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子读书心得(集锦15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亲子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亲子读书心得1和女儿亲子阅读是每天必备的事情。前几天,一位好朋友送给女儿一套四大名著。这几天,我们母女俩每天晚上躲在被窝里一起欣赏着四大名著之一。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感人故事。正是这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
女儿虽然对一些字词不理解,但是在我的解释和引导下也被文章中孙悟空会打白骨精、动脑筋的场面给吸引住了。而我虽然小时候看过许多遍电视,但是当拿着书在阅读时,心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看着一字一句形象地描述,我在脑海中就会一下子呈现出符合这个场景的画面。我想,书与电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书给了我们无数的想象与幻想。
“妈妈,孙悟空本领很高超;猪八戒是个花心大萝卜;唐僧是个笨脑筋;沙和尚是个很好的人。”这是女儿看过书后对书中四个人物的评价,说真的,女儿的总结还是很到位的。的确如此,《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和女儿一样--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是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书中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这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正是一种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不得不让我想到那句老话:万事开头难。任何一件事一开始总是非常艰难的,但只要能树立信心和勇气,一开始只要坚持住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后,成功一定是归你所有的!就像唐僧它们一样,最后取得了真经。这个道理不仅是告诉我女儿读书虽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是从现在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坚持不解,以后一定能读好书的。从而也验证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班级中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时,只有具备了这种坚持不解的精神,才能促成良好的班级氛围,而我们也正在这么做着。但有时候就缺了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比如写论文、写课题,每次说到这些事,心中就想逃避。有时候自己很清楚逃避不是办法,只有勇敢面对,树立信心,才会有胜利的果实。希望以后在这几方面继续努力吧!
亲子读书心得2亲子读书心得:书香家庭心得
轰轰烈烈的读书节活动又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了,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和孩子共同享受着读书的快乐。很荣幸我们的做法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这个荣誉不仅是对我们的鼓励,更是要告诫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做得更好。下面就我们在读书方面的心得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第一、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孩子很小的时候对书本也是不感兴趣,只对书里的彩图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就专门买图画书给孩子看,养成孩子爱翻书的习惯。到了幼儿园孩子就特别爱让大人给她读故事书,有时一本书听了不下百次还喜欢听,那个时候我们就边读书,边指着里面的字让孩子认,不知不觉孩子就认识了不少字,能自己将那一本本故事书读给我们听了。到了大班的时候孩子已经能认好多字了,我们就常带她到图书馆去看书,让她读给我们听,有些刚上学的小朋友都不怎么认识字,都过来听她读,孩子觉得自己有观众了,就更加的喜欢阅读了。
对于孩子来讲看书可能没有玩具那么好玩,我们最重要的做法就是做好引导,寓教于乐。让孩子先玩玩具,再看相关的书,看完智力开发的书后,再去玩玩具,孩子就会自己发现,用时短,思路清晰,看书与不看书,两者的效果是不同的。让孩子从内心懂得,读书是有益的,除了长见识,同样也可以好好的玩。使孩子在情不自禁中喜欢书,懂得用书本的知识来解决自己遇到的小问题。
第二、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是形成书香家庭的重要措施。作为家长我们也做到了自己也要多学习多看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孩子作一个学习的榜样。有一次无意间听一朋友说他平时在家也是看看电视,玩玩电脑,他孩子一做完作业,也常常留连在电视机和电脑旁,现在孩子快高考了,他为了孩子每天在家电视也不开了,电脑也不玩了,无聊的时候他也去买本书拿着看,没想到孩子看到大人在看书,空闲的时候也自觉的去找书看。听了这事以后我们觉得好的学习氛围是相当的重要的也就坚持在家的时候少开电视,连爷爷奶奶听了我们的意见当孩子在他们家的时候也都不开电视改看报纸了,(平时她爷爷奶奶可以说是成天开着电视的,)有一天我回家发现孩子也在看报纸。
我领悟到孩子原来也是很关注父母言行的,我们就是他们的榜样。现在即使我们在家开着电脑的时候也只是让孩子看到大人是在看新闻网页或是查阅资料之类的,这样孩子也就自然而然的接收到的习惯就是大人没事也只是看看书,看看新闻,这样就养成了全家齐看书的读书氛围。同时,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与孩子同学习,抽空要看孩子所学的课堂知识,跟孩子多讨论,多沟通,与孩子形成共同语言。也把自己的一些知识在沟通时慢慢的灌输给孩子,提高孩子了解社会,增加知识面的能力。提倡孩子晚睡看书半小时,并且帮助孩子形成习惯。孩子看书时自己严格控制自己养成同学习的氛围。在良好的气氛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三、建议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身识别能力。
多读书是孩子读好书的前提。作为家庭,尽管我们自己的藏书十分丰富,但我们建议自己的孩子,学习完课本知识,就到书店去看书,在人人都看书的环境里培养孩子读好书。通过看书让孩子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不断提高自身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在对孩子的读书上,我们并不作过多的限制,她可以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可以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让思想插上自由的翅膀;更可以看《笑话大全》、《爆笑校园》,为生活增添一点幽默的味道。和我们大人一样,她也养成了每天读书的习惯,我们给她购买了许多书籍,有国内、国际著名儿童文学作品,如《马小跳系列》、《窗边的小豆豆系列》、《杨红樱-科学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汤姆叔叔的小屋》等等;还有一部分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如《动物世界百科全书》、《儿童科学365》、《世界未解之谜》、《十万个为什么》等等;还喜欢看一些作文选,如《学写一段话》、《新限字作文500字》、《日记周记》、《300字作文》等;经常会有新鲜的图书出现在她的生活中,保证了她的阅读兴趣,读书由自觉变 ……此处隐藏9387个字……教的烦恼,给我提供了育儿的良方。
弥补了70后童年的遗憾,给我了第二次成长的机会:70后的我们童年是快乐的,但是缺少了这么多丰富的色彩,我很庆幸,女儿的童年是快乐和丰富的,因为有这么多优秀童书的陪伴,同时我也很庆幸,能够与女儿一起享受这美好的亲子阅读,让我有了第二次的成长机会。
亲子阅读带给孩子和父母的收获是无穷的,亲子阅读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储备,亲子阅读一定会让爱书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有一个灿烂的人生!
亲子读书心得14别人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叫《我为谁工作》。闲暇时细阅,颇有感触。就象书中所言: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莫过于书了。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让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忧伤走向欢乐,从灰心失意走向奋发图强。的确,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读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人们说人生是一条路,而这条路确实是无数本书铺成的。如果没有了书,那么它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就会永远只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会变成一条被人们遗忘了的路,一条被人们丢弃了的路。培根的一段话尤为精彩:“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数学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变……无非就是让我们博览群书。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相信我们的生活就必须会充实幸福。
《我为谁工作》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虽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读完,但封面上的一段话给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当把心态回归到零,把自我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个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能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我们当中的有些人,时常处于消极颓废的心理状态中,觉得社会太大,自我所学、所想的在现实中经常行不通。完美、成功的境界离自我更是遥不可及。于是,便有些垂头丧气,驻足不前,面临人生的道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时候,对自我当前的工作不太满意,导致了一些负面的情绪。这样,抱怨与痛苦就产生了,在这个时候,一本好书,它能够帮忙我们,它启示了我们的思维,掀起了我们久违的热情,亦诠释了某些灰与黑的现实本质。
然而,工作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工作是每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如果没有机会工作或不能从工作中享受到乐趣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他们就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工作是付出努力以到达某种目的。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目标,也有自我的梦想,正是为了获得某些东西到达某些梦想,或是成就自我,为了拓宽、加深、提高自身的技能,将自身全面发展成为和谐美丽的人,我们才会专注于一个方向,并为此付出毕生的心血。工作是一个施展自我才能的舞台,除了工作,没有哪种活动能有如此高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种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着生活的质量。
要明白,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你,在为谁工作?让我们一齐来调整好自我的心态,一齐走向成功之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用热情去重燃工作的活力,再来一次触动心底的反思,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内心深处承认并理解: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我工作。这个朴素的人生理念,职责、敬业、忠诚就从而诞生了。敬业铸成灿烂人生。爱岗,在自我的岗位上闪闪发光。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的辉煌,勤奋努力、自强不息,要明白我们不是在为谁工作,更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我们是在为自我的梦想而工作。我们要把自我当作工作的主人,才能更好地从中获得发展的机遇。
不言而喻,答案已经很明显,我们是为自我而工作,在为自我的人生工作,既然这样,我们就应当负起天经地义的职责,义不容辞以诚信为立身之本,言必有信,行必有果,尽心尽力,忠诚第一,忠诚于工作,忠诚于同事,诚实坦率,视诚实为生命,敞开心扉,坦荡处世,率直为人,把职业当作生命的信仰。记住,我们是在为自我的人生而工作,一齐努力、一齐奋斗,为创立和谐社会而尽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
亲子读书心得15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这句话显得格外贴切而又重要。知识籍有学习而来,而阅读则是人类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古语说:“读史可以明智,研哲可以晓理,品文可以传道,嚼诗可以怡情。”
这段时间,我和妈妈一起在读《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由于此书长达几本,来不及全部读书,在这里只能絮叨一番。
读《明朝那些事儿》第一本书时,使我眼睛一亮,立即喜欢上了这本书,并深深地被吸引了。读这部书很快乐,因为作者用他那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了历史。因为平民大众看不懂古文史书,不爱看现在史书,却有着了解历史的潜在需求。《明朝那些事儿》正中老百姓的下怀。立足草根,给予营养。把本来艰涩难懂的历史变得非常活泼,叫人读来欲罢不能。就如明月先生说的那样“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历史本身是很精彩。
《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朱元璋开篇到1644年万里朝结束这300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它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的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式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绎。
这部书真的很好看!每天晚上我做完作业后,我和妈妈就迫不及待地各拿一本书一起靠在沙发上慢慢地看起来,看到精彩之处,我俩人都会不由得发出笑声。有时我会把文章中精彩的部分读给妈妈听,妈妈也同样是。
真的要感谢明月先生,他让我更加地喜爱明朝,记得我当时曾说:“明朝比清朝更精彩,明朝比较民主,比较开放和强大,并且充满了活力。”当我对妈妈说这句话时,妈妈不由得震撼。妈妈知道,我确实用心在看这本明史,我看得深入,看得回味无穷。而我们时常也会谈起书里的人物,我们从朱元璋谈到张士诚、陈友谅、朱允炆到朱棣,朱祁镇到朱祁钰,谈的最多的是朱棣、于谦、郑和、方孝孺、杨慎、解缙、唐寅、马皇后、钱皇后、王振等人物。书中刻画的这些人物让我们印象深刻,谈起来意犹未尽。
妈妈认为亲子共读就是身为父母的人,希望藉由共同读一本书或念故事给孩子听的活动,让孩子学习到一些知识,并启发他们的一些想法。亲子共读常被视为父母教养孩子的一项必要条件,因为它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带来许多好处。诸如:
1、共读能增进亲子间的亲密关系,开启亲子间共同的经验、认识和话题。
2、在共读的愉快过程中,孩子将体验到阅读是有趣的,并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
3、亲自共度的图书直接丰富了孩子的听觉字汇及理解力。
4、共读能及早建立孩子对书和阅读有更多、更完整的认识,让孩子有机会去探索书的构造、内容,去实验阅读的方法和概念的运用发现书会给人带来什幺意义和乐趣。
5、共读的经验能启发孩子的想像力。
6、共读的过程中,孩子的问题和关心的事可以及时获得成人的回应;而书中主角的勇气和信心,也会对孩子产生激励的作用。
所以亲子共读不仅是孩子透过阅读,发展认知思考的途经,也是亲子间进行情感交流、意念沟通的好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