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时间:2023-05-03 10:20:29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8篇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8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

前几天朋友圈和百度里冒出一个烟熏妆、大板牙、塌鼻子、手插裤袋的新版哪吒形象,还有发视频说竟然看哭了。我很奇怪,一部小孩子的动画片而已,会有多感人?闲来无事与朋友一起观看这部口碑炸裂的动画片,剧中真的是有欢笑,有触动,既让人热泪盈眶也让人热血沸腾。特别是殷夫人的一句撕心裂肺的“吒—儿“,泪水便控制不住了,原来这部动画片真的可以把成人看哭。看完后最大的感触是与旧版哪吒闹海相比,新版本中每个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非常有时代感,反映了当下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理念,这些人物特点把剧情完美地贯穿起来,让观众与编剧有所共鸣:面对命运不公时,我们是该反抗还是顺命?面对哪吒这样的小孩,父母应该怎么对待?面对哪吒这样的徒弟时,老师应该怎么教育?影片播出后,已经有很多的评论和精彩影评,包括人民日报和各大教育媒体,作为老师,只想说自己的一些直接粗浅的感受。

一:关于命运

“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如果说一岁前的哪吒面对未知的命运是被蒙在鼓里无能为力的,这一声呐喊则是哪吒在有能力之后地怒吼,是对命运的反抗。如果没有这种反抗,魔丸哪吒则会在三岁时被天雷降临摧毁。而他却在关键时刻控制乾坤圈,与敖丙和太乙真人共同战胜天雷,拯救苍生,虽只落得魂魄,却真的扭转了命运。

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本是翩翩善良美少年,却因师父申公豹的教唆,同时背负整个龙族翻身的期望,巨大的压力令他在矛盾中走上邪路,水淹陈塘关。在哪吒的影响下学会敢于做自己、不认命,并与哪吒联手抵抗命运,顺应了自己的本就善良内心,成为对方“唯一的朋友”。

申公豹在旧版中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形象,而在新版中申公豹有了思想,自己非常努力地修行,却因是异类备受天庭偏见变得、怀才不遇而内心压抑、口齿不伶、邪恶狡诈,为了争夺十二金仙的地位,逆天行事却玩火自焚。

这三个人物都有命运不公的对待,却因对抗命运的方式不同结局也不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努力则可以改变,顺命则任由命运安排,除非你有特别好的运气和机遇。就像当下的小升初,中招、高考,虽然过程很辛苦,竞争很激烈,但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优胜劣汰改变学习环境,决定命运的机遇。就像白岩松说的那么现实:“必须承认正是高考的存在,让我们这样一个又一个非常普通的孩子,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高考是人生中最好的捷径,也是唯一的捷径!没有高考你能拼得过富二代吗?”

二:关于家庭教育

李靖是一位新时代伟大父亲的形象,他对“怪胎儿子”哪吒没有排斥的,不惜牺牲自己偷偷地与哪吒调换了护身符,把天雷引到自己身上。哪吒的母亲爱子如命,每天忙着捉妖为哪吒积德行善,虽工作忙碌却尽力抽出时间陪伴哪吒成长。李靖夫妇对哪吒无私地付出,却因不被哪吒谅解而遭到怨恨。因为魔丸转世的身份,哪吒遭到了陈塘关百姓的歧视、排斥、嘲笑使得他性格孤僻、冷漠、叛逆,时不时就要跑出门大闹陈塘关让大家也不得安生。其实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哪吒比谁都孤独,比谁都渴望认同。在天真的小女孩叫他哥哥的时候,哪吒眼里的天性被充分释放,满满的幸福感。

哪吒像极了现在的“问题学生”,每天在学校在家中搞事情,只想引起父母的关注,能被理解,让父母能多陪伴,让自己的努力能被他人看到。问题孩子最怕遇到简单粗暴的问题父母,以为我满足你你物质需求,你还要什么陪伴。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错过的童年不可重来。万幸的是李靖夫妇不是问题父母,虽不被哪吒和百姓理解,还是给予了孩子更多的庇护和关爱,把这个问题孩子引向正路。

三:关于学校教育

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为人诙谐幽默,不贪念权色却因嗜酒如命酿成祸事,之后将收哪吒为徒。面对冷漠叛逆、不服管教的哪吒并没有放弃,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教会哪吒真本领改变命运。这也是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有的态度,面对问题学生是放弃,是粗暴还是耐心对待,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

太乙真人或许不是元始天尊最优秀的学生,太乙真人半年都没有学精的法术,哪吒半天就学会了。所以哪吒会对这个师傅嗤之以鼻:“你会什么,你能教我什么”?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知识已经不仅仅来自于学校课堂和教师了,各种畅通的信息渠道、APP、高知父母的影响等等,已经让教师不能再以现有的知识教授学生了,而是要有让学生信服的绝活,吸引学生的真本事,问不倒的广博知识、能与学生沟通投其所好的话题资源……,所以不管是70后还是90后的教师,都有不同领域的本领要修炼,不同层面的知识要学习,以适应越来越聪明,越来越难教的学生。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2

老实说,这部片子我很早就看了点映。看完之后觉得不错。但也只是不错。它达成了我观影前的期待,却又没有太多超出我期待的东西。

如果说拿它跟大圣归来比,我觉得它整体节奏没有大圣好,画面特效及分镜设计略逊大圣一筹,但剧情,倒是确实比大圣归来强很多。

它很完整的讲述了一个有主题有深度的故事。人物刻画也没有流于表面,每个人都有其鲜明的特征,而且能不被传统束缚,推陈出新,创造出了很多与人们传统印象相悖却又可以接受的角色,真的很不错。

因为我也在公众号上写一些故事,所以,我能从创作者的角度看一些问题。就是说,即便这个电影,剧情完整有深度,它依然有一些瑕疵。那就是,有一些剧情,设计味太重。什么叫设计味太重呢,就是不自然,尬。

我前些天又把大圣归来刷了一遍,真的,特别顺畅,除了汪峰那个歌那里让我觉得稍微有点脱节,其他地方特别自然,浑然一体,一点没有多余的地方都没有,节奏把握的特别好。

但在哪吒里,就会有好几处这样尬住的地方。实话实说,我相信有一些观众也是同样的心理。不过由于整体观感很好,这几处尴尬的小细节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撇开这些,再谈另一个缺点。台词过多。哪吒里的许多世界观铺陈,全靠大量台词堆砌补充完成。这就给人一种很臃肿的感觉。有些画面其实完全可以只放画面,一句台词都不说,单靠场景设计,人物行为、动作、表情来推动就可以了。但或许为了照顾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它还是选择了最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受众明白它想表达的信息。我是觉得,可能我说的方法不太可行,但应该有更好的不用台词堆砌的法子来铺陈世界观的。过多的台词,确实会使得一部影片显得有些啰嗦,不够利落。

到这里,我再讲讲我发现的另一个盲点。那就是,明明他们有三个孩子,金吒木吒哪吒。但电影全篇,却从未出现金吒木吒的身影。虽然电影是讲哪吒,但哪吒也是有哥哥的啊,父母不能陪伴他,那他的哥哥们总能吧?但他的哥哥们去哪了呢 ……此处隐藏9661个字……铠甲,也是把所有期盼压在了敖丙的身上。

想一想这样的情况似乎也很多啊!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必定会有方方面面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在生活,更是为了身后无数别的人在生活。就如同《宸汐缘》里迅速黑化的元瞳,家族荣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无论是灵珠还是魔丸,生来都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一脸丧尸像的魔童哪吒是孤独的,白衣胜雪、清雅无双的敖丙也是孤独的,他们在各自的天地中孤独的成长,直到有一天他们在海边相遇,不打不相识,一场大战后成为了对方唯一的朋友。但是他们的命运从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两人之间必有一战,你死我活绝无转圜。

哪吒难逃天雷击顶的命运,只因为他是魔珠转世。敖丙必定要水淹陈塘,只因为家族责任他退无可退。只不过,别人认为你是魔你就一定是魔吗?所谓家族的重托就一定要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吗?

哪吒说,“去他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决定!”他拼尽全力拯救了陈塘关的万千百姓,尽管这些人从来对他都是恶意,无一时一刻不盼着除他而后快。敖丙即使知道不杀哪吒会死更多的人,甚至是他自己,也依然选择了在最后关头帮哪吒共挡天劫。不认命、不服输,他们都选择了心中的正义,也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我写了这么多魔呀仙的,千万不要认为片子很沉闷,恰恰相反,片子很欢脱。骑着飞猪、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是个大胖子,开启混元珠需要输入密码,忘记密码用指纹解锁也行,他师弟申公豹是个结巴,没有一次能把事情完整的讲清楚,还有两个看守结界的小糊涂蛋,总之全程无尿点,笑点不断。

片尾有三个彩蛋,两首十分有感觉的歌曲,“人生只相逢一场,只求为你们留下最好的时光”,值得等到最后再离场。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8

太乙坐骑猪猪打完喷嚏,幻化魔法,让哪吒看到了那年那日——李靖前往天庭寻找破除哪吒身上的诅咒的方法,守门云仙告诉他血亲可用换命符代之受刑,李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三年后将为孩儿以身受刑……

当看到这一切,那个身中魔丸诅咒的孩子,那个桀骜难驯的孩子,那个差点杀父弑母的孩子,他流泪了。他被一种直抵内心的东西深深打动了,是什么?是爱,是父爱母爱,是天底下父母双亲给孩子的最普通最纯粹最无私的爱。原来这种爱有这般强大的力量,就在哪吒彻底绝望,任凭体内魔丸魔性发作的时候,它让哪吒冷静了下来,在乾坤圈的帮助下,唤回了哪吒本性里的天真和善良、勇敢和坚强,来对抗不公命运里的那个残酷魔咒。

影片里,哪吒最开心的笑脸,就出现在母亲陪他踢毽子的那天,他力大身健,陪他踢毽子是相当耗费体力的一件事情,母亲穿着铠甲,满脸污泥,大汗淋漓,却也开心,因为孩子开心。只要孩子开心,为娘累点伤点都没关系。是的,在孩子成长期,父母相伴太重要了,这是一个在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啊。反观当今,因父母爱的缺失,在手机电脑电视陪伴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快乐吗?他们还懂得真正快乐的滋味吗?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找不到陪伴和快乐,找不到有意义的事情来参与,就只能沉浸在手机里、电脑里、电视里,其实此刻,孩子的心才是最孤独的。日子久了,一直孤独、习惯孤独,那么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知道还有多少爱的能力?其实父母给孩子的爱,最好的呈现方式就是陪伴。父母用心陪伴孩子读书或是玩耍,唱歌或是漫步,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生活本身所具有的乐趣和意义,而非那个用手指戳亮了的电子屏幕里的虚拟世界。

哪吒又一次真正开心的时候,是在海边打跑海妖、救下敖丙和小女孩,和敖丙在海边踢毽子的时候。两个人实力相当,你踢过来,我踢过去,灵巧自如,配合默契。哪吒哭了,因为这是除了妈妈之外,第一个愿意和自己踢毽子的人……这两个人同时拥有了生命里的第一个朋友,同时拥有了友谊,同时收获了信任和快乐。那只小小的海螺,是这场纯真美好友谊的见证。

影片里,还闪现过几次哪吒温暖的笑脸,一次是在街边,一个小朋友邀请哪吒和他一起踢毽子,哪吒开心极了,微笑着点点头,就要开shi一起玩的时候,那个小朋友被爸爸拉走了。“怎么可以和哪吒玩?那是妖孽。”

一次是海妖带走小女孩,哪吒和敖丙一起救下小女孩,小女孩高兴地拍着手说:“小哥哥,打妖怪,真厉害。”哪吒笑了,他抱起小女孩一起开心地玩,却又来了一群气势汹汹的人,他们竟然说,是哪吒抢了孩子。

与此同时,影片里哪吒最为愤怒的时候,也就是被人说是“妖孽”和被冤枉的时候。

一个小孩子,从一出生就要承受世俗的便见,人们从一开始就说他是“妖孽”,根本不愿意去接纳这个孩子,而是远离他、躲避他、陷害他、甚至诅咒他。所以,极具反抗意识的哪吒,开始公然反抗,他发怒、打架、破坏,和陈塘关百姓的关系极度恶化。哪吒不能出门了,被限制在屋子里。一个被限制掉自由的孩子,他的内心才会有“最自由”的向往,所以他逃跑、叛逆。细思之后,不难发现,这个极度顽劣的孩子哪吒,他的内心,也有张望、有渴求、也想要被认可、被表扬,也想向普通孩子一样,有玩伴有邻居,出门可以和别人打招呼,亲切地叫声“大妈”或是“大伯”,换来别人“点头”或“微笑”的礼貌回应。而当所有一切都成为了不可能,那剩下的,就只有对抗或是破坏这一切了。

三岁生日宴中,真相大白。自以为是灵珠转世,其实是魔丸附身;唯一的好朋友敖丙,其实是敌人、是对手。这一刻,我不能想象这个小小孩子如何承受这个事实?曾经的最美好,轰然崩塌,一下子就被现实粉碎。而就在三年后雷电毁灭魔丸的诅咒就要降临的此刻,这个小小的孩儿在终于懂得了父母对自己深沉的爱意以后,他毅然选择了保护父母,他撕掉父亲早就准备好了的换命符,一脸严肃地说:“我自己的命我自己扛!”

雷电毁灭之时,哪吒肯定剧痛无比,父母双亲眼睁睁看着孩儿经受如此劫难,却无能为力,只能痛哭着一遍遍大喊孩子的名字。是的,有的路必须孩子自己走过,有些痛苦必须孩子自己承受,不经历练,怎能长大?父母亲永远不能帮孩子清除掉成长道路上的病痛、坎坷、挫折、失败,我想这恐怕是所有父母都最为遗憾的事情。如果可以,父母永远愿意替孩子承受一切不好。记得小时候,每次腿疼病犯了,父亲母亲都恨不得这个腿疼病发作在他们身上,让他们来替我疼。记得我孩子小的时候,看见小小的他因发烧咳嗽痛苦不堪,我和我爱人就恨不得能把孩子的病痛再多上十倍百倍来发作在我们身上,让我们来替代孩子承受病痛吧。这就是父母给孩子的爱,如此简单、朴素、纯粹、不需要有一丝怀疑。

“白白搭上一条命,你傻不傻?”

“不傻,谁会和你做朋友。”

在最关键的时刻,敖丙冲向天雷,与哪吒一同抵抗天雷。奇迹发生了,灵魔合体,他们抵挡住了天雷,保住了灵魂。好朋友就是要一起经历一些事情,在时光里沉淀下来的,才是最宝贵的情意。这一刻,生死间,深深被这一对好朋友的真挚情意打动了。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抛弃他的忠实朋友,就等于抛弃他最珍贵的生命。竭诚相助亲密无间,是友谊的最高境界。友谊里有爱。所以,我们才如此珍视它、向往它。

该影片在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做了如此精心的改编,每一个笑点、泪点,每一份情意,每一种爱,都在用心带给我们一丝温暖、一点感动、一处领悟、一种成长。

是的,有爱的地方,就有力量!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