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读书心得

时间:2023-04-27 15:56:41
高老头读书心得合集15篇

高老头读书心得合集1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老头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老头读书心得1

一个富有破产的老人,两个自私的女儿,三个被家族纽带联系在一起的灵魂,构成了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主线。因为早年丧妻,高老把一生的爱都献给了两个女儿,为她们创造了物质条件,在高额嫁妆的基础上把她们带进了上流社会。然而,最终,高老被赶出了女儿们的住处,独自一人住在一个小小的旧公寓里。甚至他死前想见女儿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在绝望和孤独中,高老感叹“钱可以买到一切,包括女儿”。这个可怜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恢复了理智。他意识到,不是他,不是钱,是爱,是他对女儿无私的爱。这种爱是不顾一切的付出,不顾一切的满足别人的需求,是不合适的爱宠。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和高老有类似经历的人。很多单亲家庭和丧偶家庭的父母对孩子倾注了更多的爱,给孩子教育,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试图用金钱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或母爱。然而,这样的孩子往往性格孤僻,对社会充满敌意。他们很难感受到爱,因为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最多的就是钱,没有钱他们很难活下去。这样的人经常和父母分开。

除了单亲家庭,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一个家庭既然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就把所有的爱都给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创造物质条件。父母给孩子留好吃的,给孩子买各种衣服。如果他们不愿意买,只要孩子需要,他们就会尽一切努力去做。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认为好的都是自己的,不想要的都是父母的。这种习惯和想法自然保留下来。他们一进入社会就以同样的方式待人接物,最终导致整个社会以自我为中心,以金钱为中心,产生各种黑工厂,不诚信的商家。

这些情况与我们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这种以金钱为基础和手段满足所有孩子欲望的放纵,培养了孩子自私的人生观,从而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

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错,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虽然付出爱的方式不恰当,但这是真的,从小培养也是真的。所以作为孩子,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这种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高老头读书心得2

巴尔扎克不愧是享有盛誉的讽刺小说大师,他洋洋洒洒地写尽了金钱背后的所有罪恶。寥寥数语,就能将一个丰满的人物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用犀利的笔锋刻画出了人类灵魂最丑陋的部分——贪婪、自私、虚荣,但是我认为他这样写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击人类的自尊,而是跟鲁迅一样不留情面地抨击社会和麻木、冷酷的人类,是为唤醒人性的觉醒。

正如没有好人的善良就衬托不出坏人的罪恶一样。书中人面兽心的人随处可见,可是值得投以敬佩目光的人还有两个人——维克托莉和高老头。高老头在书中虽是一个悲剧人物,可是他那份父爱神圣的不可侵犯——尽管这种父爱是溺爱,也害了自己的女儿,但是他太无私太伟大了,让人不得不为之感动。

他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女儿,只留下几百法郎的最低生活费。当女儿出现了麻烦,连偷和把自己卖掉的想法都有,可见爱之深,恨之切。他的死更是凄惨至极催人泪下,更难去想象:在一个潮湿阴暗、破旧不堪的房间里,一位老人躺在满是破片的床上痛苦呻吟,嘶声竭力地呼唤自己的女儿的名字,可是女儿们迟迟不肯来,只能带着悔恨和悲哀离开人世。在当今的社会同样的悲剧又会上演多少次?受金钱支配的人们怎么能如此狠心地将如此伟大的亲情抛至脑后!

而维克托莉纯洁美丽的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对父亲的残忍竟会如此豁达地包容,还在上帝面前帮他赎罪。得知哥哥死了,宁愿牺牲自己的所有也要哥哥健康地活着。她对爱情更有着纯情少女的天真,爱对方就包容对方的一切,哪怕对方一无所有,甚至正在追求另一个女人。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美的存在,哪怕这个社会都是淋漓的鲜血,生活总会有美好的一面。

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就是伏脱冷,不仅因为他的聪明干练及对社会的非正义有着透彻的理解,更因为他的邪恶里透露美的地方,也许是反叛美。他对上流社会的腐朽深恶痛绝,杀人不眨眼,并且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引诱一个正义青年走向。可是,在下流社会里他乐于帮助别人,对邻居的背叛可以宽容地原谅。他的阴谋里也似乎在打击富人帮助穷人。他虽不光明伟大但有他睿智的地方:一双锐利的双眼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任何人站在他的面前仿佛是赤裸裸的。也许正是因为他对一切看得太透彻了,才会泯灭良心。

拉斯蒂涅,即那位在污浊的社会里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有志青年,从他有强烈的欲望往上爬开始时,对昧良心的事他也会断然拒绝,正如他自己认为的“青年人若心存不义,绝不敢在良知的镜子面前照自己,成熟的人倒敢正视,这就是生命的两个阶段的不同之处。”

一样在成熟中不断地迷失自我。当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会埋没自己的良知去欺骗一个纯真的少女。欲望和道德在他的心中进行着强烈的挣扎,当他身处的社会又是一个畸形的社会时,他在失望中一步步冲破道德的防线。虽然他后来拥有他想要的一切,可是他难免地成为这个畸形社会的牺牲品、可怜虫,他本拥有亲情、爱情渐渐地离他远去。

当今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物质享受和追求的社会,许多人也在自己利益的驱使下去损害他人的利益,生活中也有许多虚伪的地方。例如,今天别人对你特别关心,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但是心里盘算着怎样从你身上捞到好处。

明天等你没有了利用的价值就一脚踢开。还有的人爱慕虚荣,对穷人真诚的微笑觉得恶心,富人轻蔑的目光觉得是气质。而且现在最流行的择偶标准就是富有。在这样一个物质追求盲目的社会里,我们真的需要好好的静下来想一想:金钱就真的那么重要,亲情、友情、爱情就真的一文不值了吗?

高老头读书心得3

“人间真情,美好的爱情,父母的亲情.这些东西在赤裸裸的金钱面前都是那么苍白无力。”书后面的这些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的,在19世纪上半叶的巴黎,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太普遍了。

这本书,《高老头》,以巴黎社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资本主义金钱社会的丑恶图景。拉斯蒂涅,一个腐朽的贵族,来到巴黎上大学,住在福盖的一个偏僻的公寓里。他经不起上流社会的诱惑,通过远房表妹鲍赛昂夫人踏入贵族沙龙,先后结识了两个年轻女子。这两个年轻的女人是和他一起住在富盖公寓的老人的女儿。

高老是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爱她,把钱都花在他们身上。然而,他攒了钱,成了一个守财奴。他因贫穷被女儿抛弃,成了金钱关系的牺牲品,悲惨地死去。父亲对高老的爱让两个女儿步入上流社会,但正是因为他的溺爱,两个女儿才抛弃了他。“六点钟,老人的尸体从坟墓里走了下来,他女儿家的管家站在他身边。就在拉斯蒂涅买来的简短祈祷词说完之后,那些事情在牧师那里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即使在老高漫的葬礼上,他的女儿也没有来看他。可怜的老高 ……此处隐藏8113个字……,他卖掉了金银器皿和亡妻的遗物,卖掉了养老金,变得一贫如洗;最后还是为了给女儿弄钱,甚至不惜一切代价。

在这个上流社会,金钱、名誉、权力占据着人们的生活,迷惑着人们的眼睛,扭曲着人们的心灵。人家为了钱可以完全无视家庭的伟大!当一个魔鬼飞过人们的头顶时,人们会把它误认为天使!它长着五颜六色的翅膀,手里拿着鲜艳的毒药,用来泡人的心,让人的心变得虚伪、卑鄙、不人道!然而真正的天使,却成了牺牲品,就像高老一样,还有那深沉博大的父爱!

但是,所谓的上流社会,其实就像一场梦,醒来之后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梦是被一个美丽的花瓶落地的声音惊醒的。瓶子破了,花也破了。原来,宴饮的生活是一场真实而无情的梦!一切曾经是过眼云烟,然后消散的东西,都是一种没有实现的道德和亲人!

我们不甘平庸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未来,一路上陪伴我们的是亲情!珍惜每一个在乎我们的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高老头”与其说是社会的悲哀,不如说是人性的悲哀!

高老头读书心得13

这本书是我无意中在书架上翻到的,当时没想太多,只是觉得书名字让人感到挺亲切的,我便翻看了,结果我在里面读到的却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让人作呕金钱关系。在好奇心驱使下,我仔细查看了这本书的背景,这才明白这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以法国波旁复辟王朝时期为背景写的一篇小说。然后我就津津有味的去欣赏了……真是描述得淋漓尽致啊!

这篇小说浓缩了时代的色彩,把当时社会里的人与人之间的虚伪、狡诈、残暴等等都展现了出来。其中描述最多的就是高老头和他的两个女儿。

这两个女儿从小就在高老头的呵护下欢乐的成长,过着奢侈幸福的生活,从来不干一点事情。长大了以后又开始贪图富贵、追求名利,并且都经过高老头嫁到了富人的家里。一挤入了上流的社会,她们就无耻地抛弃了自我的父亲。把如此疼爱自我的父亲置之不理,让他孤苦伶仃的一个人过着凄凉的生活。就连高老头去世前想见她们一面,都没有如愿,就这样带着遗憾死去了……巴尔扎克用他的手将这两个女儿的卑鄙、无耻、为金钱而放弃人性的可耻行为揭露了出来。而这两个女人,也只是当时法国社会妇女们的一个缩影,真可谓以小见大,把法国的资本主义社会那种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显现了出来。

小说中的字里行间,展现的都是高老头对自我孩子那真挚的父爱。可是这无私的爱却被金钱所掩盖,甚至成为了女儿向父亲索钱的最好工具。虽然将父亲置之不理,可是一当她们没有钱用的时候,她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我年迈的父亲。可怜的高老头为了博得孩子们的欢乐和幸福,宁愿自我过着穷苦窘迫的生活,也要卖金卖银给女儿们钱去享受、去挥霍。

可是当他把钱给出后得到的只是冷落时,他那颗饱含父爱的心剩下的只是痛苦、难受。我从高老头那种用自我的欢乐一次次去换回孩子们欢乐的行为中,看出了这无私的父爱,那让人感动的父爱,可是却感动不了被金钱弄昏了头脑的他的亲人。他无私的一次次用期望换来失望,让我看到了一个父亲的执着和真挚……

高老头为了自我的女儿能够过上最幸福最欢乐的生活,付出了他的一切乃至生命。就是这么一个许许多多父亲都会有的愿望,是个多么实际而又现实的想法啊!父母为了孩子能够欢乐的成长,能够在以后过上好日子,为孩子倾注了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又为孩子做了多少的事情。可是这处处的为我们着想却常常得来我们的顶撞和不理解。到此刻想想,其实我们应当多多理解父母才对,仅有笑脸对之,仅有宽容与理解,才能排除误解,与父母同乐。

从这篇小说中,我看到了铜腥味泯灭人性,也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金钱关系。对啊,因为社会的堕落,所以人也堕落了!可是事实上,金钱买不到所有的东西,金钱并不能让你幸福,可是无私的感情与亲情却能让你感受到欢乐!

高老头读书心得14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一向被称为《人间喜剧》的序幕,曾被选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它的主要资料是这样的:

在巴黎的一所公寓里,住着一个名叫高里奥的老头,他六年前住进了公寓,不知为什么,他由最好的房间换到了最低等的房间,人也越来越瘦。最终,高老头的变化之谜被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揭开了。原先,高老头以前是个面粉商,他为了讨好两个女儿,卖了店铺,把钱分给了她们。两个女儿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钱后,竟把高老头从家里赶了出来。心狠手辣的女儿们又来向高老头要钱,可怜的高老头被逼付出了最终一文钱,致使中风症发作。临死前,高老头想见女儿们最终一面,都被推辞掉了,而他就只能在一张破床上孤苦伶仃地离开了人世。

《高老头》这部小说,从多方面描述了19世纪的贵族社会,同时,又着力批判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高老头在临死前和拉斯蒂涅说的一句话对我的印象异常深:“钱能够买到一切,甚至能买到女儿。”可两个女儿只认钱不认父,在迷人的外表下藏着一颗丑陋的心灵。巴尔扎克把两个女儿的阴险、虚伪和高老头的善良、纯朴、描述得淋漓尽致,一批具有个性化的人物,一一展此刻人们面前。

我不禁从心底感叹高老头的悲惨遭遇。巴尔扎克以自我的生活体验,经过细致描述,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用锋利的笔刻画出了当代法国巴黎——哪个兴盛一时的社会背后隐藏着的许许多多的故事,它就是波旁王朝的缩影,就是资本阶级的真实写照。使人读了以后,不禁掩卷沉思。

《读完《高老头》,让人不禁为巴黎上流社会只以金钱为中心、人情之间的冷漠而悲哀。在巴黎上流社会无所谓亲情、感情,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马克思曾说过:“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高老头读书心得15

翻开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一种令人悲哀的感觉直插心底。书中的人物形象千姿百态:溺爱女儿的高里奥;初出茅庐的拉斯蒂涅;讲义气,饱经风霜的伏脱冷等等。其描写手法不得不让人为之赞叹。

《高老头》反映了1819年底至1820年初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巴黎社会。主要是描述伏盖公寓里的种种事情。这部小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高里奥队与两个女儿的爱。高里奥只是一个面粉商,但出色的经济头脑却让他发了大财,两个女儿出世后,他为她们付出了全部,两个女儿出嫁后,高里奥更是给每人一半的财产作嫁妆。后来,女婿反感他继续做面粉生意,因此,高老头带着盘出铺子和近几年的利润退休,他又看到女儿迫于丈夫的压力,不仅不敢接他一起住,甚至不愿公开在家招待他。绝望之余,他搬进伏盖公寓。但当“凌蒙被榨干了,”女儿们就把剩下的皮扔在街上。更可悲的是,高里奥临终时,连个像样的葬礼也办不成,只有两个大学生草草了事。而高里奥的“毁灭”不是“个人的不幸”,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高里奥死之前的“内心独白”堪称“千古绝唱”,一会儿咒骂女儿,咒骂社会,一会儿又请求女儿来,一会儿又请拉斯蒂涅写信让他们来,一会儿又要让警察把女儿抓走,痛苦的话语权是他内心的最原始的感受,不禁令人为之深深叹息。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我像书中谁?往事随风,我觉得自己只能向拉斯蒂涅好的方面学习,绝不能成为第二个苔尔菲娜。我真心的希望每个人都能看一看这部书,从中收获些东西。

《高老头读书心得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