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感染年度的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感染年度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感染年度的总结1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认真查找医疗机构在院内感染管理,报告和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现将科里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科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科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科里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科室由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院感组汇报有关情况。由于层层落实,保证了我科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通过自查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
1、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淆不清。
2、诊疗处置操作后快速手消使用不及时。
3、处置患者时口罩佩戴不合理。
4、院感染登记有时漏项。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并加强培训管理
1、可室认真学习《医疗垃圾管理办法》,并进行提问考核,做到人人明确,人人掌握。
1、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提倡七步洗手法,讲解快速手消毒液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加强监管,处置患者时口罩正确有效佩戴。
3、各项登记本责任到人,定期、不定期检查如有漏项及时改正。
20xx年12月25日
医院感染年度的总结2为贯彻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比较准确地了解我院社区感染、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了解重要病原体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避免暴发流行的发生,根据我院年初制定的院感工作规划,医院感染管理科于xx年9月25日组织开展了对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制定调查方案:调查前5天,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本次调查方案并向各科室发出通知,说明调查目的,要求各科对住院病人完善各项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检查。
2、调查时间及调查对象:xx年9月25日0-24点,对全院所有住院病人(包括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调查日出院病人,但不包括调查日入院病人,注意调查过的患者是否存在转科情况,己经调查过的患者不要重复调查。
3、培训调查人员并分工:调查前对参与调查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熟悉院感病例的诊断标准,熟悉调查程序及表格的填写要求,参与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及兼职人员、医教科人员组成,每组三人,分两组:
第一组:
略
第二组:
4、调查程序:
(1)调查人员首先登记该病房住院总人数及名单,包括调查日的出院病人,但不包括该日的新入院病人,应查人数=调查日在院总人数-该日新入院人数+该日己出院病人数。
(2)每调查组监控医生到病人床旁以询问和体检的方式进行调查,每一病人至少3分钟。其余人员按照名单逐一查看在架病历
(3)每个调查对象均应进行调查并填写调查表格,由于各种原因未调查的对象,可由专职人员补充调查,调查表由调查人员进行填写,注意追踪病原学检查结果。
(4)床旁调查结果应与病历调查结果相结合,按照诊断标准确定是否感染,再确定是医院感染还是社区感染。如有诊断疑问,须经小组讨论确定。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不明确者,可询问病房主管医生。
二、调查结果
1、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情况
应调查人数106人,实查106人,调查率100%。按性别分,男性54人,女性52人;按科室分:内科33人、康复科12人,骨科14人、伤科23人、外科18人,妇产科6人,调查率符合规定要求(调查率要求>96%)。各调查人员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通过床旁调查,结合查阅在架病历,并征求专家意见,得出最终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病例5例,现患率为4.72%。
2、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9月25日全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65例,使用率为61.3%,其中内科使用17例,占26.2%,康复科使用3例,占4.6%,骨科使用11例,占16.9%,伤科21例,占32.3%,外科使用7例,占10.8%,妇产科使用6例,占9.2%。
预防用药:共17例,占26.2%,其中:内科3例、骨科1,伤科9,外科1例、妇产科3例。
治疗用药:共18例,占27.7%。其中:内科9例、康复科3例骨科2,伤科3,外科1例。
治疗+预防用药:共30例,占46.2%,其中:内科5例、骨科8,伤科9,外科5例、妇产科3例。
一联用药:44例,构成比为67.7%。其中:内科13例,康复科3例,骨科10例,伤科13例,外科3例,妇产科2例。
二联用药:21例,构成比为32.3%。其中:内科4例,骨科1例,伤科8例,外科4例,妇产科4例。
无三联四联用药。
3、病原体监测情况:
所有病人均未做病原体监测,送检率为0
4、手术情况:
106例患者中共查出手术例数46例,手术率为43.4%。其中骨科12例,伤科21例,外科7例,妇产科6例。
I类切口:30例,占手术总例数的65.2%。其中:骨科8例,伤科17例,外科5例。II类切口:14例,占手术总例数30.4%。其中:骨科4例,伤科2例,外科2例,妇产科6例。
Ⅲ类切口:2例,占手术总例数4.4%,均为伤科病例。
三、讨论
本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圆满完成得到了各级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医教科、护理部的大力协助。
通过本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反映了我院目前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增强了全院医护人员的感染监控意识,为今后的现患率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并为加强我院医院感染控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此次调查共发现5例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7%,达到了二级医院感染控制水平。但是也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如:在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方面控制不太严格,使用率过高,预防用药时间较长;病原体监测送检率偏低,临床医师对此引不起足够的重视;个别医师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掌握的不太熟练等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使大家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结合临床开展必要的病原体监测及药敏试验,提高送检率,以利于掌握抗菌药 ……此处隐藏14598个字……过期的是否已作更换。
3、医疗垃圾包装物、容器上无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特别说明等。
建议:医疗垃圾包装物、容器上应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特别说明等。
4、盛装的医疗废物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不够紧实、严密。
建议:盛装的医疗废物不要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应紧实、严密。
5、各科室未能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未能做到合理应用,按指征用药。医务科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监管不到位。
建议:各科室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做到合理应用,按指征用药。医务科应加大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监管力度。
6、每月的环境监测未有很好地落实。
建议:每月的环境监测应切实地落实好。
医院感染年度的总结13本年度,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强化环节质量管理及全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质量监测及考核,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保证了医疗安全,全年医院感染率为0%。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有效的控制了院内感染,确保了医疗安全。现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成立了感染质量检查小组,负责每月的感染质量大检查,完善了三级管理体系,将任务细化,落实到人,感控组长负责整改,逐步落实各项工作,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二、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质量控制:每月进行一次大检查,每周随即检查,系统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环节质量控制:
1、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儿科病房、新生儿科病房、高压氧等感染管理,每周不定时检查,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点,专项专管,制定科室感染质量检查标准,按照医院感染质量检查标准对手术室重点检查手术后各类器械清洗,消毒及室内消毒效果监测,对新生儿科督查环境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各种物品的消毒等,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2、强化卫生洗手:手部清洁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手上携带的致病菌不仅潜在威胁着医务人员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过各种操作极易传染给病人,为此为医务人员提供洗手设施及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等,大大提高了洗手质量,减少了院内感染。
三、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了监测:
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尽量避免职业暴露,并对职业暴露进行监测登记。
四、全年儿科及新生儿科病房无院感发生,儿科仍继续加强院感的管理和控制。
医院感染年度的总结1420xx年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科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将院感视为科室首要任务,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我科定期对科室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三、排除医院感染暴发
通过对科室相关专业感染率的学习,了解科室易感因素及时做好了相关的防护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爆发。
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规范下收制度。
1。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负责下收工作的最终实施,并完成对下收专职人员进行必要的法律、法规和个人防护方面的培训。使得医疗废物的管理过程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护人员受伤害的机会。
2。重新设计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利于回收存档。
五、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虽然本年度,我科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还一些存在问题:
1。感染管理小组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2。感染监测结果没有定期向临床科室反馈。
3。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不规范抗生素的病人病原学送检率极低,提示我科抗生素使用仍存在误用或滥用现象。
医院感染年度的总结1520xx年医院感染工作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成员,完善了二级管理体系。
二、加强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1、质量控制,每周二下午进行质量检查,每月进行汇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整改,落实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在每月班组长会上通报医院感染的动态情况,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的情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三、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负责全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每年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监测—控制—监测,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病历监测:
对院感病例回顾性调查模式逐份查阅出院病历,防止漏报,真实了解我院的医院感染率的基线。并同时采用了前瞻性调查形式,下病区对重点病人整个治疗、护理过程的随访,密切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2、感染率监测:发生医院感染3人,感染率为3%,达到卫生厅规定的要求。
3、漏报率的监测:从查运行病历到归档病历,未发现漏报医院感染病历。
4、开展现患率调查:
7月份开展了住院病人现患率调查。,调查时间为1天,共调查32个,在院病人32人,实查率为100%。调查结果显示,院内感染率为0。
5、消毒灭菌监测:
1、每月对消毒间预真空高压锅进行效果监测,依照供应室消毒管理规范的要求,每周做B—D试验,每包次进行化学灭菌实验,保证消毒包的消毒灭菌质量达100%。
2、每月对全院使用中的84消毒液进行监测:共监测190份,合格186份,合格率为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