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观后感

时间:2023-04-08 01:56:23
《1921》观后感集锦15篇

《1921》观后感集锦1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921》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21》观后感1

电影《1921》以时代“横截面”视角切入,聚焦1921年前后的故事,全景式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顺利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影片以丰富的细节、立体的人物、充沛的情感和生活化视角,探寻“一大代表”们为救亡图存无悔付出的“心灵源动力”,被誉为“建党题材新时代经典之作”。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该片的宏大叙事,把1921年前后国内外大事通过艺术手法凝练在一部电影中。《1921》是聚焦式的、年轻化的真实还原,在严谨的史料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用更贴近当代年轻人的艺术表现手法,去讲述建党的历史,对于党史教育在年轻人群体中的普及意义重大。片中青年毛泽东偶遇上海法租界庆祝盛典,却被挡在门外,遭遇了明明是中国人却无法踏上中国土地的委屈愤懑,随后以毛泽东夜跑的情景,穿插他成长经历的蒙太奇剪辑,以合理化想象的生活情景,串联一代伟人树立改变丧权辱国社会现状决心的成长道路和动力来源,以此凸显先辈们坚决要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站在20xx年这一百年交汇的历史节点,我们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因此,观众和时代都需要符合当下时代和文化语境的、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影视作品。而《1921》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大事件,以先辈少年时为核心、以丰满人物为中心、以挖掘细节为重心的细腻表达,探寻第一代共产党人完成“用28年时间就改变旧中国”这一“中国奇迹”的初心动力,生动鲜活再现教科书上的记载,激励当代年轻人汲取榜样力量,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1921》观后感2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我们即将迎来伟大的中国诞生100周年纪念日。100年沧桑巨变,100年翻天覆地,中国见证了历史的奇迹。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的心中满怀感慨和感激之情。

1921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如磐、长夜难眠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成立的。犹如春雷一般,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

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中国共产党。犹如悠悠长夜下灿烂的灯塔,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前进的方向。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光明和希望。

100年来,中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从建党之初的五十几名党员,逐步发展成为在全国执政六十多年,拥有七千八百余万党员的大党。这九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这九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领导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这九十年,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这九十年,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断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九十年,是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不断经受考验、发展壮大的九十年。

追溯党10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要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1921》观后感3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风风雨雨。在党的100岁生日之际,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的是感激。

在这激情万丈的日子里,我脑海里的记忆大门,正缓缓向我打开。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悠悠长夜下终于亮起了一颗耀眼的启明星,它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在那灾难深重,血雨腥风的漫漫长夜,是“七一”的晨曦拨开华夏大地重重迷雾,激励着华夏儿女,为了民族的自由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将共产主义信念的火种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亮强国之路,万里河山因此而挺拔俊秀,雄浑壮丽;历史的长河因此而波澜壮阔,豪情万丈。在战争年代里的每一天,都会为每时每刻发生在战士身上的故事感动着。董存瑞、黄继光、张思德、刘胡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为了中国人民的事业,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他们无怨无悔地奋勇向前。我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骄傲,我以生在这样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和平年代里的雷锋留给我们做人的真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的火热。“雷锋精神”鼓舞着几辈人,教育了几代人。

强国之路在探索的脚步声中不断延伸,富强的梦想一天天实现。申奥、申博成功、加入世贸……中华大地喜事连连,照亮了华夏儿女的爱国之心。

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居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九十九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历史验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我们要铭记党,拥护党,所谓党民一心,对党就像对我们的亲人。

《1921》观后感4

坚定的伟大信仰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影片《1921》,以特殊的历史时间点切入,重现了百年前激动人心、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展示了永载史册的历史事件。

《1921》以中共一大会议召开前后曲折的革命故事为主线,描绘了 ……此处隐藏5685个字……不了,100年来的建设,改革开放,创新思想,一代又一代新旧党员,兢兢业业,刻苦肯干,是我们经济的支柱。我们忘不了,助人为乐,为民请命,许多优秀共产党员无怨无悔,愿为人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回顾历史,不仅是缅怀党的光辉业绩,更重要的是着眼新世纪,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要肩负起党和祖国人民的重托,重塑这东方巨龙的雄姿。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这是何等伟大、何等光荣、何等艰巨啊!青少年朋友们,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主人,我们是否感觉到建设祖国的重任已责无旁贷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既然是这样,我们还有什么时间去犹豫,去浪费?我们是成长中的一代,我们是改革中的一代,我们是开创未来的一代,新世纪祖国的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也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创造和奋斗!努力吧!新世纪的宠儿,把我们的青春,把我们的生命,把我们的一切都奉献给党,奉献给我们亲爱的母亲!

《1921》观后感13

党100年的征程是一部奋斗史,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谁都不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党出生在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一开始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谁都不可能不知道,就是这个成立初才一二十个人的中共真正携起了广大工农和各个正义之士的手,以坚韧的品质顶住了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乃至压迫,撑起了共和国的一片天空;我们更不可能不知道,是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向今天的社会主义,走进了幸福和民主……说起党的奋斗历程,总不会忘记想起那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我一直认为南昌起义是奋斗的真正的开始,因为从那一刻起,我们再也不是靠着几个人来掀起小小波澜了,我们有了自己的武装。

我们也总不会忘记说起二万五千里长征,特别是让中国共产党开始真正独立的遵义会议,艰苦的长征走出了共产党人宝贵的乐观奋斗精神,淘出了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播下了生命力顽强的革命火种;遵义会义更是开出了我们自己的个性。

在经济迅速繁荣的今天,我们也并不会忘记祖国成立初的荒凉破败,我们更不会忘记是党的改革号召将祖国人民从困苦中解救……党的历史也是一部挫折史。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的一样,新生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革命年代,国内有_ 国外有帝国主义,这些强大的势力无不致力于将共产主义扼杀在摇篮之中,这一切都让我们党的革命历程走得无比艰辛。

曾记得,有好多次,我们的事业几乎走到崩溃的边缘,有好多次,我们在生死存亡的路口挣扎抉择……只是幸好,我们有一代代的伟人,一代代的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有乐观且坚强的人民,我们有着正义的思想指导!所以,在每一个生死关头,我们都能走出错误,获得成长,因而,我们走到了今天。

时至今日,党给了国家真正的解放,给了人民尊严和幸福,这些,无不缘于党的成熟,党学会了真正实事求是。

走在校园,我总能看到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同学争取着成为党的一分子,我也在努力争取着,我真的为党高兴,少年强则国家强,我看到了一个更好的未来,我想说,少年爱党,我党更强!

《1921》观后感14

党100年的征程是一部奋斗史,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谁都不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党出生在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一开始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谁都不可能不知道,就是这个成立初才一二十个人的中共真正携起了广大工农和各个正义之士的手,以坚韧的品质顶住了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乃至压迫,撑起了共和国的一片天空;我们更不可能不知道,是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向今天的社会主义,走进了幸福和民主……说起党的奋斗历程,总不会忘记想起那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我一直认为南昌起义是奋斗的真正的开始,因为从那一刻起,我们再也不是靠着几个人来掀起小小波澜了,我们有了自己的武装。

我们也总不会忘记说起二万五千里长征,特别是让中国共产党开始真正独立的遵义会议,艰苦的长征走出了共产党人宝贵的乐观奋斗精神,淘出了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播下了生命力顽强的革命火种;遵义会义更是开出了我们自己的个性。

在经济迅速繁荣的今天,我们也并不会忘记祖国成立初的荒凉破败,我们更不会忘记是党的改革号召将祖国人民从困苦中解救……党的历史也是一部挫折史。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的一样,新生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革命年代,国内有xx国外有帝国主义,这些强大的势力无不致力于将共产主义扼杀在摇篮之中,这一切都让我们党的革命历程走得无比艰辛。

曾记得,有好多次,我们的事业几乎走到崩溃的边缘,有好多次,我们在生死存亡的路口挣扎抉择……只是幸好,我们有一代代的伟人,一代代的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有乐观且坚强的人民,我们有着正义的思想指导!所以,在每一个生死关头,我们都能走出错误,获得成长,因而,我们走到了今天。

时至今日,党给了国家真正的解放,给了人民尊严和幸福,这些,无不缘于党的成熟,党学会了真正实事求是。

走在校园,我总能看到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同学争取着成为党的一分子,我也在努力争取着,我真的为党高兴,少年强则国家强,我看到了一个更好的未来,我想说,少年爱党,我党更强!

《1921》观后感15

这个暑假按照学校安排观看了《中国1921》本对历史故事不感兴趣的我竟然从头到尾认真地观看了一遍,本片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艰难的创建之路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最终实现了心中的理想。

本片以毛泽东等人为主在上海开展的“六三运动”开始,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渐渐地与改良主义者、折衷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分道扬镳,之后他们先后推动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宣传、帮助各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直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建设中国共产党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他的建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理想坚守和一直以来为了这个理想做出的努力。

还记得故事刚开始的时候一群以毛泽东为首的年轻学生从湖南来到北京,准备赴法留学。但是路上的船票没有人管得他们自己负担,身上的盘缠也所剩无几,一天天过去了也没有畴到款,同学们虽心念法,但现在的他们连饭也吃不上,他们一个个心灰意冷,但这是的毛泽东领着大家吟唱诗歌振奋精神,困难面前精神不倒,他带着大家给大学生洗衣服,他帮老师杨昌济完成书稿,去北大图书馆当理员。就是这样他们坚持着留在北京,为了有一天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个时候的毛泽东让我不由得佩服不已,饥寒交迫之下的他能克服重重困难坚守自己最初的梦想,回想自己的成长之路上曾经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小困难时总是抱怨和退缩,毛泽东在理想面前的坚持和困难面前的努力正是我需要学习的。

在毛泽东为梦想努力的这段时间里他也看到了中国不堪的现状让他心生担忧,于是他打消了出国的念头,他相信在中国也一定可以他觉得在这个社会的大课堂上是永远也学不完的。他开始组织爱国运动,办报纸,理念逐渐清晰的她带领大家开展驱张运动,组建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们心中的理想。这是这部奋斗史才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也才有了新中国。

现在的中国文明富强,人民生活安定幸福,现在的生活离不开每一位共产党人的努力,离不开他们对理想的坚守和努力,我想现在的我们要继续继承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为我们国家的不断富强而努力奋斗!

《《1921》观后感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