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书心得

时间:2025-11-11 17:06:08
弟子规读书心得集锦15篇

弟子规读书心得集锦15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弟子规读书心得1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蒙古教科书,据说是清朝李玉秀所在。它主要记录了圣人对学生的指示。在让我们体验祖先智慧的同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文化知识,还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如何礼貌地对待他人,如何与他人打交道……

这本书大概是说:要关心兄弟姐妹,关心长辈,懂得做人。

读《弟子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不离床丧三年居住变酒肉绝。这句话让我觉得古人非常重视父母的葬礼。父母死后,他们不得不喝酒和吃肉三年。在过去的三年里,他们不得不把房子变得简单和简单,没有任何财富。但是现代人能这样做吗?绝对不行!他们只能失去一周,一周后,他们到处玩,喝酒吃肉。现代人不会把房子变得简单。

冠必正,纽必结,袜必履,俱紧这句话教我们外出时衣冠整齐。例如,在学校里,一个人穿着整齐的'衣服,让别人觉得学校的校风一定很好,但如果一个人的头发不整齐,校服的纽扣没有扣好,让别人误以为学校的校风很差。所以一个人的形象很重要。在当今社会,你的形象也可能决定你的未来。如果两个人同时去面试,教育背景相同,其他条件相似,但衣服整洁,注重衣服卫生;不注意自己的衣服,穿衣服歪斜。你说老板会选谁?找工作面试的时候,别人不仅看你的学历和能力,还看你的形象。我们校园也提倡讲究衣着整洁,形象要做好。因此,我们从小就强调衣着整洁,衣着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弟子规读书心得2

这,不是一本神秘的书,却令人百读不厌;它,是一本启蒙读物,却经久不衰,如明珠璀璨夺目,教诲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却有个普通的名字:《弟子规》。

这是一本不分性别的书,我之所以推荐它作为我们女性的读物,是有理由的。圣人的训导,无论对男对女都是平等的,我们是成长在新世纪电力系统的新女性,也可以和男同志一样与古人交流对话,博古通今,以古鉴今。我们女性中为人母者,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影响人,有理由也有责任学好这本书,正人正己,担当起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接力棒,把中华民族的精华代代相传。通过阅读此书,可以提高我们女性的文化素质、个人修养,从而增加自信,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实现自身的价值。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24个字,展示了人生的大道理、大智慧。先贤圣人教导我们,做人应持有的规矩,即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应该好好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弟子规》全文虽然篇幅短小,但字字珠玑,意味深长,谈及做人做事的道理,颇有见地,耐人寻味。读此一书,感慨万千,我就从感悟颇深的一二谈起吧。

“首孝弟”。《弟子规》告诉我,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从小在宠爱中长大的我,虽然已成了家,可是对父母的依恋仍旧如孩时,每次回家总能享受一番家的温馨,享受父母给予我的从不计回报的关怀与体贴,每次临走时还要带上父母塞过来的水果、糕点,从来没有考虑过要为父母分担些什么,要为父母做些什么,而自己也像永远长不大的小女孩,不知道怎样去关心、体贴父母。《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毋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话正好告诉我应该这样去做: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这些话经常拿出来看看读读,对照自己,自问今天我做到这些了吗?吾日三省吾身,相信一定会对自己大有裨益的。

“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与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的著名观点是一致的。我平常生活中不高兴时就要跟心爱的人耍耍小性子,赌赌气,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什么时候伤了对方自己也许还不知道。有时候为了完成一件心里想的事,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办事比较着急,不达目的不罢休,或是没有注意到方式方法,缺少与别人的沟通,往往事与愿违,事情也许办成了,但达到的效果却是完全不一样的。由父母推己及人,其实每个人的感受和我的感受应该是相仿的,都需要关怀和爱。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不如人意的事,要告诉自己,别人怎样对我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怎样去对待别人,“克己复礼为仁”,相信自己一定会做到的。天地间爱是最真挚、最感人的,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同一企业工作的我们,应该相亲相爱,生活中彼此关心,工作中互相帮助、互助合作,这样才能共创和谐环境、共建和谐企业。

如今,我把“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24个字做成了电脑桌面,每当我打开电脑,静坐下来时,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这些个大大的字,它提醒我每一天应该怎样去做一个厚德的人,去做一个诚实守信、有爱心的人,去做一个自信、勤学、奋进、从善如流的人。

感谢《弟子规》这本书,它教会了我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感谢我周围的所有人,他们使我在健康、快乐中成长。感谢自己所度过的每一个昼夜,它让我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弟子规读书心得3

最近父母让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再来是〈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 ……此处隐藏5842个字……“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边”时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父母对我那么好,而我直到现在都这么任性,总是按我的想法做,不管出门回家都不会对父母说一声,害的父母总是担心我的安全,我却非常懒散,完全不把这当一回事。我怎么可以这样呢?不行,我一定要改变这现状!

我心想:我必须要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但做些什么呢?我冥思苦想,对了,就帮妈妈拖地和洗碗吧!说干就干,我立刻准备拖地的工具,我把扫把拿来,把地面,床底,沙发底下我都扫了个遍,“呼”刚扫完地我就累的气喘吁吁了,怎么能放弃呢?我鼓励自己,接着拿来拖把,先学妈妈的'样子放水洗了洗拖把,接着便带着有水的拖把走向房间,开始认真的一格一格的拖了起来,还没到四分之一呢,我就累得都不想走路了,不能放弃!我鼓励自己:“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开始一边背弟子规一边拖地,心中也浮现出妈妈回家时看到干干净净的地的喜悦表情,我已经下定决心了,那就一定要做完!更何况,这还是弟子规给我的教导呢。

慢慢的,慢慢的,我终于一步一步拖完了,我已经累急了,把拖把放在墙上就倒在了沙发上,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规》真的告诉了我很多东西啊!等下我一定要在再读一些。劳动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好像我刚拖完地妈妈就回来了。她看着拖得干干净净的地,可以说是惊呆了,接着里面搂住我说:“我儿子长大了,懂事了。”我看出来了,妈妈笑了,那是欣慰的笑。我看到妈妈的样子,心里美滋滋的,心想:我以后一定要像今天一样,让妈妈开心。吃完饭后妈妈有如往常一样收拾碗筷,我连忙起来拉住妈妈的手“妈妈,我郑重宣布:以后拖地和洗碗本人承包了,您可以放假了。”说罢,我开始收拾碗筷,一边哼着《弟子规》一边洗碗去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弟子规读书心得13

今年暑假,爷爷要我学习《弟子规》。他说这本手册主要讲述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要我对照自己的行为认真阅读。我一听来了兴趣,心想自己平常是许多大人夸奖的好孩子,应该不会与书中所说的有多大差距吧。

我每天认真阅读《弟子规》,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还存在许多缺点。

《弟子规》中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可是我呢?房间里乱七八糟,床上一个文具盒,地上一支钢笔,三年级的书和四年级的书被胡乱地堆在一起。墙壁也成了一幅五花八门的“展览图”,这边画个小白兔,那边画只大老虎。我的书案成了我的“调色板”和“算术验算纸”,尽是五颜六色的圈圈和横七竖八的算术式。还有,奶奶经常叫我整理房间,而我却我行我素。比如练毛笔字,我有时忘记盖上墨盒,奶奶说一走进我的房间,就会闻到一股墨汁“香味”。她还从洗衣机里捞出过一件“黑衣”。咦?我怎么会有黑衣服呢?原来是我不小心把毛笔扔到洗衣机里去了。唉,真是粗心大意。

《弟子规》中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可我偏偏和书作对,我的书桌成了“旧书摊”,要想找一本急用的书,简直比登天还难。在看书时,如果有同学叫我去玩,我就会一蹦三尺高,把书往身后匆匆一扔就溜出去了。一本新书在我手上用不了几天就会变成“烂渣书”,你看,四年级的数学书被我折腾得“粉身碎骨”,语文书也成了“书a耙”,可我从来不去理会它们。现在想来,我的好好整理一下,保持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弟子规》中还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唉,说到这一点,我很惭愧。我只要一生气,往往会大发雷霆,任凭谁怎么开导,我都不理睬。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下棋,只要爸爸的棋子比我的多,我就嘀咕着不想再下。不管爸爸怎么说,我就是不下。最后,当然免不了让爸爸举起“木棍”向我挥来。虽然我不敢再顶撞,但是我还是坚持不肯下。我主要是害怕失败。我现在知道了,这种陛格不好,需要慢慢改掉。

读完《弟子规》,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缺点,也找到了改正缺点的信心,因为“圣与贤,可驯致”!

弟子规读书心得14

幸福的生活又匆匆过去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让末学仿佛回到了童年那么天真无邪,一切都那么纯真善良。这让末学更加害怕放松和颤抖。对每个孩子、家庭和自己负责。

因为:童蒙养正圣功也。儿童是长养天性的时期,先入为主。他们现在是一杯水,一张白纸,给他什么,他就是什么!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的言行总是影响着孩子们,我们的言行是由思想决定的,所以,最重要的选择.就是择念。所以面对孩子的种子.我们需要的是解决,而不是指责。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正如蔡老师所说,千万不要冲动用事,用自己的看法下结论,否则会后悔莫及。一定要用理智和智慧来判断。那么,要想有智慧,就要不断学习中国圣贤的经典智慧,因为它是经过时间验证的永恒真理和规律,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古今中外都需要。只有这样的`智慧值得我们用短暂的生命去追求和深化,这样才不会走太多弯路,不听老人的话,在我们面前受苦!

老师还说,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行为决定一个人的习惯,习惯会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性格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因此,从个人到国家、社会,解决问题和冲突,只是在思考中。如果每个人从小就知道如何感激利他主义,我认为整个社会一定是和谐和完整的。

另一方面,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伤害他人和自己,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它的根源仍然被欲望所移动。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是无尽的。我们应该教孩子们长期的美德,而不是欲望。

厚德才能载物。大学里说:有德,有人,有人有土,有土,有财,有财,有用,德者本也,财者终也。只有一个接一个,我们才能。

弟子规读书心得15

我看了《弟子规》里面的“护生爱物篇”里面有一句话叫:“放生不杀生,爱护小生命。生态保平衡,美化好环境。”给我感触很深。下头我就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真实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去郊外的爷爷家做客,正在外边玩的时候,我忽然看见有个爷爷在拉网,我跑过去问爷爷:“这是什么啊”那个爷爷得意地说:“不懂了吧,这是粘网,是专门粘小鸟用的,一天能逮十多只呢!”这时,我看见粘网上已经有三只小鸟了,他们在痛苦的挣扎着,却一动也不能动。那几只小鸟好像在无助的看着我,乞求我的帮忙,我真想立刻就把它们放了,可这事还得经过爷爷的同意,我忽然想起了《弟子规》所讲的“爱护生物篇”,便委婉的对爷爷说:“爷爷,您明白弟子规这本书吗那里呀,都是你们这些老一辈对我们的教育和忠告,里面有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有培养我们小学生优良品质的',还有一篇讲:‘人若爱惜生命,也是替天行道的善事呢。’你看,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善事吧!”他听完以后,半天没有吱声,他不情愿的把小鸟一个一个的从网上摘了下来,放飞了。做完这些事后,他说:“我还有事,我先走了。”说完,他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过了几天,听爷爷说,他的粘网已经被车=撤走了,我心中的一块石头最终落了地。

同学们,那个爷爷有实际行动改正了他的过错,成了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我们是不是也有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行为呢让我们共同从自我做起,做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小卫士吧!

《弟子规读书心得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