都拥有手机,他们的手机价位一般都在500--1600元之间,月消费在20--150之间。消费者的月手机话费也与其月生活费相挂钩,生活费用少的话费也相应较少,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部分高收入用户的话费也在此列,共占了样本的25%,学生月话费主要集中在50-100之间,约占了调查总数的62%,属于中档水平。其次月话费在100-150的有18%,而150以上的高消费者主要是月生活费在1000以上的 5位,与其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应。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

大学生消费问题建议:

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 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好。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气象万千,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使得人们的腰包饱满,腰包鼓了物质生活水平上去了,精神财富也日夜得到充实,人们思想更开阔了,变得愈来愈聪慧知道把钱一部份用于打理日常生活,一部份则用来投资理财。连做梦都在想着怎样钱生钱,利滚利。投资包含着方方面面,将钱储在银行、购买股彩票、买保险、公司入股等等。其实,供养大学生也是一种投资理财的最佳方式之一。可能很少有人赞成该观点,有关调查数据线显示,培养一名大学生国家需要投入几十万元。加之家庭的呢?又会是多少,可以自己算算。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校招生日月递增,给人们更大的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可谓是个好事。可是在这样的光环下,确隐藏着生化危机。学生们的虚荣心开始滋生并蔓延,还带着极强的传染性,在当今好像成了社会上的毒瘤,甚至不治之症。虚荣心导致的后果盲目攀比、追逐名牌、吃喝成风、借钱还债、偷强成瘾、丧失诚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据笔者调查,我校学生的最低月生活费不低于500元,家庭条件好的月生活费一般都在800元到1000元,有一部份同学月生活费达到1000元以上。这几个级别的学生生活费都是怎样花费的呢?当然在学校,人/500元每月就足够了,学校的伙食还是蛮物美价廉的,比起我中学阶段的生活好多了。要是在校外餐馆的话,人/500元每月就难得够了。每月人/800-1000元的就足够了,至于1000元已上每人每月就不用多说了。笔者长期深入实践调查发现,我校学生没有存钱的习惯,基本上是有多少用多少。有的拿“高薪”着常常靠借钱过日子,拆东边的墙拿去补西边。我总结出来一条定律,家境好的学生最不善于把钱用之有度,而家境相对较差的学生有近98%没有像他人借过钱。这说明,“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又一次被证实,他们更懂得钱来之不易,更懂得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笔者还发现,家境差的学生与家境较好学生上学期间做兼职的百分比为10:1。相同的社会大背景下,不同的家境决定了大学生们消费观是存在着明显差异性的。表现为对金钱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富人的孩子说,反正我家有钱,大把的花是应该的;穷人的孩子说,爸妈太辛苦了,花钱等于在榨取他们的血汉,我要减轻他们的负担。于是,前着拼命的乱花钱,后者绞尽脑汁的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消费观念的不同,前者渐渐的染上了恶习抽好烟,酗好酒等;而后者没有这些恶习,节约的行为习惯日益愈好。结果可想而知。作为当代大学生,80、90的我们,我们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端正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科学发展献力献策,承担起社会责任!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