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党伟业观后感(15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建党伟业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建党伟业观后感1“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毛泽东总结的话语。继辛亥革命以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以至于军阀混战永无休止。
而今,我也观赏过建党大业,深知我党建党不易,视频中,一群来自东南西北的文人为了建立新中国,改变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在嘉兴一艘游艇上确立了党的纲领,建立了党的章程,在特务的追捕中,他们机智勇敢,最终为我们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视频中,最令我感动也是最愤怒的一件事则是,在凡尔赛合约上,协约国把中国山东青岛的主权卖给日本,而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无能为力,这着实令我愤怒。但是我们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据理力争,相比腐败的北洋政府,不为西方列国所惧,以陈道明演员为首的代表团虽然在会议上失败了,但是却激发了我们民族的自尊心以及自强心。这次会议也证实了弱国无外交。也让我们为为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感到无奈。
辛亥革命的浪潮还在继续的时候,受到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以及外国势力的打压,迫不得已,为了实现南北共和,推举了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这也成就了北洋混战。在这段期间暗杀事件不断,宋教仁在发表一番慷慨既然的反袁演讲后就被残忍的杀害,由此可知当时社会的黑暗,特务横行,言论封闭。然而革命先烈没有因恐怖二退让,在袁世凯恢复帝制的83天后就愤闷而死。这也是我们老一辈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结果。
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民族的未来,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弃自己的身家性命,为革命事业而献身,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启发我们在名族面前,我们要抛弃个人的荣辱得失,在国家安全面前,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始终一国家利益为中心。
建党伟业观后感2看完电影也不过三小时,能想起来的的片段有陈独秀的演讲,再就是李大钊比想象的胖,还有后面周迅撑伞坐在船头,远看整个嘉兴南湖非常漂亮。
作为电影来说,这部片子真的很烂很烂。电影的标题如此,影片应该表现出来建立的基础,这个基础包括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但是影片没有很好的表达。思想如何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的成长,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些是怎么结合起来的。整部电影其实就是一盘散沙,感觉就是演员们都露个脸,说句话,走过场。并没有突出共产党建立的必然性。
另一个败点是毛泽东。作为那么重要的一个人物,看完电影可能大多数人留的印象是毛泽东和杨开慧那些镜头,这些镜头和建党有什么关系?搞革命的人肯定都是有血有肉的,但是这么紧凑的剧情,却有那么多镜头讲这些不是很相干的事情,拿观众当傻瓜啊。拍毛泽东传的时候加入这些还差不多。
记得大概十年前,或者更早时候看《我的1919》,那部片子拍得真不错,难得的爱国主义题材拍得很精彩。今天,我居然在《建党伟业》里面看到了《我的1919》,顿时觉得自己穿越了。 明叔还是那个明叔,场景还是那个场景,甚至连那句“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撤冷”都没差!
最后那个周迅撑伞坐在船头的镜头,也许是想表现未来会很美好吧。实际上觉得怎么看怎么诡异,这是冒着风险去开会还是去旅游摆pose拍照的?
总而言之,从电影角度来说是非常烂;从教育角度来说,来说,就当为了八亿票房吧。
建党伟业观后感3《建党伟业》一上映就去观看了,总的来说不错。从清帝退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影片把一个个历史的碎片串联了起来。让我们看到一批批志士仁人为了寻求中国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建立什么样的党而苦苦追寻的历程,无数人为此流血牺牲,而活着的人却不言放弃热血依旧。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坚定地马克思主义信念。这一点正是当代的共产党员所缺少的。
90年前,“一大”的13位代表都是怀着崇高的理想来参见会议的,他们的思想当时也是最先进的。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斗争中一部分人牺牲了,一部分人相继离开了共产党,更有一部分人叛变了,到了建国时,走上天安门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个人。这就更加说明人的政治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正是第一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在苦难中创造了辉煌。
做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现阶段,就是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强大精神支柱。共产党员的政治信念既需要理论修养、实践磨砺,又需要坚贞不渝、不折不饶的恪守。
这部电影对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具有教育意义。
建党伟业观后感4随着实习结束的临近,基本上已经没课了,除了做实习作业外,我下载了当下的热播的电影来看,其中《建党伟业》让我重温了下那个风雨飘摇时代的历史故事,感受党建立的来之不易。
要说什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当属172位当红明星的倾情演出,这已经创下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尽管很多演员的出场时间很短,甚至有的只有几秒钟,但他们都非常敬业,不计酬劳,为拍摄好影片尽心尽力,片尾的字幕播放长达5分钟,可见演员阵容之强大,考虑到影片的时长和节奏的原因,很多演员戏份最后被删除,但他们都纷纷表示能够充分理解。
还有就是影片拍摄的很客观,充分尊重了历史,将当时的情形充分还原到观众面前,之前会担心那么多人物的出现会使影片说教化、脸谱化、格式化,但看完后感觉人物刻画很细腻、很真切,整部影片的历史讲述和人物刻画都很客观,展现出那个时期的状态和面貌。
整部影片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了几段爱情故事,使影片显现的更真实、更有人情味,这是以往历史性题材电影所缺少的,它们更突出的是历史的厚重感和真实感,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蔡锷和小凤仙的故事都为此片增色不少。
《建党伟业》讴歌了我党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业,弘扬了那个非常时期党组织和为国家成立所作出的奉献和牺牲,通过还原历史,使当代年轻人对国家的'历史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认识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他们尊重历史、珍惜现在,发扬光大中国的伟大精神。
建党伟业观后感57月初,电影《建党伟业》上映。我和妈妈在上映后的第五天到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是由著名导演韩三平导演的。他拍过的电影基本上都是群星云集,场面震撼!比如:《建国大业》、《集结号》、《南京!南京!》……《建党伟业》也不例外,据我得知,这部电影有明星100多位!虽然有许多明星都只是露个面而已,但这也让追星族们大饱眼福了!
《建党伟业》主要讲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一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期间所发生过的故事和事件,如“五四”运 ……此处隐藏3064个字……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史上的一个惊天动地的壮举,它的到来,给中华国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给中华人民带来了一片光明,让过去那腐败的社会风气在中国历史上永远消失,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书上展开了崭新的风雨归程。
中国共产党它利福利民,在后来的九十年中,它为人民做出了很多贡献。在生死时刻它挺身而出,是它抛头颅,洒热血,不管风吹日晒,不管风雪交加,每一位共产党员心中都铭记着一句话: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要像少时毛泽东一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成为一民优秀的共产党员,在生活中帮助群众,热心解决纠纷,我觉得这就是献给中国共产党最好的九十岁礼物。
建党伟业观后感12当学生们涌上街头,振臂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青年一代担起山河重任的激情扑面而来,看得人热血沸腾。火烧赵家楼、血书“还我青岛”以及女学生滴血喊冤跪在地上拿着一块写着冤字的大布为四万万同胞喊冤等历史事件逐一呈现。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
现在党已经90岁了,从当年的“腥风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甜。看完《建党伟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了现在的和平,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员肩上的责任。我们全国的党员到现在已有8000多万,这是多么辉煌的成绩啊。13名代表,50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能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带领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作为当代的学生,我们有美好的自由,可这些自由是谁赢取的呢,是党。她让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美好的时代下,不用呼吸战火弥漫的空气,不需要担忧衣食住行,只需安然前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我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它是由无数共产党用鲜血换来的。所以让我们张开翅膀,向广阔天空飞去,为未来打拼,为祖国争光!在党的90周岁生日之际,忠心祝愿党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再创辉煌。
建党伟业观后感13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建党伟业》,爸爸说是讲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事,影片阵容很强大,场面很宏伟.
影片真实的再现了许多历史事件,如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看到了孙中山,毛泽东,李大钊等等耳熟能详的历史伟人,在这段历史时期所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历史角色,还有象袁世凯这样的坏人,在历史长河中曾扮演过一个丑角.
最让人觉得可笑又可悲的是袁世凯,袁世凯痛骂日本人,霸气十足,一代枭雄的形象尽现,可是当他当皇帝,出卖国家主权,签订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成了被人唾弃的坏蛋;
还有一幕让人叹惜,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时说的那些话:“尊敬的各位代表: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一个“送”字用的真是太好了!真是一针见血啊!不是自家的东西,送给人家如弃草芥,自然也就不会心疼了。何况赠送给的是已经沦为阶下囚的德国,是他们的敌人。
看这部影片,让我知道了,我们的党多么伟大,建党的过程多么艰辛,建党以后的90看,我们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建党伟业观后感14大国汤汤,大潮滂滂。俯瞰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历史河流,也曾潮平海阔,也曾波涛滚滚……历史之河不断的冲击打磨的两岸的中华基石,在我看来,那段未曾风平浪静的历史与那愈发光滑的石头更想要告诉我些什么。
《建党伟业》这部作品主要阐述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和列强的极端压迫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期间,无数英勇先烈为之流血牺牲。1919年,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使“弱国无外交”这一警示深入人心。群情激奋,无数的青年学生上街游行。“誓死抗争,还我青岛”,血书上的铮铮誓言昭示着——天下中国永不服输的宏伟气魄!更有陈独秀入狱,举国震动;周恩来坚持斗争,被迫释放……中国的今天是从先烈之无量之头颅,无量之鲜血换来的,他们生擎国难之重,当为我辈楷模。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然则,在所有中国同胞都冥思苦想、寻求真理,在为国家之事奔走操劳之时,也出现了一些阻碍我国前进的势力——吴佩孚,孙传芳,曹汝霖,此皆卖国求荣之徒,因为我们所唾弃。袁世凯甚至曾妄想在共和国里做皇帝,岂不荒谬?与历史的发展潮流相逆,心然走向灭亡。
“雄关漫道真如铁。”虽然追求真理的途中也经坎坷,但是中国共产党凭借着惊人的毅力与决心一举冲破重重阻障,逆流而动,以胜者的风范走向了今天!细观当下,中华文化已经浸染全世界,世人都在争相学习中国话,科技信息彰显我国智慧,“江山代有才人出。”特别是在抗疫战场上,无数中华儿女奉献自己于医疗事业,于人民事业。
100年风雨兼程,100年岁月如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压迫,如今中国就像一条巨龙,正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建党伟业观后感15最近有一部电影让我特别的感兴趣,前前后后看了四遍,它就是《建党伟业》,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特别拍摄的一部影片。
影片讲述的是从清朝灭亡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段历史,它让我很清楚地了解了中国国体是如何从封建帝制转型到了现在的民主共和制。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人有:孙文、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因为他们的出现拯救了中国、改变了历史,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给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一场辩论赛,以陈独秀、胡适和李大钊为首的一方,坚持认为文化应跟着时代发展的前行而革新;而以辜鸿铭为主的一方则认为旧文化无错,我们应该尊重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从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新旧两种文化在革新时期激烈的对峙与冲突。
还 有一个片段让我看后久久不能平静,那就是中国在巴黎和谈上失败,充分验证了“弱国无外交”的说法,也真实地表现了中国当时在世界上是没有任何发言权和地位的,是不被各国列强所重视的。在影片中,我看到了那些爱国志士的失落,我能深深地理解他们当时的那种爱国热情和对不平等对待的委屈和愤懑。
同时通过这部影片,也让我对我们国家现在的强大感到由衷地自豪,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已经改变了很多,经济强大了、国家富强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富足了,就连外国人也对中国越来越刮目相看。我们应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