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书笔记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书笔记1今天,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这本书是著名的日本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代表作。
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小时候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妈妈带她来到巴学园。而小林校长却经常鼓励小豆豆:“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鼓励下,小豆豆由一般人眼里“怪小孩”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优秀的好孩子的故事。
小豆豆和同学们在学校里无拘无束,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实践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小豆豆和小林校长几乎没有师生之分,少掉了学生在老师面前的拘谨,仿佛他们就是朋友一样。小林校长还让他们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往自己所喜好的方向发展。小林校长还十分了解孩子们,让他们毫无顾忌地去玩,去动,去实践,让他们在学校里自由自在的学习,玩耍。这种教育方式,在我们中国的小学生看来,一定非常羡慕,但又认为只是不可能的,是异想天开。而这正是中国和外国教育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是死板的,而外国的教育则大多数是开放的。
巴学园的`上课方式很特别。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就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让他们选则自己喜欢的那道题开始做。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课也行,先上算术课也行,先上绘画课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在写作文,喜欢物理阿泰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其它的实验。这些在已经习惯了规规矩矩的我们,这似乎都是“天方夜谭”。但这一切全是真实的。这样,随着学生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对问题的思考方法以及学生的个性。由此,老师能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这样是十分有效的。中国的教育性质说白了,其实就是在压迫,在扼杀我们的童真。我记得丰子恺老先生曾画过一幅画,画的名字叫“教育”。上面画了一只巨大的手,将一个哭得惨兮兮小孩硬往一个人形模版上压。这幅画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现代教育的状况:压迫。记得小林校长说过:“无论哪个孩子,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发现这些品质,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他还说:“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好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因为孩子们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还记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说过:“不要把孩子放在与成人对立的强制的轨道,成人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解放孩子,做到真正从儿童出发,倡导儿童本位。他问了一个沉重的问题:“怎样让我们的孩子,更像一个孩子?” “作为成年人、作为父亲、作为老师、作为校长,不知不觉中做了摧残纯美的童年生活的刽子手。我们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爱的事情。成人把自己以为重要的喜欢的强加给孩子,从来没有平等地蹲下来问孩子需要什么。成人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孩子的生活被成人所控制,是孩子的悲哀。”
但在中国现在的教育形式下,我想没有哪个老师敢这样吧。记得有一个外国老师曾到中国来教英语。他的教育方式很开放:上课时可以直接发表言论,如果遇到意见不一,还可以当堂讨论,学生们还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上课。这种方式,学生们很快乐,老师很轻松,上课的效率也很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而有许多家长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这个外国老师的方法不对,应该对学生严加管教,不应该这样无拘无束得学习,他们认为这样是教不出的好学生的。后来,在家长们的压力之下,这个外国老师被迫辞职。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救救孩子们”。我多么迫切希望国家能够改变教育观念,保留我们的童真,让我们快乐的学习吧!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书笔记2《窗边的小豆豆》讲的是日本作、主持人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分享作者自己上学时的。
《窗边的小豆豆》这一本书,每个都是一个个的,短短的,有走趣的小题目,每一个读上去都会有新鲜感,比如:山的、海的味道、电车教室。。。。。。我读到有些省略号的'地方我会进行预测,比如文章中有说:那可就好了可是。。。。。。我会去预测可是后面的省略号的内容,可能是表示小豆豆还会做出很多意外的事情。这本书还有很多和我们生活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新的教室在电车里、整个学校只有五十六个人,一个班级只有九个人,们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小豆豆和其他同学们午饭都自已带的山的味道、海自的味道。。。。。。这所学校很多地方都不一样,除了电车教室,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以外,那和其他学校比起来,就更有特色。比如说:钻鲤这一项目,先从出发点开始跑一小段,跑到中间,用布做的大鲤鱼面前,从鲤鱼嘴里钻进去,再从尾巴那钻出来,然后再跑回原来的出发点。这个项目看上去很,其实却很难,因为钻进鲤鱼的肚子里之后,立刻一片漆黑,而且鲤鱼很长,大家在玩的时候不免会晕头转向。每一个项目的第一名,都被全校个子最矮、手脚最短的高桥君拿走了,好像这些项目都在为高桥君设计一样。我有一面小豆豆,也有一面不喜欢小豆豆。喜欢小豆豆是因为她很幽默、很,很顽皮、也很有招引力,不喜欢小豆豆是因为她在老学校上课的时候一下把桌子打开,一下把桌子关上,发出很大的,这样就会打扰到同学们。在这本书的最后,这么有特色的巴学园,最后被美国的结炸成了灰烬。这让我非常,非常失望,让我有欲哭无泪的感受。我所在的华附学校,优美、教室宽敞、设备完善,而且我们学校提倡为了每个的充分,这不是与巴学园相似吗?我不是何其幸运吗?我我们学校能像巴学园一样更有特色。我爱我的学校。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书笔记3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那就是《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在1981年出版后,在日本,甚至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该书已被译成三十三种文字,带给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而被原学校退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由此也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其实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小豆豆散步的那部分小豆豆的老师在早晨上第一节课时,就把这一天的学习问题写在黑板上,如果大家非常努力地把学习问题都做完的话下午一般都是可以去散步了。在散步的过程中,老师还会给学生介绍一些课外知识呢。
巴学园的教学方式让我感触颇多。日本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就把一天要学习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如果大家非常努力,下午就能去散步,然而在中国一天至少上6节课,课间只有十分钟休息,更谈不上去散步了。中国这种教学方式只能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啊。我觉得中国应该向日本的学校学习,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学生。 ……此处隐藏5096个字……些五年级的大朋友看这些小儿科的书呢,这是一个一到二年级的小朋友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用不了在日本销售九百三十八万册,也用不着卖的这么火。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本书有多么好。这本书主要讲了天真烂漫的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来的'学校开除了,到了巴学园,在与小林宗作校长谈了四个小时的话中觉得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从此她在巴学园认识了很多朋友,例如:高桥君、可爱的美代、漂亮的朔子、乐观的阿泰、开朗太荣君、活泼的天寺君等等很多朋友,还有善解人意的小林宗作校长和温柔的妈妈,他{她}们在一起的一些生活小事,在这六十一个生活小时里,又苦又辣、又酸又甜。这个学校只有五十来个人,每个班只有八九个人,每天过着快乐的生活……
可有一天,巴学园终于敲响战争的硝烟,巴学园毁灭了,孩子们难过的看着巴学园……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书笔记13童年,在每个人的眼中,都应该是美好的,它代表着天真无邪,充满乐趣、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无尽的欢乐。当我拿起这本书就舍不得放下了,巴学园是每个孩子个梦想中的学校。小豆豆在热爱自由的校长的爱护下,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体验着多彩的人生。更使我流淌心头便是那随和的教学方式,使我更加感动。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的作品,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她小时候就是小豆豆,是一个被一所小学退了学的怪孩子,她的妈妈为了不让她心里留下自卑的情绪,给她隐瞒了退学的事,到处给小豆豆找一所有个性,能容纳她的学校。让小豆豆退学的老师和很多家长一样,他们认为规规矩矩才是个好孩子,而小豆豆上课不遵守纪律,上课总爱观望教室外面的街头艺人表演,然后对他们大叫“宣传艺人”引得班里的小同学都挤到窗边,小豆豆喜欢把带有抽屉的课桌拉出来又拉出去,不停的弄出响声,以致老师不停的告诫她,总之,小豆豆随心所欲的满足她好奇心,全然不在乎学校的相关规定,在老师眼中这样的孩子不是麻烦就是很怪。
其实小豆豆不是不在乎老师和家长这样评价她,而是她小小心灵里不知道什么是“约束自己,规范自己,遵守秩序”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成长无忧无虑,身体,情感无法分辨是非,孩子不守规矩,有者议论为多半是大人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也许有些父母听起来有错愕的感觉,但是真的是{只有问题的父母或师长,没有问题的`孩子}吗?孩子天性纯洁,没有所谓的问不问题,孩子是被父母或老师安排着过生活,孩子在从现在环境中成长,模仿,学习……因此,我觉得豆豆的行为不是自己不能约束自己,她的违反常规,身为大人的我们,身为老师,不论是小豆豆还是其他幼儿,我们应该尽可能储备儿童发展与需求的知识,以便更好的与孩子相处,共同成长。
读过这本书后,觉得小豆豆是一个性格开朗,喜爱和同伴们一起玩的孩子,不仅这样,小豆豆不喜欢嘲笑他人,在小豆豆第一天读的“巴学园”里认识很多新朋友,唯一一个小男孩山本泰明,他患了小儿麻痹症。所以走路不方便,有一次小豆豆带泰明一同来到她自己的那棵树下,然后泰明能看到更远的东西,小豆豆先去校共叔叔房间拿来梯子,很快爬上了树,然后让泰明爬上来,经过泰明自己的努力和小豆豆的帮助,他终于爬上了树,与小豆豆一起放眼看世界,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小豆豆不但不嘲笑一个患了小儿麻痹症的同龄孩子,而且还很乐意帮助他,很喜欢喝泰明玩。小豆豆这种不嘲笑别人的品格,适我佩服的五体投地,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反,有的小朋友以着自己家里富有,就经常买一些名牌衣服或玩具,拿到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炫耀,我记得那是在汇佳实习,曾经有个孩子每天都会有新的玩具玩,他就和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爸爸在某某地给我买的玩具,您喜欢吗?我不想和其他小朋友玩”我问他为什么,他就说自己的东西很好,瞧不起其他小朋友。书中小豆豆就做的很好,她的纯朴善良,她的天真浪漫,在林校长的带领下保持自然的性格,看到林校长这种教学理念对小豆豆成长有了新的变化。
我认为我们作为老师,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没有达到书中境界,但是我们更需要走进孩子,像林校长那样进入儿童内心深处。不断发现孩子特有的品质,给他们充分的空间探索,观察,创造。把大自然给孩子当天然的教室去创造。而且还应像小林先生那样尊重孩子,用爱心与信任给我们身边的“小豆豆”们贴上永远撕不坏的好孩子的标签,使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书笔记14《窗边的小豆豆》,听着名字就觉得很可爱。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写的。这本书就像藤蔓似的把我紧紧缠住,让我爱不释手,让我感慨万千。
这本书是写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小豆豆”的求学经历的。小豆豆和牧羊犬基洛、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才刚上一年级没几天就因为只看窗外,不听课而被退学了。妈妈无奈之下,把小豆豆转到一所由巴士车组成的学校-----巴学园。巴学园很特别:第一,教室会移动,因为巴学园是一辆巴士车。第二,学园食堂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吃饭时校长会检查小朋友的饭盒,是否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是指陆地上的`菜,比如青菜、猪肉、鸡蛋……“海的味道”是指水里的菜,比如鱼、虾、贝类……。
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小豆豆去郊游。前一天小豆豆嘴里一直念着郊游的地点,跟着妈妈学烧饭、切菜。妈妈走到哪,小豆豆跟到哪。读到这儿,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我觉得小豆豆太可爱了。小豆豆还有一个特搞笑的动作,就是烧菜到一半时,就要把手放到耳朵上,因为妈妈说耳朵是凉的,可以降温,所以小豆豆一直记着这个动作。第二天,小豆豆出发了。到了郊游地点,小豆豆自告奋勇去切菜和洗菜,几个高年级学生和小豆豆一起切菜,都没小豆豆切得好,小豆豆还做了咸菜呢!当然,烧菜到一半时,小豆豆真的做了那个特别的动作,把手放在耳朵上……读到这儿,我的肚子都笑疼了。我也要像可爱的小豆豆学习!当然,是学习她的善良、执着……
快乐的时光过去了,战争爆发了。有一天巴士园被CD飞机炸毁了,校长嘴里不停地唠叨:“下次,我们办个什么样的学校才不被炸毁呢?”……小豆豆又被迫退学回家中,发现基洛不见了,基洛只留下了几根和小豆豆一起玩耍时掉下的毛……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我多么希望战争能立刻结束,多么希望基洛能回来,多么希望小豆豆能重新上学,多么希望……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书笔记15今天,我看完了日本小说《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
小豆豆在原来的学校里老捣乱,一会儿叫路人过来,一会吃东西,总是让老师骂。但是,自从小豆豆来到巴学园,她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上课认真听讲,但她还是喜欢玩。有一次,小豆豆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了一张报纸,她退后几步,然后飞奔用力的跳在报纸上,“扑通”,小豆豆一下子掉了下去,原来这个是掏粪口,掏粪人员有事出去了,为了不让臭味散发出去,所以用报纸盖上了。小豆豆办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又可笑又责骂,小豆豆以后再也没有踩过报纸。因为小林校长设计了电车教室,所以小豆豆才会喜欢那里。巴学园一共五六十人,一个年级八九人。可是巴学园被飞机轰炸了,小林校长准备再建立一所学校。
我要向小豆豆刻苦学习学习,我希望世界上有巴学园,因为小林校长有一颗博爱、宽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