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飘读书心得(集合15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飘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飘读书心得1看过《飘》很多遍了,最初是它的书名吸引了我,不理解如此厚重的一本书却单单用一个字来概括全文。浏览了一遍,在不知不觉中被梅兰、思嘉和瑞德各具特色的气质所感染,一不自觉的想细细的看第二遍,第三遍至更多,也惊喜的发现每看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除了对场景和心理的细腻描述外,我觉得《飘》的最大魅力在于深刻描述了男女之间因为情感的错位而产生的一种扣人心弦、令人揪心的感受和对我认为的三个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前者表现男女主人公屡次错过彼此,其中最令人心里慌乱、感受异常苦涩的地方在于小说的结尾,一方顿然醒悟,另一方却去意已决。也许每个看到那里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必须要懂得珍惜真正爱你的人!毕竟,全世界仅有唯一的一个他;后者在于全世界的人物,读者会深深的记住梅兰的大度、博爱与温柔,思嘉的勇敢、任性与叛逆,瑞德的分趣、专情与不一样寻常的风度。文中开始便交代故事以美国内战为背景,经过战争引的变化展开情节,主人公思嘉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成长,同时展开出一段令人荡气回肠、哀怨曲折的感情故事。
在书的结尾,坚强的思嘉并没有消沉,决心回到塔拉庄园开始新的生活。《飘》是如此波澜壮阔而又细致入微的宏伟史诗。思嘉无疑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因为思嘉是如此的独立独行,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应对困难时,她选择担负。可当她应对爱的选择时,起初,她选择蒙蔽自我,当她最终认清,要应对时,却已为时已晚。在绝望的尽头,在命运女神再也不会顾及她时,在无能为力时,就会告诉自我,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多会好了。她在整个故事中,都是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永远充满了期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
这部小说告诉了我们很多,我领悟到的仅有:我们能够短暂喘息,但我们不能放弃。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过去的就让它随风而去,因为我们还有明天,生活一天不结束,我们的脚步,我们的信念、我们的追求就不会不离,也不应当停止。
飘读书心得2看完《飘》以后久久不能平静,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合上书的那一刻,就像是送别即将远行的朋友。斯佳丽终于长大了,可瑞德却要离开了。有些难过,但也许不完满才是真实的人生。
喜欢斯嘉丽的不完美,理解斯嘉丽的无奈,她的三段婚姻都是不幸的,斯嘉丽把感情看成两个人的交锋,在这场战斗比赛中,她总是不愿意输,不愿意坦诚自己的感情。其实,只要她先退步,她的婚姻就有救,女人的温柔也是一种力量。可以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瑞德一定是深爱斯嘉丽的,他能够明察秋毫斯嘉丽所有的恶,也看得到她的善,一直爱了斯嘉丽十多年,直到最后他依然爱着斯嘉丽,只是心死了,失望了,离开了。瑞德的果断离开似乎在告诉我们,如果两个人其中一方的爱彻底没有了,就没必要祈求或是挽留了,潇洒的放手是我们最后的尊严,不打扰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温柔,这样以后想起来才美好。我觉得这样安排结尾特别好,没有必要强行安排美好的结尾,现实生活就是这样,一次次的错过贯穿了人生的始终,令人扼腕叹息。
斯嘉丽也是爱艾希礼的,艾希礼是斯嘉丽不切实际的爱,刚开始是虚荣,后来是想象,最后是迷茫。她爱的一直自己想象中的艾希礼,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有善果。这可能就是很多人忘不了初恋的原因吧!你爱的其实一直是记忆中带有自己想象的ta。
结局并没有太残忍,斯嘉丽虽然失去了情感的陪伴,但是她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清楚记得那个在梅兰要生孩子,在战争时候四处找人的画面,在回塔拉的路上那种勇敢,在重建塔拉的时候的决心,以及为了塔拉的税而走投无路的辛酸,是的,没有瑞德的斯嘉丽也是勇敢的,因为这一切都需要她一个人来面对,她就是那种打不倒的战士!生活,从来都不是温柔的,命运给你安排的难题,你只要努力去战胜,别无选择。在男性叱咤风云的社会,女性的发声显得那么突兀,斯嘉丽确实是很多女性的精神支柱,她给我们勇气去面对生活,挑起担子,努力地给我们爱的人避风港,让她们过得好,其他的,都不值得一提。印象深刻的是《白夜行》中的女主唐泽雪穗喜欢反复阅读这本书。
不愧是世界名著,爱情、生活、友人、战争都写得那么精彩,瑞德和斯嘉丽的情感让人唏嘘,让人落泪。斯佳丽在面对爱情时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我觉得除了自身的性格局限以外,知识的缺乏也导致了她目光短浅,归根结底和读书少不爱思考更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关,斯嘉丽最后终于理智了,也到了结束的时候。所以一个人千万不能放弃阅读,放弃阅读你的生命就会停滞不前了。
《飘》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在他们身上有很多人的影子,因为有人性,所以成为经典。爱情的世界里如果分对错,都是悲剧,他们做决定的动机来源于模糊的迷雾中,走错了怪不得他们。爱情是需要维护的,猜忌,冷战,靠对方或自己的感悟都不行,爱情是两个人的,需要沟通,需要理解,需要艺术。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如果不爱了,就请义无反顾地告诉对方,毕竟可以约束人行为的除了法律还有一种东西叫道德。
飘读书心得3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她的小说《飘》中说:“冥冥中已命中注定,当一切都随风而逝,我们还能说什么做什么,在现实面前,梦想总那么脆弱无力。错过的都已错过,失去的都已失去,生命中还有许多未知的苦难和甜美,值得我们坚持等待和珍惜,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所以,我也想说,处于或迷惘或颓废中的我们,醒过来吧,青春年少的我们,何必执着地问:“路在何方”呢?
记得以前,朋友之间经常会进行一些关于幻想的对话。谈论最多的是“如果有来生,你最想变成什么?”我的答案往往大同小异。我想变成云,因为它去留无意,漫观云卷云舒,令人淡定惬意;我想变成风,因为它无拘无束,微风的吹拂让人心驰神往。可时至今日,如果你再问我同样的问题,我竟然不知所措。是我变了吗?还是生活无情地将我欺骗,让我失去了灵魂?
不知年少的你是否与我有着同样的经历与体会?熟悉的突然变成陌生,周围的一切都使你狂躁,无处可逃,只好通过幻想来寻找最后的一片净土。你有没有试过在课堂上听着老师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题目,看着身边的同学奋笔疾书,你却会突然大脑短路,放下笔,只想看看窗外那飘荡的云,听听那飞鸟的鸣叫声,好不惬意!可却又会突然感到纠结,只因看到一片突然掉落的嫩绿的叶子。就在这一阵恍惚中,你又回到了课堂,努力地追随着老师讲课的身影。甚至在街道上,你也会突然走神,驻足观看这川流不息的人群。虽然盯着人群,而你的思绪却不知飞向了何方。
一切的一切都令我感到陌生,我不再明白是不是经历风雨后就一定能见到彩虹。我不知道是否真如亦舒所说的“人 ……此处隐藏7606个字……爱。
故事的结局精巧,只是简单的写到: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时我就经受得住一切了。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是的,郝思嘉在保卫红土地的同时为自己筑起了疗伤的堡垒-------塔拉。她很坚强,不依靠男人,凭借自己的强悍保卫着那方父亲留下的红土地,属于她得永远的塔拉。
笔者很喜欢瑞德。他的爱,他的用心,他的执着与忠贞,在一个男人身上显得更具魅力。
最后一章有一段瑞德对郝思嘉的经典话语“你有没有想过,我是怀着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在爱你的,爱了那么多年才最后得到你。战争期间我曾准备离开,忘掉你,但是我做不到,只好经常回来。战争结束后,我冒着被捕的危险就是为了回来找你。我对弗兰克·肯尼迪那么忌恨,要不是他后来死了,我想我很可就把他杀了。我爱你,但是我又不能让你知道。思嘉,你对那些爱你的人总是很残酷的。把它作为鞭子举在他们头上。”且不论此时他的心情,这句话太有魅力。一个男人默默地在爱的女人身边守护那么多年,永远那么宠溺,那么的深情。当今社会这种爱情甚少,物欲横流的年代有谁能像瑞德般坚守心灵的所属,不在灯红酒绿中迷失自己。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的又有几人,笔者很欣赏这种爱情,伟大又执着。
最后文章看似写郝思嘉个人的命运,实则是写整个南方社会随着南北战争的结束,旧有的贵族生活“随风而逝”。而郝思嘉那句著名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成为了新女性面对人生的一句口号。这才是真正的“GONG WITH WIND”。
飘读书心得141.阿什利这么描述梅兰妮:她是我曾经有过的唯一的梦想,唯一活着、呼吸着、在现实面前没有消失过的梦想。
2.思佳描述自己对于阿什利的爱情:除了在我的想象中,他从来就没有真正存在过,我爱的是某个我自己虚构的东西,我缝制了一套没得衣服,并且爱上了它。当思佳发现自己爱白瑞德的时候,她觉得是阿什利遮住了她的视线,才一直没看清这个世界。
3.白瑞德对思佳说:你有没有想过,我是怀着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在爱你的,爱了那么多年才最后得到你。这是怎样的一种牺牲啊?
4.《飘》里白瑞德说:有两个时期是可以赚大钱的,一是在建设一个国家的时候,一是在一个国家被毁坏的时候。
5.《飘》里阿什利说:旧时代没有光彩,可它有一种迷人之处,有一种美,一种缓缓进行的魅力。
思佳只有在梅兰妮即将死去的时候才发现她的力量,以及她对这种力量的依赖。她感叹:她是我一生中唯一的女友,除了母亲,她是唯一真正爱我的人。思佳这个女人,即使做了很多不为人理解的事,但是当我读到这的时候,我心里还是异常压抑,就像心头压了一块重石,难以呼吸,或许这就是出于对思佳的深深怜悯吧!
表面看起来那么柔弱的梅兰妮,实际上内心是强大的,最可贵的是她带给了身边人力量。连思佳都依赖她的力量,更何况是她最亲爱的丈夫阿什利呢!阿什利对于失去这种力量的恐惧和无助远远超过思佳。
有一段我不太理解,貌似以前阿什利并不知道自己是爱着梅兰妮,而是以为自己爱思佳,可是那他当时为什么会娶她呢?
看完了《飘》,虽然只是个简易本,但是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复,难以自拔,依然沉浸在书里。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想念大学同学,我想如果她在我身旁,我们就可以一起探讨这本书了,就像探讨《根》一样。可是现在,我只能一声叹息,套用安妮宝贝那句:知我的人哪去了,知我的人哪去了,留下我一个人独享这美丽而哀愁的心情?
飘读书心得15《飘》,是我最喜爱的书。喜欢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喜欢玫兰妮的外柔内刚。
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矛盾的,是厌恶却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个十分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她一向以来是辜负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我梦中的王子——阿希礼。她只是把自我爱的特点认为阿希礼有,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阿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
对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我的事业。她生命有几个灵魂,一个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位十分能干、温柔的典型贵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亲为了救人而被传染伤寒,去世了。另一个,是她十几年来最爱的人——阿希礼。她能在逆境中站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礼。她对阿希礼是异常执着的。还有一个,就是玫兰妮。在一齐奋斗的十几年里,玫兰妮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我觉得斯佳丽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对自我想要的东西异常执着,而对自我所拥有的东西却不屑一顾。一面在拼命让自我幸福,一面又不断地把幸福推离,把爱人推向深渊。
斯佳丽爱的是阿希礼,可是,阿希礼却不要她。就像瑞特说的,阿希礼是个君子,只是生在了一个和他格格不入的时代。他还是用旧世界的游戏规则生活,只会撞得一鼻子灰。斯佳丽不了解阿希礼,所以她爱他,想尽一切办法得到他,而当她认清他时,她再也不爱他了。
书中另一个使我十分佩服的女性,便是玫兰妮。她是个外柔内刚的女性,她几乎拥有了女性所能拥有的一切美德。正如瑞特说的,她是他所见过的少数贵夫人中的一个。她是坚强的,她是爱国的,她用她的心爱身边所有的人。当她丈夫打仗时,她在后方默默守侯,做她力所能及的事,当北佬打进城而她又快要临盆时,她依然镇定,当她身体虚弱而没人下地干活快要没饭吃时,她和斯佳丽一样,放下过去所受的教育和优越感,拖着虚弱的身体下地干活,当她看到斯佳丽杀了一个北佬时,她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帮着掩埋尸体,搜查钱财,擦拭血迹,当战争最终结束,她痛恨的北佬士兵来到她门前要求照顾而她们自我也没有过多粮食时,她还是尽她所能地帮忙他们,因为她期望在远方也有一个好心的北佬女人给她正在回家的丈夫一口饭吃。
如此一位坚强的女性,却又是如此的温柔善良和善解人意。她执着地相信斯佳丽和阿希礼,即使有人亲眼看见他们搂在一齐,也执着地相信他们,保护斯佳丽。她明知自我的身体无法再承受生育的痛苦,却执着地要再为阿希礼生个孩子,最终离开了她爱了一辈子的亲人们。
真的是太伟大了,看着玫兰妮,使我想到许许多多的中国古代女性,她们也是如此的善良,任劳任怨,相夫教子,然后默默无名地老去、死去。
瑞特是个复杂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却仍和旧时代格格不入,他有锐利的眼睛,能够在乱世找到自我的处身之道,他对国家有热情,即使他明知必败无疑,却仍在最终关头入了军。他爱斯佳丽,但他更了解斯佳丽,所以他从不说,只是经过行动表达,而斯佳丽却从来不想去了解他。最终,他绝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没有勇气再去尝试,他累了。
《飘》绝对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书,文字优美,情节跌荡起伏、扣人心弦,虽然其中由于作者的主观因素,对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评价并不客观和全面,但以文学角度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绝世佳作,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