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演讲稿

时间:2023-03-09 13:08:16
关于袁隆平的演讲稿

关于袁隆平的演讲稿

通过对演讲稿语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使用演讲稿的机会越来越多,相信写演讲稿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袁隆平的演讲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袁隆平的演讲稿1

大家好!

20xx年10月的一天下午,袁隆平应邀为依阿华州大学师生做了题为“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的报告。经久不息的掌声过后,依阿华州大学校长请学生们提问。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问道:“我们虽然身在国外,但经常关心国内的新闻,早就欣闻您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明白您的一些背景材料。我们想明白,您从小就喜欢农业吗?”

袁隆平笑吟吟地答道:“小时候,我很贪玩,有很多兴趣爱好。我读书,对感兴趣的课程,就认真听讲,而且考试得高分;对不感兴趣的课程,只求三分好,能及格就行了。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的鉴定是——爱好:自由;特长:散漫。自由散慢,我就这么一个人。至于学农,起缘于一次偶然的机遇。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很漂亮。那时,我看了正在上演的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窗子外边就是葡萄什么的,两者的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确实是田园美,就想长大后学农了。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

台下一阵大笑,为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坦诚和直率而叫好。他对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不加掩饰,让中外大学生们愈加觉得他可敬、可亲,完全真实地展现了这位科学家伟大和平凡的完美统一。

就这样,他的学术报告在简单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

谢谢大家!

关于袁隆平的演讲稿2

大家好!

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也许你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不,我会想到“我一生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他是解决一个国家吃饭问题的大功臣。

袁隆平,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利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似乎丝毫也没有对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他拉着身上的衣服说:“这是我最贵的一件T恤,七十元。一般我买的都是三、四十元。我在香港,一百元买六条领带,人家都说好。”

不论银行里有多少钱,袁隆平还是种水稻的人。他除了日渐增多的条条皱纹,没有任何的变化。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研究,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谢谢大家!

关于袁隆平的演讲稿3

大家好!

跟袁隆平很亲近的人说,袁隆平穿着很随便,一点也不讲究。

有一段时间,他的购物欲十分强烈,每到星期五下午,就要到商场去购物。可他有一个“怪癖”,专挑便宜货买,价钱高的东西他不感兴趣。有一天,他与夫人邓哲逛商场,看到货柜里有打折到10块钱一件的衬衫,他说,太便宜了,加2块吧,12块一件。售货员笑着说,你这位同志真怪,人家买东西讨价还价,你却往上加,不可理喻,不可理喻。他以笑作答,一口气买了10多件,“这样的衬衣好,下田的'时候穿起来方便,不用担心弄脏了。”他对夫人笑笑说。深知他生活习性的邓哲不多说什么,只报以莞尔一笑。

他穿的最贵的西装,不会超过800元;他买皮鞋不会超过200块钱,什么意大利的“老人头”、“鳄鱼”牌等服饰,他觉得这些昂贵的“奢侈品”穿在身上反而不舒服、不自在。但是,中国颇具权威的评估机构报告称,袁隆平的身价为一千多亿。如此看来,就个人的物质财富而言,除了他脑袋里的智慧和知识值钱,袁隆平确实是中国最富有的“赤贫者”了。

然而这位最富有的“赤贫者”对自己清心寡欲,却对社会极慷慨、极具忧患意识,至今,他将所获的12。5万美元世界粮食奖的奖金,捐赠给了由他发起成立的科技奖励基金会,以扶掖新人……

谢谢大家!

关于袁隆平的演讲稿4

大家好!

读袁隆平,读“杂交水稻”之父,我可以从中读出精神,读出品质,读出境界。

读袁隆平,我知道人要有一个伟大的理想。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多么伟大的理想啊!多么崇高的追求啊!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是无数英雄为之努力的方向。凡成功者,必定有坚定而明确的理想。他们把理想作为自己人生的航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直达自己理想的彼岸。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平宛如上紧弦的发条,拉满弓的锐箭,展示出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过让常人望而却步的艰难险阻。终于,他实现了他的夙愿:用占全球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让中国人远离了饥饿。

读袁隆平,我知道要想做事业,必须先学做人。

只有做一个老老实实的,才能踏踏实实做事;只有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才能一心一意做事,只有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才能明明白白做事。如果袁隆平贪图名利,他可能早已是亿万富翁;如果袁隆平贪图享受,他也不用以七十六岁的高龄流连于稻田之间。他是真正想为人民做点实事,为农民增收,为国家分优。

读袁隆平,我知道机遇宠爱有准备的人。

从查得威克发现中子,到中国科学家合成人工胰岛素。他们遇到机遇,获得成功,哪一个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哪一个不是经历了数千次的实验呢?有位名人说得好:“当你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时,就可以考虑机遇了!”是啊,机遇永远偏爱有准备的人。

读袁隆平,我知道运动是很重要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试想,如果所有的科学家都健康长寿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增添多少新的发明创造啊!每次听到有风华正茂的科学家去世,我都会为他们感到惋惜,为国家失去人才感到痛惜。经常运动,使自己身体健康,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为人类多作贡献。

读袁隆平,使我的精神得到升华;读袁隆平, ……此处隐藏2039个字……认定水稻杂交没有优势,可是倔强的袁隆平不认输,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都没有使他气馁。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走在实验田里,突然发现一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惊喜之下,继续潜心研究。终于,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谢谢大家!

关于袁隆平的演讲稿11

大家好!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xx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平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连常年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平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平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谢谢大家!

关于袁隆平的演讲稿1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近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近耄耋之寿在国际大会上以英文致辞,又悉知不仅如此,袁爷爷还通俄语,懂拉琴,会跳舞……迫使一众以为袁隆平只懂科研的网友们惊讶。

事实上,袁隆平绝不是个只知科研的老学究。他工作与爱好并重,工作时严谨认真,空闲时培养爱好,发展技能,可以说是因为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开拓与进取的人。渐高的年岁,繁重的责任……他是如何做到如此全面发展的呢?一方面是因为自身的爱好,一方面则是因为外界条件的需求。拉琴跳舞作为自身爱好,忙中偷闲,苦中作乐,为放松心情,为陶冶情操;至于学英语学俄语,这是为外界条件所需求,为学习他国优秀知识与先进经验,为减少讲解杂交水稻技术位于各国交流探讨,更为发扬中国精神,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在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动之下,袁老才得以在高寿仍然奋发进取,不断求知,不断学习。

保持这种终身学习习惯的伟人还有很多。譬如毛主席者,终身热爱读书学识,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也依然手不释卷,卧病在床绝不止息;譬如鲁迅先生者,先从旧学后从新学,学医一路日本,从文之后仅凭学识即可受邀至各校讲学,又通设计、美学、日语、俄语、英语……不可谓不触手成春,才学广见,又譬如史界大儒钱穆者,能吹笛兼通曲艺,晚年兴起甚至可以唱一出很好的京剧……这些光辉的名字与世界如辉然群星一般指引我被不断前行,然而高山仰止之余,我辈青年又当如是?

你也应当效仿这些过去或当代的伟人,不断学习,奋发进取,并不是说也要苟求人们懂上他两三门外语或者挽起袖子能种地,扎上领带能赋诗,不是这样的,我们只是对当代的青年提出这样的期望:

一愿你们永远对未知保持好奇,对知识保持热情;二愿你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不论境遇、年龄都可以通过对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获得一份独特的体验与乐趣;三愿你们在不断锻炼思考中开拓创新,走出前人没有涉及的心路,剔除前人没有探索的新境界。

知不可上,学不可已。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袁隆平的演讲稿13

xxx:

大家好!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古以来饱受饥饿的威胁。

就在这时,袁隆平站了出来,他用他的心血给人们带来了香喷喷的饭菜……

袁隆平为我们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的祖籍在江西德安,1953年毕业于西安农校!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还得过“科学奖”,“杰出发明奖”,“金质奖章”,“世界粮食奖”等十项国际大奖。

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了,这些都离不开袁隆平的心血,没有他的努力,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国之脊梁,国士无双。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名垂千古,万世流芳。

弥留之际,正值正午。华夏大地千家万户传来午饭香喷喷的味道。

一个声音说道:“袁老,该走了”。

袁爷爷说:“再等等吧,我要看孩子们吃完午饭。”

袁爷爷待全国人民吃完午饭后,静静的离开了……

一日三餐,好好珍惜。袁爷爷,我们记住了,以后一定好好吃饭……

袁爷爷其实从没有离开,他只是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谢谢大家!

关于袁隆平的演讲稿14

大家好!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说他会有今天的成就是偶然!

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此刻大家称您为“杂交水稻之父”,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其率真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袁隆平因为儿时的这个愿望,高中毕业后,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成了一名教师。

因为这个偶然的选择,袁隆平在田间忘情忙碌了50多载。

谢谢大家!

关于袁隆平的演讲稿15

大家好!

今天,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电影名字叫做《袁隆平》。

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讲袁隆平为了使地球上的人们不在饥饿,决定研制杂交水稻,在研制中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他毫不放弃。最终,杂交水稻被研制成功了。

袁隆平性格坚韧,一次次的失败,不但没有打倒他的信心,反而使他更有动力。在逆境中他还常开玩笑,他总是想着研制杂交水稻成功,就算没有人支持,他也不会轻易放弃,还是一样有干劲!

袁隆平曾经说过:“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这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多么值得我们崇拜!他“甘于奉献”的精神,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谢谢大家!

《关于袁隆平的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