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读书心得

时间:2023-02-15 15:57:14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集合15篇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集合1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间失格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1

读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感受颇深,似懂非懂。

这本书以手札的形式表现了太宰治的内心独白——一个渴望爱又不懂爱的“胆小鬼”。只不过将故事的主人公换成了一个叫叶藏的青年。

面对世人,叶藏总是怕得发抖。他无法理清人类生活的头绪,他将懊恼暗藏于心,一味地掩盖自己的忧郁和敏感。所以他常常用滑稽搞笑来掩盖自己内心的恐惧。

他生来就是是一个孤僻的孩子。他曾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但都被救了回来。在成长的道路上,叶藏只交了两个朋友,但交友不慎,同他们走上了歪道。

但最后叶藏顿悟了。梅勒斯请求他的朋友作为人质等待他赶赴刑场。如果梅勒斯没有回来,那么他的朋友将替他而死。但梅勒斯最后冒着风雨赶到了刑场。

叶藏也从这个故事中找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他开始慢慢接受这个世界,至少他可以与别人交流了。

太宰治曾说过:“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又是还会被幸福所伤。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

这就是《人间失格》。在这里,人性的丑陋和虚伪,无可遁形。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2

《人间失格》这次是第二遍阅读,家里有纸质版所以之前看过一遍,以前看书大部分时候都是每天睡觉前翻几页,时间久且不走心基本也都助眠了,这次看的比起上次认真多了,所以看完的感觉是明显不同的。上次的仓促让我只是很简单粗暴的觉得这个“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渣男”戏真的好多,当什么画家,凭借戏精本精、一副好皮囊、不错的女人缘以及有话题度的家世一定能在演艺圈杀出一条血路。

这次读完之后男主人公的形象没有什么改观,我也不想推翻之前的评价,但是我承认我忽略了很多细节,那些细节无一不是人性的高光时刻,而且整篇故事结束的时候他不过27岁,再来回溯过往,觉得命运对待一个孩子下手未免重了一些。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这样的解释在我看来过于苍白无力。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则故事“当别人不小心将水撒到你的身上,大部分人都是不快的,但是淋了雨就不会,就只会怪自己没有带伞。”男主人公很明显被暴雨浇透了。

卡夫卡在日记中这么写过“凡是活着的时候不能应付生活的人,就需要用一只手稍稍的阻挡住他对自己命运的绝望……同时他要用另一只手记下他在废墟中看到的东西,因为他能看到与别人看到的不一样的东西和更多的东西;归根究底,他在一生都是个死者,但却是真正的幸存者。”看过这样悲伤的言语,通常是不敢去思考的,生死本就是困局,没有人能逃得过的,谁不是一边昂首沐浴阳光,一边蓄力植根土壤,唯明唯暗都不足以活命。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3

故事是由三张照片引起的,上面留下的是“大庭叶藏”幼年,青年,壮年的人生痕迹。自然,也暗藏着作者的前半生。

他出生在日本东北部的一个世家中,从小胆小,怯懦,对世间的一切都十分不解,天真的外表下本该是欢笑与游戏,可他自己却自行戴上了耍宝搞笑的面具,透过外表下窥探心灵,却发现他只是为了讨好这个将要摧毁他的世界。

他在家之时,做的几乎为违心之举。过年时,家父要为孩子们采购礼物,便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心愿单。他并无所求,准确的说是没有自己的思想,于是父亲对着他问想不想要舞狮,他莫不作答。可是当别人都睡去时,又偷偷往心愿单上写下“舞狮”二字。他的灵魂无欲无求,写下那二字只是为讨父亲欢心。他具备了那个年纪不该拥有的“欺诈”的人格。

而后,便开启了枯燥的校园生活,还是一样的耍宝,一样的逗乐众人,一样的讨好这个世界。这是出现了一个“竹一”看透了他这所谓的“意外的搞笑”。使他感到大事不妙,便想着避开他。可也许是上天开了个玩笑,使他们越相互避又相互靠近。对他来说“竹一”是“知己”亦或是“天敌”。“竹一”的预言也几次改变他的人生。

“女生一定很容易迷恋上你”。“竹一”的预言断定了我生活的走向,“殉情”,“自我放逐”,“酗酒”,“自杀”,“药物麻痹”,无一种堕落不是由女生而起,当然其中最多的还是他自己对于生的无知,对死的无望,对世间的迷茫。人格一点点的支离破碎,以酒精及药物来麻痹痛苦现实中的人生。他所丧失的是人的“天性”“本能”,一天天苟活于世,人格早已失去,他所透支的,只不过是残缺的生命。

最后,他被“亲人”送往一个没有女人的地方(他自己所要求的)——精神病院。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4

把每个明天当做世界末日,从现在起迈出第一步——题记。

初次听闻这本书,是在与朋友的一次闲聊之中,随后对这本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便去图书馆借来了这本书,抱着极大的好奇心,翻开了这本书的第一页,书不厚,若投入,三小时足矣!细细品味……

我喜欢这本书的名字,人间失格,自暴自弃的代言词(失去了为人的资格),“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又是无尽的悲哀。《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绝笔之作,也是我一读再读,感慨无限的佳作。作者用平淡的口吻,纤细的语言,叙事着绝望的故事,在书中能看见太宰治的影子,也能看到生而为人,每个人的影子。

这是一部残酷而美丽,永恒而至上的青春文学。它确实让人感受至深,直逼灵魂,令人无法逃脱。

这是太宰治灵魂深处无助的生命绝唱,同时也是村上春树绝望凄美的灵感源泉。可能有人觉得这只是几些小故事的组合,也觉得书中描述的只是一个懒人如何混迹社会,可我觉得不仅仅是这些,否则,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人评价欣赏呢。它值得我们一看,人们的绝望往往不是因为生活本身的绝望,即使感受到了生活本身的荒谬,也要遵循生活本身的规则去努力的生活,这才是生活。

《人间失格》里有这样一句话,我的世界里本是阳光明媚,温暖四季,你来时,狂风暴雨,我无处可避,你走时带走四季,我久病难医。人生来,为了喜悦也为了悲伤。一千种生活,我们也有一千个自己的哈姆雷特,向着自己的未来努力奔走吧。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5

生而为人,我感到很抱歉。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我竟喜极而泣,我不知道为何,只觉得身上每个细胞的液体都要涌出来,心脏某个地方像是被人揪住,狠狠地扯了扯。

或者,我应该说:啊,神,终于有人懂我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太宰治这个日本作家,反正之前我从来没听说过,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这些日本作家倒是觉得耳熟。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本描述太宰治生平的书,封面上弯弯曲曲,极度扭曲地写着:生而为人,我感到很抱歉。当时,我就哭了,无力感从心底 ……此处隐藏7697个字……,究竟谁是“人间失格者”,这样的问题会被迫让读者在脑海中重温书中的情节,是陷阱。

这种自传是不能读的。应当放到书架的最深处。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13

文章讲的是主人公叶藏的故事。曾经,他是一个自闭的孩子,总是喜欢迎合别人,通过搞笑的方式让身周围的人欢乐,在读了中学后,父亲把他接到东京去读高中,在高中认识了绝木,一个跟他性格很像的混混,在绝木身上,他学会了吃喝嫖赌,后来还因为殉情与父亲决裂,殉情后父亲不再给叶藏寄钱,失去经济支柱的叶藏,深刻的体会到了钱断情亦断的人间冷暖,并由此沉沦。

读完这篇小说,我第一的感受是:其中的主人公看似一个三观不正的混混,实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从他小时候说起,他活着就是为了别人,他极尽一切的搞怪,仅仅是为了博身边人一笑,但从他的行为中,我看出了他的恐惧,那种时刻得不到认可的恐惧,就如同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一样认为周围的人,是吃人的野蛮人;不过细细品味,我倒觉得,主人公是一个追求“真”的人,追求一种狭隘的“真”,他认为周围人做的一切都是虚假,你对他们真,他们对你反而有很大的看法,甚至排挤你,而如果你对他们假,他们反倒会哈哈大笑,无比快乐。他定义的“人”终究是要成为人们满意的“人”如若不然他们便会视你为垃圾,使你受尽折磨,而他正因如此便失去了自我。不过他忽略了一点,就是人性的善和美,亲人对他的爱都是纯粹的亲情,但在他的眼里,却成了虚伪的。所以当父亲问,他要什么礼物的时候,他并不想满足父亲这种虚伪的满足,于是就拒绝了父亲对他的好意,其实父亲那并非是为了寻求虚伪的满足感,那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美好和温暖的亲情。

叶藏还是个懦夫,他不敢接受现实,只会通过嗜酒抽烟和使用药物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当他因殉情自杀父亲不再跟他汇钱后,他开始一蹶不振,过起了无业游民的堕落生活,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了他。

人世间本来充满了美好的东西,但他却不曾拥抱它,而是去以狭隘的眼光去判断它,曲解他,那只是会让你沉沦。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14

《菊与刀》的作者鲁斯·本尼迪特女士曾经分析过大和民族国民性中的矛盾特性,即“当人们提及日本人时,仍然使用一系列令人极为迷惑的,‘但是,又……’等词句……一个严肃负责的观察家在描述日本以外的民族时,是不会一方面说这个民族彬彬有礼,同时又加上一句说但是,‘他们又很蛮横、傲慢’;不会说某一个国家的民族无比顽固,又说‘但是,他们也极易适应激烈变革’,‘……从很大程度上讲,日本人既生性好斗又和平礼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顺从而又憎恨受人摆布……’。对于日本人矛盾的国民性,早已成为日本论著中的论述脉络,无数的矛盾在理性思维推理下无法成立,然而却又如此真实存在。而太宰治,以及他的代表作《人间失格》大概是能证明这个命题的最有力论据。

1948年,太宰治写下《人间失格》后便跳河,《人间失格》无疑成为天鹅之作。作为一部典型的自传体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大庭叶藏是太宰治人生轨迹的复刻。大庭叶藏近乎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一个“边缘人”,他性格敏感且脆弱,与女友相携自己虽然幸存却因为女友遇难而获教唆罪而锒铛入狱;他思想反动,参加非法的右翼社团;他终于静下心与一个女子相爱并结为夫妻,却因为歹人玷污了他的妻子,致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堕落。他选择吸毒,不时寻找短见。后来,大庭叶藏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抛弃了整个世界,然而却也可怜地被世界抛弃。

不同于川端康成的传统日式写作,或是村上春树式的脱亚派写作,太宰治的颓废无赖派在日本文坛上一枝独秀。

太宰治塑造的大庭叶藏,显示出的最显著特征就是骄傲和懦弱同时存在的典型日式矛盾性,即拒绝一切妥协,然而却对现实无力也无心调和,这是对大庭叶藏或者说是对太宰治的颓废最合理的描写。纵观太宰治一生的经历,对比《人间失格》中大庭叶藏,两人就像是实像和镜像一般,不谋而合。太宰治短暂的一生中,有五次携不同情人的经历(除最后一次外,其余四次均获救,而他的情人无一逃脱厄运),这样的特别经历,即使是在战后日本作家频繁的怪圈下(如川断康成,三岛由纪夫等作家),也是十分罕见的。

一个作家的写作常受到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等多方面原因影响,参照太宰治的经历以及日本战后作家群风格纷繁复杂的现象,可见太宰治的写作与社会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太宰治生于明治42年,卒于昭和23年,日本经历着对外殖民受挫、战争失败投向美国、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变、武士道忠诚遭到质疑等种。种创伤。人们开始对那个年代彷徨、迷茫,而敏感、犀利的太宰治迅速感受到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在他身上得到催化,造就了他的颓废。一方面,他骄傲地认为“即使悲哀会因此尾随而至,也无所谓,一辈子只要有过一次狂暴的欢乐就够了”,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却又只敢向上天控诉:“不抵抗,何罪之有?”

这种矛盾,造成对太宰治,或者严格说是他笔下的大庭叶藏的评价在学术界争论颇大,痴迷者有之,围攻者更是不在少数,客观来说,即使他生前死后一直处于毁誉参半的境况,但对他的评价,还是依然需要按照某个日本作家所说的“无论是肯定他还是否定他,他的作品总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李,太宰笔下生动的描绘都会直逼读者灵魂,让人无法逃脱”。诚然,当读者的感情与作品产生共鸣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包括颓废以及懦弱等等,太宰治的笔戳向了那个时期人们心中不愿意或不敢提起,却又难以回避的懦弱,这不免有些令人尴尬,日本右翼作家三岛由纪夫更是直接地道出了对太宰治的不满,但是回过头想想,苏醒懦弱难道不是一种呼唤人性的行为吗(包括三岛由纪夫本身因无法接受日本法西斯覆灭而选择的,也可以算作是某种懦弱)?在某种程度上,这无异是上帝一般的存在的。

然而,这样一个人,某些时候如神一样启迪、解放世人的人,却以死作为谢幕,而不是苟活于世,究竟那一个更值得肯定一些,我们无从解答。如他所提的问题一样:“请问上天:不抵抗何罪之有?”大概是只有上帝能回答得了吧。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15

没太看懂的书,作者想表达这个世界的无趣,每个人都带着面具,而他为了迎合别人总是做一些傻事来逗笑他人,被发现后又浑身不适。生存的意义是什么?人活在世上确实不易,又不能离开群体独自生活,又不想被他人打扰,按照别人的想法,被干预生活,一切都是未知数。

双方相互欺骗,却又颇为神奇地毫发不伤,相安无事,好像没有察觉到彼此在欺骗似的——这种显得干净利落而又纯洁开朗的不信任案例,在人类生活中可谓比比皆是

世间。我开始隐隐约约地明白世间的真相了。它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争斗,而且是即时即地的争斗。只需要当场取胜即可。人是绝不会服从于他人的。即使是奴隶,也会以奴隶的方式进行卑屈的反击。所以,除了当场一决胜负之外,人不可能有别的生存之道。虽然人们口头上主张大义名分,但努力的目标毕竟属于个人。超越个人之后依旧还是个人。说到底,世间之谜也就是个人之谜。

瓦莱里说过,在行善时,必须随时心存歉意。因为没有什么比行善更刺伤人的了。

人活在这世上,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到处都有枷锁来束缚住你,哪怕是稍微动一下,也会冒出血来。

《人间失格读书心得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