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的针脚》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时间的针脚》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时间的针脚》读后感1
《时间的针脚》,是一本书的名字,一位西班牙女作家的处女作,罗秀翻译,最新的畅销书。我刚刚把它读了一遍,用所有白天休息的时间,再加上熬了几个夜掌灯夜读,终于粗略地读完,接下来我会慢慢地、不着急地细读第二遍。书很厚,装帧很漂亮,当然,书的价格也很不菲。打开它的时候,我很惊喜地发现,此书竟然是没有序的。读书,我向来是把整本书看完再来读前面的序言,有了自己的观感再读序言,既不会受干扰又会有新的收获。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我不想多做介绍,也不想写这本书的读后感。我要说的是,它让我爱不释手、挑灯夜读、长吁短叹、思量万千……如今这样的书也然难求。
说些与这本书无关的话吧,但要借用书名——时间的针脚。
时间的针脚,多好的寓意啊!
在你的生命里,总有一个一个的片段,并不总是美好的,但经过时间的洗礼,你能记住的`总是一段一段的美好。这是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也会让你变得更加善良。享受着时间里某一刻的美好,你就是快乐的,忘记了曾经的不快,拒绝了痛苦,你用自己的思想和记忆穿针引线,把时间做一个串联,把生命中无形的力量变成了有形的色彩和形式,这些不仅赏心而且悦目。不需要多完美,只要真诚、自然、自始至终。
有人把成长生活化的比喻成一颗香椿树的成长。每年都有新的叶子蓬勃生长,却又因为这些新叶子而不断地受伤。春天的时候,香椿叶刚一冒出嫩芽儿,就被人掐了去做菜,留下带汁的伤口在风中结痂。这些香椿树年年受伤,但受伤后却更加茁壮地生长。秋天来的时候,茂密的树叶迎风翻动,轻盈、翩跹、沉寂。这样的生长倔强、顽强、不折不饶,带着令人敬仰的仪态。你的生长呢,也是一个又一个的伤口吧?疼过、痛过,却又含着隐秘的蓬勃,直至深沉的平静?也许曾
经凄苦、无奈,但今日,你的微笑是沉静温柔的,不急不躁,丝丝缕缕恬淡包容的。
会不会也有不疼痛的生长?或许也是有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是真实的。这些真实在你时间的脚本里,在你用真情书写、缝制、贯穿生命的时候,或许你并没有在意它的厚重。只是当你有一天老去,在脑海里翻阅的时候,你便感受到了它巨大的意义。你曾用心去爱的、去感受的,都会和记忆一起陪你走过老去的光阴,只有它不曾丢弃你。
春夏的时候,时间用的是彩色的丝线。今晨上楼,发现楼上景观盆里的荷开了一朵,悄悄然地绽放着,粉嫩粉嫩。如今她有四五个妹妹,都比她矮上一头,但都与她一样的亭亭玉立着。她们是今年春刚刚落户我家,在盛夏即将来临的时候,一袭层层叠叠的青裙柔曼而舞,而荷呢,穿着水做的鞋子踩着墨做的泥,袅袅娜娜的扶摇直上,露出粉红的笑靥。我静静地等待着夜晚的来临,等待月上柳梢时,与荷一起沐浴月色,在我朴素的空中花园里,流淌出清香、雾气、月影和透明的云彩。
生活并不总是诗意的。必然的,我们都会老去。在浩瀚宇宙里,我们渺渺如尘埃者,惊不起一丝涟漪。人生只是苍穹中偶然的一瞬,似乎一切的奋斗、计较,都会虚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你的心情在某一个清晨穿越,潜回到北宋,隐在一朵花的叶后,默默地聆听着诗人忧伤而又豁达通明的诗句。《浣溪沙》的忧思分明的清丽自然,叠印时空,却又横贯今昔,启人深思,意蕴深远。面对,需要的是足够的勇气。今天,离四十岁(确切地说是三十九周岁)只有整一周,你如常的照镜子如常的梳妆,却赫然地发现头顶处有几根白发!有些震惊!那是时间用夏花的须作线在你头上扎下针脚了吗?拒绝吗?没有用。慢慢地,时间会继续用秋霜和冬雪来浸染你的头发了。接受吧,心安理得的,那些曾经为之骄傲的墨一样的颜色会逐渐消褪,时间会留下它想要留下的颜色。只要你的心不曾褪色,只要你仍能欢快地对酒当歌、仍能欢愉地看燕归来、 仍能轻快地香径独徘……
夏来了,我的荷已经盛开!
《时间的'针脚》读后感2
张爱玲曾经写过一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是啊,低到尘埃,开出花朵,虽然在希拉这里,这个过程既不浪漫也不美好,充满了痛苦和折磨。
早期的经历成就了今日的希拉,她对于男人的迷恋让她落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她自身的坚持和努力,让她重新绽放出光彩,应该说,是金子都会发光,但是没有一个金子没有经历过打磨,不是真金也挨不过试炼。她早期的愚蠢对于现在来说,说不准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她后期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一如既往而存在的是她热情的性格和不屈的灵魂。
福之祸所伏 祸之福所依,希拉用自己的经历诠释着这句话。她可以轻而易举的被男性所诱惑、欺骗,被骗走巨额财产,导致自己怀孕流产,流落异乡,甚至背上大量的债务,你不得不厌恶她那时的虚荣和愚蠢,诱骗她的男人固然可恨,但是轻易就落入男性陷阱的她也让人无法欣赏。人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重新站立起来的她又是如此的让人钦佩,改头换面之后的人生更是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也许,这让我们对她,少了一份不快,多了一份钦佩,她的成长让人看到了错误的价值。
人都有自己的过去,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弥补自己的过错,是真正的成长。同样的经历,大多数的人跌入谷底,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能够重新爬起来的寥寥无几,而真正能够正视自己错误的人,更是屈指可数,而她做到了,一个女性,在那种乱世的`环境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不要说她面临的危险,单是能完好的生存下来就是一个奇迹。应该说希拉血液里流淌的就不是安静的灵魂,她注定属于动荡时局下的一抹精彩。也许她犯过巨大的错误,但是她用自己的传奇证明了错误不是她的人生,她没有把错误变成她的人生,她把错误变成了自己人生的一块垫脚石,错误成就了她,这也让她的错误变得容易被他人所分辨,她是她,错是错,人生总会有错,但是好的人生不会一错再错,原谅自己,给自己一个新的机会,也是荆棘遍地,但机遇总是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不想去过多的评价希拉人生中出现的种种男性的品质优劣,希拉的人生,一直是在被男人利用伤害中,即使在她取得一定的独立性之后也没有摆脱这种生活,不得不说,通篇看下来,除了摩洛哥的警长,其他的男性对她或多或少的都是在利用,即便这种利用中有感情存在,但是也许这就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都想要完美无瑕的感情和生活,但是感情和生活正如我们自己一般早就千疮百孔,最明智的方法不是去拒绝它们,而是正视它们,也许被人利用很可悲,但是这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追求所谓的纯粹其实不过是一种狂妄的愚蠢,以一种不纯粹追求所谓的纯粹,却不敢正视自己和他人真实的面目。对于不堪的感情,最好的方式是弃之如糟粕,对于可以接受的感情,接受它的不完美,只是一切都应该是建立在诚实之上,生活中已经有太多的谎言和虚伪,至少在最亲密的关系中,我们可以放弃那些面具。
罗萨琳达,一个难以忽略的形象,在书中篇幅并不多,留给读者的大多都一些侧面的描述却有无限想象的空间,如果这不是一个单女主的故事,而是双女主的故事,那我想会更加引人入胜,希拉和她,各有各的传奇,各有各的人生,两个人都有所谓主流社会的道德瑕疵,瑕疵可能在世俗的庸人眼中还不小呢,人们总是习惯于把道德枷锁扣在女性身上使她们更容易被自己所控制,但是这些在那个乱世里丝毫没有削减两个女性的传奇,她们的过往并不顺利,但是这没有影响她们展现自身的魅力,在动乱中活出自己的精彩。
社会给了她们不同的身份,她们活出了自己的人生,不做过多的评价,历史上她们的身影早已隐去,正如无数优秀的女性一样。
将近600多页的厚度已经算是很长了,但是读起来其实难度并不大,也算是一气呵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