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动中国》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动中国》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感动中国》读后感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看完之后,不禁百感交集。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让人为之而动容,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中华人民是值得歌颂的。
解放军为了灾区人们克服重重苦难,抢险救灾;乡村教师为了山区孩子的将来而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奥运团队为了祖国的百年梦想,兢兢业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风采……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们骄傲!唐山十三位农民工,南方大雪时他们奔赴湖南,汶川地震中他们的身影又出现在四川,而且两次的救灾抢险全部出于自发。他们没有鲜亮的外表与华丽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行为证明了中国最广大群体的发自内心的最淳朴的善良。
他们在大难时出现,成为大家的“救星”,表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多么的团结啊!一对在海拔2800米的山寨执教的教师夫妇,为了山寨里的娃娃可以学得知识,不再是文盲,便去那里当教师。可是要上学校只有唯一的路径:爬云梯、登陡坡,穿梭于悬崖峭壁间。这些只能在探险纪录片中听到的词汇摆在面前,想想都要望而却步了,可是他们做到了,那么艰难的条件,十八年如一日,他们做到了。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山寨里的娃娃们能够走出大山。“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使中国的新一代变得有知识,使中国更强大。……那些叔叔阿姨们的英勇事迹使我们热泪盈眶。我们还是少年,并不能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可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加强自身的素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自觉维护公共次序,爱护公共卫生,和每一个人友好相处,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伸手帮助……并持之以恒,那么日积月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更加和谐、美好。今天,我们以中国为荣,明天让中国以我们为荣!
《感动中国》读后感2她是个正处于花样年华的女孩,却无声无息地悄然离开;她是个捐出自己器官的女孩,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她是个有着如此残酷的命运的女孩,却像天使样快乐飞翔。
她如同一轮明月,悬挂在波光粼粼春江之上,何处春江无明月?她就是何玥。
12岁的她不幸患上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并且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病情逐渐恶化,当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下3个月时,竟大无畏的要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在她治病期间,她从未掉过一滴眼泪,在逝去前夜,任坚持地唱着“你快回来,我一个人承受不来……”
看到这,我心中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是怎样一个优秀,坚强的女孩子呀!年纪与我们同龄,但内心的强大是我们永远无法超越的!
随着娓娓讲述的电视画面,你那抹淡淡的,从容的微笑深深打动了我,略带一点卷曲的秀发在额头的一边,淡淡的,柳叶儿似的眉毛平直述说着你的坚定,炯炯目光向我们表达着你的默默奉献,嘴角微微昂起,最美而又矜持的微笑深深烙在我心里。
20xx年11月17日,你终于安详的悄无声息的去了,你的遗愿也随即完成了---捐给了3个需要帮助的人。你来过,你不曾离,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一个小女孩,有如此之大的奉献与不怕死亡的精神,真了不起!“你快回来,我一个人承受不来……”旋律再次响起,朴实清脆的歌声,让电视机前的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任泪水模糊双眼。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去。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夜幕降临,泛起一阵涟漪,春江上再次洒满了银色的月光,何处春江无明月?
《感动中国》读后感3前不久我在我订阅的《感动中国》这本书上读到一篇文章,使我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我是导游,先救游客》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文花枝的年轻导游发生的感人故事文章是这样写的:20xx年8月28日,刚刚做了三年导游的文花枝,带领旅游团队行至陕西省洛川境内。由于下雨路滑,突然,一辆载重40顿的加长大卡车载着一车煤炭猛撞过来。一瞬间,一场6人死亡、14人重伤、8人轻伤的惨剧发生了,坐在前排的文花枝当即晕死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文花枝醒来了,眼前的一切似乎是一场噩梦:旅游车变了形,游客们血肉模糊,哭喊声、呻吟声、血腥味包围着自己。她被这一切惊呆了,自己被撞烂的车头牢牢卡在座位上,危急关头文花枝忍住剧痛,艰难的打出了报警电话,又立即向旅行社报告了事故消息。听到游客们的呻吟,她用尽全力大喊:“大家一定要坚持,救援人员马上就来了……”她的声音稳住了大家的情绪,激起了游客们求生的欲望。
救援人员赶到现场,看见血流不止文花枝准备先救她,但文花枝却吃力的说:“我是导游,我没事,先救游客!”但救援人员看文花枝伤重便不顾他的请求先救文花枝。文花枝再次喊道:“拜托你们先救游客,我年轻,我挺得住!”救援人员这才放下她去救游客。在救援人员救游客时她还用尽力气喊:“加油,加油!”知道在确认车上没人才叫救援人员把自己抬下车。
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在我们这个和谐文明的社会里,就需要像文花枝这样的人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在生命危难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可能留给自己这是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啊!
我们小学生从小开始就应该学习文花枝的这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时时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感动中国》读后感4《感动中国》这本书以"双百"人物的英雄事迹、感人细节为教育元素,以学生学习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教育主题,两者有机结合。读了这本书我感受至深。
叶欣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翻开历史,200X年那一页,一场令国人诚惶诚恐的非典至今记忆犹新。叶欣,一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护士长,她对那职业的孜孜追求和感人的事迹,同样被载入史册。200X年2月24日,叶欣在抢救患者时,被"非典"病毒闯进了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多天的身体,3月4日经确诊,叶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被隔离。在隔离期间,她甚至询问自己科室的覃医生,看看还有没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她在病床上完成。但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有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3月25日凌晨1时30分,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她真是一名忠于职守的好护士呀!
她,生活在无声世界里,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以快乐和感恩的心面对身体的不圆满,以顽强的意志追求自己所热爱的舞蹈艺术,为世人奉献着自己的美与爱。她,就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邰丽华2岁时意外失去听力,但她爱上了舞蹈。虽然老师不看重她,但经过不懈努力,她从 ……此处隐藏4158个字……你的内心不掀起波澜?原来,社会上还是有值得人敬佩的事情。
还有一些获奖人物,和他们引人深思的事迹。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带来的事迹也许也称不上伟大,但他们的执着与坚持把我彻底折服,在他们身上,能看见小草般坚韧不拔的品格。
让我们牢记这些精神,牢记这些事迹,牢记这些感动吧!让我们在被感动的同时,也去感动别人,让中国充满感动!让我们以那些人物为榜样,学会感动,付出行动,让我们的祖国更强,更大,更繁荣!
《感动中国》读后感12那些藏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当遇到这种感人至极的事迹时,就会触动感伤……
当我看完《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后,我心中有如被石子激荡,泛起层层涟漪……如果说,我也遇到了这种挫折,会如“感动中国”获奖者的刘伟一般坚强吗?
他是一个悲惨的人,没了双臂,而当他找到了希望——学游泳并获得了了残运会冠军时,可医生却说他不能在剧烈运动了!无助,徘徊,内心充满了悲伤,可刘伟却并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学钢琴!用脚一次次弹出了用手弹出的音键,他不是用脚在顷尽热血,而是用灵魂!
刘伟有一颗那么炙热的心啊!用再多的水也无法浇灭那对生活与音乐的执着。我跟他比起来,为一点小事而哭泣、埋怨,从不用毅力战胜困难,只会躲在避风港,所有一切让别人扛,让别人挡……
现在想想,自己多么懦弱呀!不敢轻易尝试,对于挫折只会退缩,与乌龟有什么两样呢?看完颁奖典礼后,我内心激动已无法抚平,一个残疾人都可以做到执着,我为什么不可以呢?人长大了总要学会承担;翅膀硬了要学会闯荡;羽翼丰满了也要学会飞翔。
我不可以一直被爱包围下去了,万一哪一天,亲人朋友不在身边,我依靠谁?万一,我如鲁滨孙一样,流落到了不毛之地,怎样生存,呼喊谁“救命”呢?
我要坚强,拥有一颗炙热的心,抵挡挫折。即使用水来泼我炙热的心,也不怕!我要像刘伟一样,用坚强来诠释微笑;用炙热的心,挥洒热血!
刘伟确实令人感动,他不仅感动了我,也激励了我。
在朦胧的眼神中,我仿佛看到了我炙热的心,我不怕水,因为坚强……
《感动中国》读后感13前些天,我看了《感动中国——十二位杰出人物》这本书。书上介绍了爱人民的好警官——任长霞;三次跳下水搭救落水者的女性——魏青刚;经历汶川地震而救助同学的中国少年——林浩……他们的事迹令我感动,也感动着中国人民。
这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中国少年——林浩。
在地震的那一刻,同学们都被倒塌的房子给压住了。在废墟中二年级的林浩没有害怕,他鼓励同学坚强,并积极自救,勇敢地朝外面爬去,经过奋斗终于爬出来。废墟外人们沉浸在地震的恐惧中,倒塌的房屋随时又会二次倒下来。林浩这时没有顾自己,又冲回到废墟边救同学,忙着搬石头,因为他知道时间就是生命。这时,塌墙上一块砖头向林浩砸来,他慌忙避开,但还是被砖头擦破了头。他顾不上自己流血的头,继续救助同学。不断地呼喊同学,给他们生的希望,嗓子喊哑了,手磨出血了,可他一直坚持着,最后小林浩从废墟中背出两位同学。他救出了两位同学,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他想的全是别人。
“如果我不救出他们,我就不是他们的班长了。”林浩的话一直在我耳畔,他的精神品质是我们所需要的。我读着这个故事,想着,想着,在我眼前出现了另一幅画面,也是在地震那时,一位冒着塌方危险的少年举着盐水袋,在帮助医生救助同学,他一直举着盐水袋,举着,举着,一直安慰废墟下的同学,要坚持,要等待救援,四五个小时之后,他也没坐下。我知道他当时很累很累,一定很想休息一下。可他一直坚持着,不停给同学鼓励。
救援终于成功。废墟里的同学被安全救出来后。这时,他想把胳膊放下来,可发现胳膊一放下就痛。在灾难面前,他们包括被救的同学表现的多么勇敢与坚强啊。他们都是我们心中的阳光少年。
《感动中国》读后感14那些藏在心中最软的地方的感情,当遇到这种感人至极的事迹时,就会触动感伤……
当我看完《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后,我心中有如被石子激荡,泛起层层波涛……我能像感动中国获奖者那样在不同方面展现我们中国人美好品格吗?我能像陈斌强一样成为孝子吗?
陈斌强是一个孝顺的人,身为教师的他,不幸的是母亲过早地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年迈的母亲居然已经不认识自己的儿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有一次,母亲不小心一个人走丢了,在警察的帮助下才找到了母亲。孝顺的他决定再也不跟母亲分开。以后每天去学校教书,他都用小时候母亲背过他和姐姐妹妹的绑带,把自己和母亲绑在一起,骑上摩托车上下班。学校校长为了让他方便照顾母亲,特地给了他一间宿舍……他给自己列了张长长的照顾母亲时间表,起居、洗漱、穿衣、喂饭乃至大小便,陈斌强样样照顾周到……
陈斌强有一颗那么孝顺的心啊!小时候,妈妈用布带背着他长大。长大了!他用这布带背着母亲,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就是儿子的一片孝心,一片感恩心。我跟他比起来简直太惭愧了,我竟然为了让妈妈给我买一个玩具就向妈妈又打又踢,从来就没有体会过母亲的感受,我真是太过分了。
现在想想,自已是多么的不孝!《三字经》里说“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古人都懂得要孝顺父母,知书达理的我却没有做到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真是不孝。记得有一次,天气十分热,家里空调坏了,我却叫妈妈帮我扇扇子,妈妈她累得满头大汗!唉,我都12岁了,还不如9岁的黄香呢!
陈斌强的孝心确实令人感动,他不仅感动了我,也提醒了我要知恩图报。
在朦胧的眼神中,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孝心在觉醒,我正在为妈妈洗脚……
《感动中国》读后感15昨天晚上,我一边流泪一边观看感动了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晚会,有几位获奖嘉宾对我的印象比较深。
其中一位是72岁的孤寡老人名叫胡盛兰,每月收入只有三百元,仍坚持给贫困学生捐钱,虽然只是二十元、三十元的捐,但对胡盛兰老人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二十年来他共捐助了一百多名学生,捐助资金达到了十多万元,他的行为深深的打动了我,我心里暗暗的想要和胡盛兰老爷爷一样,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当然我要先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能力帮助别人。
还有一位获奖嘉宾,是一名在大山里的门巴族女教师名叫格桑德吉。格桑德吉是唯一一名从大山里考出去的大学生,毕业以后本来可以有更好的前途,但是她为了山里的孩子,毅然放弃了更好的前途,回到了大山里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当时我感到了老师的伟大,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老师。
还有一位是一名老医生名叫胡佩兰,已经九十八岁高龄了,她还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岗位上,每天坚持上班,为病人看病。胡佩兰医生医术高超心地善良,事事都为病人着想,从她手里开出的药方很少超过百元的,遇到经济实在困难的病人,胡佩兰医生经常会为他们垫付医药费。看了她的事迹以后,我特别的尊敬她,不仅尊敬她的医术,更尊敬的是她的医德。
还有很多的获奖嘉宾我就不一一叙述了,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要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以他们为榜样,象他们学习,争取将来和他们一样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