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实习总结

时间:2025-08-06 09:21:10
设计的实习总结

设计的实习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设计的实习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设计的实习总结1

一、实习目的

(一)检验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个职业

鉴于自己对未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更倾向于设计,这和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十分有联系,所以我希望在实习的过程里思考自己未来是否适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为以后求职之路少走弯路做一定的尝试。

(二)在实践中查漏补缺

在学校学习的网站建设知识仅仅停留在平时的作业里,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希望可以藉由这次实习,好好巩固书面知识。在实际运用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三)在工作中打磨自己

由于学校和社会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学习、工作氛围,在工作中我们不可以像在学校一样随心所欲,待人接物方面需要更有礼貌的沟通和恰当好处的圆滑。希望在实习里,和同事上司的相处中获得这方面的成长。

二、实习内容

(一)实习主要内容

广州xx有限公司是一个研发和销售智能寄存柜的公司。它的产品在展示和销售这两个环节很需宣传册、企业网站等作为一个推广媒介。我实习的主要内容就是配合网络部去完成网站建设的工作,涉及前台的外观设计和后台的代码编写,以及宣传册的设计。

1、负责设计公司整个企业网站的页面部分,根据网页设计师或客户所提供的主题要求和思路框架来设计出整个网站。

(1)使用Photoshop、AI等图片处理软件设计、处理和制作网站上需要的图片。

(2)使用DIV+CSS样式及基础的HTML语言做页面布局的排版。

(3)使用Photoshop对网页进行配色及排版设计。

(4)编写CSS代码使网站页面无论是在IE浏览器里还是在FF浏览器上正常显示。

2、负责网站的几个主体模块的文案撰写和后台编辑。

(1)在已有的文案上配合网站架构进行提炼和归纳整理。

(2)使用Photoshop对文案进行概念配图。

(3)在后台将文案部分合理配色排版。

(4)按照网站架构在后台录入所有产品资料。

(二)工作过程

在公司的2个多月里,我的工作都是由负责整个网站文案架构的曹经理分配

监督的。确认实习机会前的面试的时候也是由他负责的。面试的时候他并没有过多的考察我在网站制作上的技术问题。更多的从我对网站设计方面的配色排版的现有审美以及做事的认真细致程度去考察的。从一开始我就以踏实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他交付给我的任务。下面我挑选一些让我收获很多,学习很多,影响我很多,让我回想起来都是历历在目的事情重点说一下。

1、经理让我按照网页设计师提供的jpg稿变成div和css。

(1)这个任务简单来说就是架构网页框架和完善里面的文本主体。里面涉及很多文本,我觉得既然有具体的设计稿就一定保存有文案,所以咨询了经理是否有必要花这部分时间去打文本。经理的回复是很有必要。他的意见是,让我重新输入文本可以帮助检查错误,同时可以让我更熟悉公司的产品和网站的主要内容,对我后面的工作有帮助。顿时知道,一个实习生想到的东四是多么的肤浅,对经理工作上的态度更是肃然起敬。

(2)因为经理没想要让实习生负责过于复杂的事情,在这部分工作中设计的div和css的内容并没有很复杂,需要的就是要注重细节。但实际上自己做事远没有自已一开始想象的那么能够静下心地考虑大局。只要想到一个觉得挺好的排版我就一下子全部套用了,以至于最后通过多次检查,发现这个排版有瑕疵的时候又要重头再来。这些经历都让我体会到比起表面的工作速度,有前面深思熟虑的慢节奏才能造就最终的高效率。所以一开始在用css排版的时候其实应该多做几个版本仔细做对比,看清楚哪个更合适才确定的。

2、经理让我设计几个栏目对应的banner图片

(1)由于自己并没有专门学过banner规范和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有的只是审美方面的一些小体会。接手这个工作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参考。一开始略略觉得压力大,但是觉得经理让我去做,就是相信我的能力。所以我也没有慌,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需要边学边做。

从整体了解主题:自己找了多个类似的企业网站作参考,通过总结企业网站中,几个主要的栏目在网站上具体意义,体会这对应的几个栏目banner的设计意义。

思考配色与构图:对整个内容有了一了解后,便要思考作品的色彩和具体的构图,先用笔画出草图,有时候也会直接在脑海里构思。除了从公司的角度,围绕要传达的东西去设计,我也充分意识到要转换身份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怎样才可以更吸引人。总体来说就是除了审美上的设计,也考虑很多目的性。

查找素材:素材这个问题我总结了一种思路,电脑里下载一些专业的“科技信息”图库。另外配合专业在线图库网站(通常是国外站点)+Google,百度图片等搜索引擎进行即使的素材查找。再加上自己平时积累的素材,选择是非常大的。最后就是不断地观察对比最终效果,看哪几张banner图片更适合整体网站。

(2)最终banner图片并没有全都采用我设计的,有一些还是因为不够大气被撤下来了。一开始我还挺灰心,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认可。但是我知道当初经理就是感觉可以给我试一下,才给我这个机会去让我发挥一下的,所以我好好学习了别人的图片,看自己的和别人的差别在哪里,不浪费这次尝试性地努力。

3、经理让我参考旧网站单独做一个公司简介的页面

(1)我知道经理的意思是重新排版成符合网站的配色。这样对我来说其实很简单。但是我从旧网站了解到公司简介那篇文案比较累赘,如果想要浏览网站的用户肯停留在这个页面多几秒,或者因为这个公司简介的页面而更信任这个公司的产品,更有冲动订个公司的寄存柜就要在文案的内容上下功夫,就要在表现上更生动,让人看着不会觉得文字流水账,很烦躁。

于是在经理没有给我严格期限的时候,我选择了按照自己的思路去修改文案,把多余的文字删掉,根据公司的优势修改出精简的几点,变得更有条理更有重点。

这只是对文案的初步处理,接着根据几个要点用Photoshop处理几张概念配图出来,将公司寄存柜的技术水平之领先,应用领域之众多,销售范围之巨大等等用更生动形象的方式表现。从设想到思考中间的问题到最后的完成,花的时间虽然多,但是最终的效果得到了经理的肯定,对网站的宣传作用起到了很好的帮助,这都是值得的。

三、实习体会

做了2 ……此处隐藏23147个字……鼓励我:刚进公司都这个样子的,啥都不懂很正常,不用怕慢慢学,首先多看施工图和建筑图,多看图集,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画,明白意思;其次要多练练PM模块软件这类计算软件,有余力SAP2000和ANSYS也要学一下,一般结构设计其实也没什么高深的,首先看懂建筑图,然后根据建筑图边计算分析边定下结构方案,然后才出施工图。听了她的话之后,我给自己接下来的日子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学AutoCAD、看图集和规范、学pm软件、进行结构设计

一、学AutoCAD:

首先从AutoCAD着手,是因为我觉得现在设计院基本都是电脑设计,那AutoCAD必须要熟练掌握,这就要求每个工具的用法和快捷键都要记得,画图速度才会变快。于是,我上网下载了一些CAD教程视频,我照着视频不断练习,渐渐地我的画图速度明显提高了,也学会了使用快捷键。然而当我看着他们画图时,没看到他们敲击任何命令,只听到劈里啪啦的键盘声和滴滴的鼠标点击声,图形就很快的出来了,而我却连他们的画图思路都还没看明白。而且我发现每个人的画图思路都不一样,同样的目的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去达到。我反思:如何做到最快?他们告诉我,画图不光是要靠敲击键盘速度和灵活的鼠标运用,更重要的还是由画图思路来决定的,如果思路不对,可能会让我们在画图的过程中走弯路,做重复劳动,甚至是无用功,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所以说思路很重要,要想掌握正确的绘图思路,也是必须要靠长期的绘图经验积累,多思考,多总结。

二、看图集和规范:

主要看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这两本。经过指导老师的帮助和自己两天的苦研,我终于能基本看懂结构施工图了。不过光能看懂是没用的,会画才是关键。这时同事给我安装并讲解了探索者软件,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我大概了解了整个工作程序。

三、学习pm软件:

接下来我开始学习老是听别人说pm软件就是傻瓜软件,不会太难,掌握流程,知道基本原理即可,可指导老师告诉我:虽然该软件将结果立刻显示出来,但这毕竟是电脑,程序有不完善的地方,最后的结果还是要凭工程师经验来判断是否合理和准确,往往还是要进行一些修改的,做设计是不能完全依赖这些软件的,它们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只有正确的结构设计概念用pm软件这个工具,才能设计好结构。于是我踏上了学习pm软件的旅途中:

第一步从pmcad结构建模开始,内容包括:

1、各层平面的轴线网格,各层网格平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输入柱、主(次)梁、洞口、斜柱支撑等截面数据,并把这些构件布置在平面网格和节点上

3、各结构层主要设计参数,如楼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等

4、输入作用在梁、墙、柱和节点上的恒、活荷载

5、定义楼面荷载标准层和各层上的楼面恒、活均布面荷载

6、修改设计参数

7、根据结构标准层、荷载标准层和各层层高,楼层组装出整体模型

8、对所建模型进行检查,发现错误并提示用户。

然后是楼板楼面的详细布置,内容包括:

1、各房间预制板布置。

2、楼板上开洞口

3、修改调整各房间楼板厚度

4、设现浇悬挑楼板

5、设置各房间错层

6、布置砌体结构的圈梁最后,生成荷载信息

内容包括:

1、在各荷载标准层上修改调整各房间的恒、活均布面荷载数值。

2、楼面荷载传导计算,生成各梁与墙及各梁之间的力。

3、结构自重计算。

4、恒活荷载向底层基础的传导计算最后,各类荷载的显示校核,打印输出。

第二步是satwe,我主要进入接pm生成satwe数据、结构内力配筋计算、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这三个界面。在satwe数据里面,有很多的参数,它们都是按照规范来取值的,不同的取值就会出现不同的计算结果,所以这一步很重要。当内力配筋计算之后,在分析结果里主要看位移比、层间位移比、周期比、层间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刚重比、剪重比这七个数据,他们都有各自的限制。比如说位移比最好不要超过1.2,不能超过1.5,如果超过了就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层间位移比(框架结构)不能超过1/550;周期比即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也称第一扭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也称第一侧振周期)T1的比值,不要超过0.9,如果不满足要加强外圈结构刚度、增设抗震墙、增加外围连梁的高度、削弱内筒的刚度等等。

第三步就是出梁、柱、基础配筋图,主要看配筋率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再进行人工调整。

四、结构设计:

熟练了上述的软件和规范后,就可以进行结构设计了,结构设计的大体步骤如下:

1.初定结构方案,一般是结构总工与建筑设计人员商定

2.做初步设计,结构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初步设计图纸,布置梁,板,柱等主要构件结构尺寸,并在PM模块软件中试算,基本能达到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后,出初步设计图纸。

3.做施工图设计,根据建筑提供的建筑图,在PM模块软件中建模型,布置梁板柱,计算通过后开始画施工图。

4.个别地方需要手算,比如说悬挑檐口,悬挑雨篷,女儿墙,挡土墙,楼梯等等

5.需要一些经验之谈,我理解的经验是指构造及对规范的熟悉程度特别重要的是对规范规定的许可的灵活应用。它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的,做的工程多了自然就会理解了。

五、实习心得:

我在设计院的这两个星期,最深的体会就是:设计中一定要多交流,不懂的一定要问,虚心向周围的同事请教!然后是多看规范。平时在生活中也要多跟同事们交往,打成一片。学习结构设计不光是看书,更重要的还需要亲力亲为,多去实地,才能感受真实的空间氛围。其实整个实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会发现很多值得学的东西。多做一点,也就会多学到一点。

当然在做结构设计时要细心,胆大,不放过。细心,比如说每一块板,每一个梁,每一道墙,我们都应该知道它的作用,它的受力情况,特别对于外形不规则的结构,节点更是要多多考虑,不要怕麻烦。胆大,就是要多胆大的假设,比如设梁时,我们一开始不知道多高会满足要求,就先假设一个高度,然后在验算是否满足,当然,有经验的就可以凭经验取值,没经验的我们也可以问问前辈,不过我赞成自己多算算。不放过,就是每一个构件都要验算一下,我觉得,刚开始做结构,多算算没坏处,经验不是凭空出现的,只有我们算的多了,自然就心有成竹了!记得曾经有人告诉我,做结构就是靠规范说话,靠数据说话,不能想当然的凭自己想象设计,毕竟我们做的是结构,不是美术。

这次实习丰富了我的专业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短短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设计的实习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