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观后感

时间:2023-03-26 10:20:16
董存瑞观后感

董存瑞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董存瑞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董存瑞观后感1

今晚,我看了电影《董存瑞》,董存瑞为国捐躯、不怕牺牲的精神令我钦佩。

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董存瑞炸暗堡的情景:敌人的暗堡封锁了解放军前进的道路,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董存瑞挺身而出,抱着炸药包,匍匐前进到了暗堡旁。由于墙面太滑,炸药包无处安放,董存瑞只好用自己瘦弱的身躯顶着。他高声大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随后就听见“啪”的一声巨响,炸药包没了,暗堡成了一片废墟。董存瑞也英勇地牺牲了。看到这,我心如刀割,如我在那儿,一定会为他报仇的。因为他的英勇和无畏,战斗胜利了。

虽然董存瑞光荣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心中。当时,他只有十七岁,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他的生命还很长,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是他却选择了从军这件光荣、伟大而极其危险的事,且在不久就为了革命事业壮烈牺牲了,不得不让人觉得惋惜。

十七岁的人很多,他们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先烈用他们十七岁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先烈们无私而伟大的精神一直在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和人民造福。

董存瑞观后感2

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董存瑞是其中之一。

我利用暑假时间,阅读了《董存瑞》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董存瑞从出生到十七岁时,一直想要参军,打日本鬼子。他十七岁时,加入了民兵团,跟其他的同志一起,四处打听日本鬼子的消息,并且袭击他们。后来,董存瑞当了八路军,他认真训练,刻苦学习,勤动脑筋。白天,当同志们到训练场准备训练时,董存瑞已经在训练场上,而且满头大汗了;晚上,当大家都已经熄灯睡觉了,董存瑞却还在灯下看着书;每次打仗,董存瑞都会想出好办法,圆满完成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而且,董存瑞还积极帮助老人们提水种菜。因此,董存瑞深受同志们和人民的爱戴。

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五日下午三点半,董存瑞接到任务,用炸弹炸掉在碉堡里向我军开枪的敌人。董存瑞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快速跃进,不一会儿,就到了敌人碉堡旁的空地上。突然,一颗子弹射中了董存瑞的左腿,可是,他还是不放弃,他坚持到了碉堡墙角,将导火线点燃了。可是,他来不及跑开,因为,导火线燃烧的时间只有七秒!董存瑞向着国旗,大声喊到:“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话音刚落,只听一声山崩地裂的声响,敌人消失了,碉堡消失了,我们的英雄董存瑞也消失了。

董存瑞观后感3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了解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战斗历史,学习抗战英雄的历史事迹,我观看了影片《董存瑞》,来重温在战争年代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奋勇抗战的英雄们。

影片讲述了董存瑞在年仅16岁时就参加了当地的抗日自卫队,同年就加入了八路军。在队伍中,他虽然年龄很小,但是却有着惊人的胆识和勇敢的魄力,在战斗中屡次立功,让队长和队友们都刮目相看。

1948年5月,在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中,身为爆破队队长的董存瑞,为了拔除敌人碉堡的凶猛火力,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下,毅然用自己的身体作支架,用手托起了炸药包,拉燃了导火线,炸掉了敌人的暗堡,用自己年仅19岁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看了影片,我心中感慨万千,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像董存瑞这样的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呀!我们应该珍惜这美好生活,而我更应该好好学习,努力掌握更多知识,长大后为建设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董存瑞观后感4

今天我看了革命电影《董存瑞》这让我记住了小英雄董存瑞。

今天我看了《董存瑞》这让我很伤感,十六岁的董存瑞,看见百姓受到欺辱,自己的土地让敌人任意践踏,心中愤愤不平,就想要是我能参军,去保卫自己的祖国那该多好啊!董存瑞就去找王平同志,他再三恳求,可是王平同志说:“你还不行,因为你的年龄,和你的思想。”一次敌人来扫荡,王平同志带领部队去打仗,让群众撤,董存瑞,为了参军,参加了这场战争,后来他再三请求,终于参军了,第一次他上战场打仗,一人十发子弹,他浪费了九发,一个也没打中,回去后,连长让他们会报成果别人有的收获了日本人的东西,有的打中了许多敌人,只有它没有收获东西,也一个也没打中,连长批评了他说:“我们没有日本人那么富裕,所以我们不能浪费子弹。”后来他打了很多胜仗,一次他在桥上安装炸药包,可是不能固定,眼看许许多多的战士倒下,后来他做出了决定,他用手支撑着炸药包,和桥同归于尽了。

从这个电影,我感受到了,董存瑞的爱国精神,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董存瑞是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人,他为了参加八路军在三向首长请示,也是一个永不放弃的军人。

董存瑞是一个为了祖国牺牲自己的人。

董存瑞观后感5

在这部影片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和战友们一道接到命令,去炸掉碉堡,以确保大部队前进的步伐。在两名战友牺牲的情况下,董存瑞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将剩下的碉堡全部炸掉。但他们没发现,在干枯的河床上,还建筑了一个更隐蔽的桥型暗堡,许多战友都牺牲在这个碉堡下,董存瑞看到这个情景,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再次向连长请命,在机枪的掩护下,他机智勇敢的躲过敌人的子弹,并在左腿受伤的情况下,凭着坚强的毅力来到暗堡下,可怎么也找不到炸药包的地方。总攻时间到了,冲到前面的几名战友牺牲了,董存瑞心急如焚。为了战友的安全,他毅然举起炸药包。只听一声巨响,桥型暗堡没了,而董存瑞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看到这里,我满含眼泪,联想到了一件往事。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和同学们的关系很不好,同学说一句,我还他们十句。有时候骂不过同学,还动后打他们。在家里,我经常和大人顶嘴,大人们让着我,我还得寸进尺。看了这部影片,我惭愧的低下了头。我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对,我应该学习董存瑞那种牺牲小我,成全大局的精神,随时鞭策自己,做一个尊师重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董存瑞观后感6

星期天,我在电脑上看了一部电影,《董存瑞》,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董存瑞奋不顾身的去炸桥型暗堡的故事。

这部电影中最精彩,最让我感动的一个片段是:八路军攻打敌人占领的隆化中学时,董存瑞担任爆破队队长,带着爆破队的战士在一个战壕里等待战斗。战斗打响后,董存瑞带着爆破队里热血沸腾的战士很快地炸掉了敌人的炮楼和碉堡。可是,冲锋的战士前进时,那个桥型暗堡的砖被敌人揭开了,敌人用枪射击我们的战士,不少战士倒入了血泊之中。董存瑞把一切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就让自己的战友掩护自己,然后迅速地跳过土堆,匍匐前进,冲向桥型暗堡。

到了桥下,两边都是峭 ……此处隐藏1575个字……愿意只是当个支架吧。英雄并不好当,不是所有像蜡笔小新一样做个姿势哈哈笑就是超人的。英雄也并不都是非同反响,有着特异功能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也像我们一样呼吸着,生活着,微笑着,做着他们认为理所当然而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总而言之,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更加让人的认定,“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也是有理的,历史上仅记载的就有不在少数都是年轻有为的,或是从少年之时就立下大志的。董存瑞就是其中一例,何尝不说他就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榜样之一呢?

董存瑞观后感11

这个暑假,我上网观看了一部爱国主义电影《董存瑞》,让我受益匪浅。怀着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和对董存瑞的敬佩之情,我含着眼泪看完了这场电影,被董存瑞这种舍己为人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深深地感动了。

1945年,16岁的民兵董存瑞就参加了八路军,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役中,董存瑞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和5个地堡,在打开隆化中学的外围后,敌人隐藏在外河桥形暗堡上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伤亡严重。眼看我军进攻受阻,董存瑞再次请战,抱着火药来到桥下,但一时找不到炸药支架,便想用枪杆砸出一个洞,可还没来得及扳开石块,冲锋的号角就吹响了,许多战士又倒在敌人的枪口下,董存瑞叔叔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们的生命,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线,像一个钢铁巨人一样昂首挺胸,两眼炯炯有神,放射着战争必胜的光芒。只听一阵巨响,董存瑞和敌人一起同归于尽了,用19岁的年轻生命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

董存瑞真的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想正是有了像董存瑞这样的革命先烈的为国捐躯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要时刻纪念他们,牢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和平年代虽然不需要我们抛头颅和洒热血,但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能保家护国,当祖国需要我们时,也要像董存瑞一样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董存瑞观后感12

“真感动人!”当我怀着激动心情把电影《董存瑞》看完时,不禁发出了来自内心的感慨。

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人们正在高兴地欢迎那些刚入伍的战士,而董存瑞却没有被选上,他并没有灰心,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领导,终于加入了革命队伍。看到这里,我思绪万千,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起了我以前的表现;那次,有一道数学难题,把我难住了,然而我没有去进一步思考,却把别人的答案抄在我的本子上。看到董存瑞哥哥的`表现,我决心改掉毛病,做一位真正的好学生。

一次战斗中,董存瑞不顾班长的阻挠,主动地运用了计策,打败了敌人。回到营部,他和另一位战士误以为要受批评,便争着说自己错了,当他们知道要受表彰,便把功劳推给了对方。看到这里,我被革命战士这种见批评就上,见功劳就让的精神感到了。我决心以后,一定要向他们学习,作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好学生。

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他为了战斗的胜利,毅然地托起了炸药包,在炸药包将要爆炸的最后一刻,他高呼了一声:“中国革命万岁!”看到了这里,我心里十分激动,从眼睛里立刻涌出一串泪珠,董存瑞是个多好的战士啊!他为了战斗的胜利,竟选择了牺牲自己,来换取胜利这条道路。这种精神多么高尚、多么伟大啊!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它;我们更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因为它是用许多革命先辈的热血换来的。

董存瑞观后感13

这本电影讲述了在杭日战争时期,董存瑞想加入红军,可是当时他才16岁,根本不可能入伍。之后,他终于凑齐了当兵所拥有的条件,加入了红军。在他人生中的第一场战争中,他打出了9发子弹,可一个鬼子都没有打死。自从这次之后,他的思想有所提高,战绩也很优异。但是,在一次战斗中,他光荣殉职了。

这本电影让我热泪盈眶,虽然董存瑞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但他已经拥有着爱国的精神,比如说一开始他想参加红军,但领导不肯,结果,他就用死缠烂打的方式来赢得领导的信任。还有在最后,当一个国军碉堡阻挡着队伍前进时,他竟然舍身救其它人,自己顶着炸药包与敌人玉石俱焚,这使我大吃一惊。

我认为最精彩的一次也是在最后,当董存瑞举起炸药包时,战士们全都非常吃惊。过了一会儿,他犹豫地拉响导火线,嘴里喊着:“向新中国前进!”随后,只听“呯”一声,与敌人同归于尽。

大家想想,那么一个未满18岁的孩子,在思想上有着惊人的成熟,他为我们打开了胜利之门,可以说没有董存瑞就没有新中国。

到现在,我的脑海里还想着“为新中国前进!”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展现了董存瑞这个英雄的美好品格和以前光荣牺牲的战士的信念。

董存瑞观后感14

暑假里的一天,爸爸 和我 从网上搜到了革命老电影 《董存瑞》,一起完整地看了一遍。虽然是黑白的老电影,但是故事 非常精彩、感人 。

影片讲述了在解放战争 时期的一场重要战斗中,我们的爆破队长董存瑞用自己 的身体作支架,托起zhà药包及时炸毁了敌人的最后一个桥 式堡垒,为部队准时总进攻清除了障碍。

他的勇敢 精神很让我敬佩 ,在死亡 面前一点都不怕,最后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想就是因为有许多像董存瑞这样的人,我们的祖国 才得以解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生活 。

看看现在的我们,衣食无忧,在老师 、家长的细心关爱 下成长 。虽然我们不会碰到董存瑞那样的艰难困苦,但我们也应该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现在我们既不用去炸碉堡,也不用我们献出生命,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学习 ,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强大作出贡献!这样才能对得起革命烈士们为中国解放所作的牺牲,才对得起那些为我们现在的美好 生活付出 生命的战士们。

从这部电影中,我觉得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董存瑞为祖国、为人民勇于奉献 的爱国 主义精神。

董存瑞观后感15

自从看了电影《董存瑞》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当董存瑞手拿炸药包,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前进!”时,我的眼睛湿润了,董存瑞不怕敌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多让人感动呀!董存瑞那英雄光辉的形象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壮士呀!他们不惜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新世纪的青少年该怎样珍惜呢?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养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比如:乱花钱、缺少生活的独立性、懒惰等等。我想,如果那些先烈们还活在世上的活,他们一定会为我们叹息。

所以,我们要努力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才干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不辜负革命先烈们对我们后人的殷切期望。现在有一些人非但不悼念革命先烈,还在说董存瑞等人的故事是有人故意编造糊弄人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他们为什么不想一想是谁缔造了我们的新中国?不正是千千万万个象董存瑞一样的革命烈士吗?

他们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他们是人民的英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刻苦学习,将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董存瑞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