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初中春节作文集锦五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春节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春节作文 篇1
春节习俗作文(一)
我国一年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它就是古老的“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与春节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节的众多风俗至今都代代相传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原古时代就记载着春节扫尘的风俗。因为‘尘’与‘陈’是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贫穷,晦气统统扫地出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借扫尘的方法去整理全年来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开始。用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等方式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把福字倒着贴,意示着“福气已到,>幸福已到”。还有行行色色的年画,窗花,春联贴挂,期盼赐予福禄寿,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当五彩缤纷的爆竹遍地开花,四处响起的时候,新年走到我们眼前,人们都会穿得整齐漂亮,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贺。长辈们给晚辈分发压岁钱,真是其乐融融,新年新气象啊!春节还有不得不说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红豆,寓示着一年红红火火;吃年糕,寓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汤圆,寓示着全家都团团圆圆。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趣味乐事也说不胜说,祝福寓意讲不胜讲。试问有谁不喜欢这传统的春节呢?试问又有谁不想传承这古老的习俗呢?
春节习俗作文(二)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节中,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农历腊月二十四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过了十二点就是大了一岁。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
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
这就是浙江的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作文(三)
大年初一是我感到最快乐 的一天。我不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和新年 >礼物 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了。我一睁开眼,就往枕头下面摸,哇!我摸到了两个红包。原来是爷爷 奶奶 和爸爸妈妈 给我的压岁钱。我打开一看,啊,里面有这么多压岁钱呀!我高兴极了,大声喊道:“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永远幸福 ;爷爷奶奶身体健康 ,长命百岁!”全家人都高兴地笑了。
吃完早饭,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他的朋友 家拜年了。我们来到了大伯伯大妈妈家,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伯伯在一旁和爸爸说话,而我就和大妈妈在一起看看电视,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妈妈起身走进书房里去了,我正感到纳闷。不一会儿,大妈妈出来了,原来大妈妈是去拿送给我的新年礼物和压岁钱了呢!我打开礼物一看,原来是一只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长着一头柔美的秀发,身穿一件洁白的粉色纱裙,真是漂亮极了!我非常高兴,连声说:“谢谢大妈妈。”
离开了大伯伯大妈妈家,我又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 家拜年了。当然我又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喽!
有了这么多的压岁钱,今年我又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元宵灯会义卖”活动,我要用自己 收到的压岁钱为学校里生病的同学 献上一份爱心。
初中春节作文 篇2
早上起床后,我匆匆的吃完早饭,就和老妈干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帖对联。家中有两副对联,一副贴屋门上,则另一幅帖街门上。
我们说干就干,我和老妈拿着椅子和胶带,放好位置用胶带固定好对联,将对联贴好以后。我们就要打扫屋子了。老妈负责屋顶和墙壁的干净,而我负责擦桌和扫地。为什么没有爸爸呢?因为爸爸在忙着挂灯笼。我认真的把桌擦得干干净净,老妈更是夸张,她把我们的家打扫的一尘不染。我把抹布弄得张兮兮的,就跑去水管洗。水管里的水可真凉呀,把我的手冻的直发抖,可是我并没有退缩,继续着我的工作。直到中午十一点左右,我们才把家里收拾完。
到了晚上,我们都会熬夜,一晚上都不睡觉。直到过新年的早上,噼里啪啦的炮声响了起来,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的节日之中。我出门一看,真是满是“红花”红满地呀。也让我想起了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光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中春节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春节在我左思右盼中终于到了!以往春节包饺子都是爷爷奶奶包,可今年春节的饺子却由我来包。奶奶笑着说:“俺的小孙女长大了。”
大年三十终于到了。我从中午就开始准备跃跃欲试。等奶奶和好面便迫不及待要爷爷开始擀饺子皮。只见奶奶先挑起一些肉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然后先把中间捏一下再把两边灵巧的一压一挑,就出现了一个波浪形的饺子,我的眼睛都直了。饺子也能像波浪。好神奇!奶奶说你试试,我尝试着包了一个。啊,馅太多了!像个吃包的笑弥陀合不上口,再去些,哎呀,又去多了,肚子瘪瘪的,像打蔫的黄瓜秧。唉,我赶紧再添些馅,好,这次正正好。呀!坏了,波浪边怎么像拧歪了的麻花辫?。歪着身子斜躺着。我急得大冬天汗都流下来了。怎么会这么难!我可是夸了口的一家人都等着呢。婶婶一边包一边笑着说包的挺好,还挺有创意的。妈听了抿着偷嘴笑。”万事开头难"我定了定神,又仔细回想了一下奶奶包时的手法和要领,又拿起一个饺子皮认真的包起来,挖半小少馅放上,正好。先把中间和上,再捏两边,然后波浪纹,成功!顺然不是太好看,大人们还不停的夸我。我心里美滋滋的,越包越好,看这一个胖胖的饺子好像我们上自由课时的样子,有得端端正正,有的歪歪扭扭,还有得东倒西歪。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爷爷开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毛毛,你看只要你有心去做是不是就能包的很好?“我听了,连连点头。饺子下好了,盛整整八大盘。哥哥羡慕的说明年也要学,还拜我为老师呢。!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感觉特别香。我兴致勃勃的提议:春节包饺子,快乐又团圆。以后咱家的饺子就叫“春饺”吧!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笑着都说好。
放炮了,炮声从远处传来,我家的笑声传的更远!
初中春节作文 篇4
春节,辞旧迎新的日子,送别了过去的一年,全家喜气洋洋,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崭新的一年,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享受和无比的喜悦。所以,我永记春节的恩情。
感恩春节,因为在春节里我们见到了久违的亲人。春节,图的是一个团团圆圆,因为有了春节,天南地北的人们都要赶回家过年,团聚在一起。亲人们在一起诉说着一年来的见闻和感想,畅谈亲情的温暖,互相间就又多了一份体贴和血浓于水的情感。老人们看着满堂的子孙,笑得合不拢嘴;晚辈们坐在老人膝下,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感恩春节,因为春节让孩子们的腰包鼓了起来。按照中国的习俗,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孩子们压岁钱。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在孩子们一声声的“奶奶好,爷爷好”、“叔叔过年快乐”、“祝姥姥长命百岁,姥爷寿比南山”的拜年中,孩子们得到了一个个红包,里面装着一笔笔的压岁钱,可能是几百元,也许是上千元,过一个年,不大大的孩子也可能就腰缠万贯了。长辈给孩子压岁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平平安安,不让鬼魔缠身,其实也是讨个吉祥。孩子要深深领会长辈的美意,增加对长辈的感情,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成长,不让长辈们失望。
感恩春节,因为春节让我们忘却了所有的不快。听大人说,如果在过年时不开心,那么这一年都不会快乐的`,所以我们要把过年的快乐延续到一年的生活中,随时保持一个好心情。这也许就是春节给我们的最大的恩惠了,也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的心愿。其实,我也相信我们的未来是十分美好的,忘掉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吧,高高兴兴地迎接未来。
感恩春节,因为在春节期间我们饱尝了美味佳肴。过年时,全家人一日三餐顿顿丰盛无比,虽然现在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吃喝来说天天都是过年,但是过年的饮食还是很特殊很吸引人。家里有钱了,过年了,还是要吃最好的,年三十晚上还要顿一条鱼,不能当时吃,要留着,这叫年年有“鱼”,意味着新的一年生活美好,不愁吃穿。还要包饺子,饺子里放上钱,谁迟到了谁有福气,在新的一年里会幸福无比。
感恩春节,因为春节令我们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爆竹声中一岁除”,我们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送走了过去的一年,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在我们的心目中,未来的时光是那么美好。
春节为我们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为此,我由衷地说:感恩春节,春节万岁!
初中春节作文 篇5
每年新春佳节,腊月二十几的时候,无论是在哪工作、上学的人们,都开始匆匆往家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但团团圆圆过个年是全国人民心中共同的愿望。
我的老家,在福建漳州的一个小县城,诏安。小小的地方每逢春节却挂满了红灯笼,马路上更是车来车往,明亮的车灯照亮了马路旁的江面,波光粼粼。红色的车尾灯映着归乡的人们脸上喜悦的笑容。
隔一天的早晨,我惦记着去年没看到的舞狮,便早早地起床了,拉着妈妈陪我上街。小县城里的路曲曲直直,妈妈却熟门熟路,我们刚来到庙门前,舞狮的锣鼓声就响起来。寺庙边卖早餐的小摊子也是坐满了人,大家都等着看这场表演。
相传,古时候,有一头奇兽,每逢过年就来到民间,破坏人们的农作物。人们都称它为“年”。村民们对它不胜其烦,因为它破坏了新春佳节热闹的气氛。于是,村民们便商议着要将“年”赶走。有智者便提议,用竹篾、绳子扎成奇兽的形态,再用各式各样的布片糊在上面。招来十几名勇士,手拿锅碗等能发出响声的器具,埋伏在桥下,那是年兽进村的必经之地。年兽一出现,勇士们一涌而出。两名勇士舞起制成的狮子。旁边,其他勇士拿着锅碗敲打。如雷贯耳的声音吓走了年兽。年兽从此销声匿迹,不复出现。
为庆祝赶走年兽,人们便把舞狮传了下来,锅碗变成了锣鼓,成了诏安每年春节庙前的压轴戏。人们里里外外围成一个圈,孩子们由大人抱着,邻里乡亲都陆续来这里看舞狮。两头狮子,一只金一只红,鳞片在阳光下闪着金光,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狮身在操控下灵活地跳跃着,演员模仿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好似一只活生生的狮子就在眼前。
庙前虽然没有梅花桩,但中间的狮子丝毫不受影响,两人配合,跳得极高,引得周围的观众一片喝彩。狮子的周围还有一群人,手举着画满中国传统图案的木牌子或拿着小锣敲打,绕着狮子跑。庙里还有人放起了鞭炮,浓浓的烟雾里不断飞出红色的纸皮。庙前的景象可算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年兽要是再度出现,也会被赶走吧?
舞狮的活动很快结束了,来观看表演的人们也渐渐散了。而那两头狮子生动的形象和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却留在了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