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荐】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由央视组织的大型公益活动“20xx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近日结束评选。我市8岁男孩曹胤鹏被评为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
8岁男孩增肥20多斤捐髓救父,本报曾对曹胤鹏捐献骨髓救父亲进行了多次报道。小小少年的孝心举动打动了很多人。
曹胤鹏,大马路小学学生,如果不是这次捐献骨髓,他应该正在学校里读3年级。今年年初,曹胤鹏的爸爸曹磊被检查患上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在向骨髓库寻求配型没有成功之后,8岁的曹胤鹏坚定地表示要捐献骨髓救爸爸。
曹胤鹏说:“给爸爸捐骨髓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是爸爸妈妈生的,爸爸对我那么好,现在他病了,我一定要救他,而且,只有我能救他,别人想救还救不了呢!”
决定要捐献骨髓的时候,身高1.4米的曹胤鹏体重60多斤,就是个平常孩子的体重。但这个体重距离捐骨髓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医生说,鹏鹏需要体重达到90斤才具备捐骨髓的条件。
为了救爸爸,曹胤鹏开始了增肥计划。先从增大饭量开始。每天三顿饭,曹胤鹏都要吃得比平时多。突然提高了饭量,曹胤鹏一开始也不适应。按照平时的饭量,已经吃饱了,但一家人说,再吃一点才能救爸爸,懂事的曹胤鹏就又端起了碗。
不能光长体重,还得加强锻炼。每天晚饭之后,曹胤鹏就在家人的陪伴下,围着小区快步走,每天晚上都要走1个小时左右。
多吃饭,加强锻炼,2个多月的坚持,曹胤鹏成功地将体重增到了93斤,最终达到要求,成功给爸爸捐献了骨髓。小小少年的孝心举动,感动了很多徐州人,也成为“彭城好人奖”年龄最小的获奖者。
这次在央视组织的大型公益活动“20xx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评选活动中,曹胤鹏因捐骨髓救爸爸的孝心举动,成功被选评为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近日完成录制,预计在10月上旬播出。
在此之前的20xx年,我市少年邵帅因捐献骨髓救妈妈,成功被评选为当年年度的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
社会学家评价说,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邵帅和曹胤鹏两个男孩,用自己的行动生动地阐释了孝敬的含义。两个徐州男孩的行为值得大家大力宣扬,也理应收获更多的赞许和帮助。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2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收看了中央卫视播放的大型公益活动,评选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一共评选出了十二位最美孝心少年:李依桐、李易轩、王荠悦、王帅康、刘倩······那些少年坚难而曲折的故事令我十分感动,特别是王帅康的故事更是让我泪流满面。
今年11岁的王帅康过早的经历了生活的不幸和磨难,他的爸爸英年早逝,随后妈妈改嫁他乡,奶奶患上了“心肺综合症”,家里只有爷爷在几十里外的工厂打工。王帅康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被医生诊断患有“马凡氏综合症”,不仅有先天性心脏病,视力也慢慢下降,身高也控制不住地长到了1.75米。即使是这样,王帅康也没有害怕退缩,反而选择了坚强地面对生活。为了减轻爷爷的负担,王帅康每天放学后都在外面捡废品。虽然卖废品的钱不多,但他还是很开心地用这些钱给爷爷和刚出院的奶奶买好吃的东西。还经常帮爷爷下地给麦苗拔草。
看完王帅康的事迹,我想到了自己,平时在家有爸爸妈妈的精心照料;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爸爸妈妈耐心指导着我;犯了错误,是爸爸妈妈严肃地批评我,督促我改正错误。这些都是失去爸爸妈妈的孩子所向往的,而我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还经常和父母拌嘴,惹他们生气。现在想想真是太惭愧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远古时候就有“礼仪之邦”之称。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但世界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又有多少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而我的感恩是:努力学习,实现梦想。当然,我们要孝顺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有关心、疼爱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对他们我们也要尽孝心,讲孝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去传承“孝”这一伟大的民族传统文化,让她发扬光大吧!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3作为“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的重头戏,本届颁奖典礼请到的颁奖嘉宾涉及各个领域,既有航天英雄杨利伟、蓝图公益基金会创办人龙永图、著名表演艺术家吕中、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著名词作家任卫新,也有奥运冠军杨扬,本届“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形象大使、主持人于嘉和“月亮姐姐”等广大观众熟悉的知名人士。节目组特意邀请到了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风湿免疫学组组长、首都儿科研究所风湿免疫科主任吴凤岐教授来到现场,后期她还将为“最美孝心少年”杨峻熙提供切实医疗帮助。
历届颁奖典礼吸引了全国数亿观众的目光,无数观众被孝心少年的事迹和精神所深深感动,在全社会掀起了倡导孝亲善行、致敬道德楷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舆论正能量。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颁奖典礼在颁奖环节设计上更具仪式感,每位孝心少年的出场由6位小演员簇拥而来,同时20位“特别关注孝心少年”也将一同走上舞台,展现他们的风采;文艺呈现方面编排更加流畅、精心,观众们不仅能看到由总台央视少儿频道主持人小鹿姐姐和月亮姐姐带来的主题曲《众里寻你》,而且曾在视频网站颇受关注的原创手势舞《听我说声谢谢你》的歌曲原唱者李昕融,也将来到现场重新演绎这个作品。除此之外,今年颁奖典礼舞台还进行了创新式设计,别具心裁地使用了环绕式大屏幕,营造出了更加温馨的现场氛围,让观众在观看典礼时沉浸其中,更真切地感受到孝心少年以及嘉宾们的真情实感。
在磨难中成长的孩子,似乎都非常懂事。一个微笑,力所能及地做家务,与家长分享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学会倾听……,这都是孝的表达方式。我们珍惜当下,做好现在。让孝心在幸福生活中开花、绽放!我想那会更美好!
看了这个视频后,我非常感动。这些少年,他们的家境都不太好,大部分都住在大山里。他们都尽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孝顺父母。“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这是《跪羊图》中说的。“孝”这个字,先老后小,小辈要尊敬长辈,孝顺长辈,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靠,不再孤独、寂寞。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4昨天,我们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这让我明白了:美,并不仅仅属于为表面的光鲜亮丽,更为重要的是它属于那种发自内心的美。节目中的人物,也更值得我们学习,他们面对家庭的困境,勇敢、坚强地去面对,将生活的重担扛在自己稚嫩的肩膀上。
人们说:"5 岁能干什么?不就是无忧无虑、阳光快乐的享受童年的幸福,享受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吗?"可是这些话用在5 岁的梁荣身上实在显得幼稚了些,当 ……此处隐藏5870个字……最美孝心少年参加典礼,又介绍了关于典礼的一些事情。这个主持人说完,刚才那个主持人又说了句我非常赞同的话:“如果论年龄的话,他们的确只是少年,但如果论行为,他们确实正在大写的人!”
主持人开始介绍第一位孝心少年,还给我们看了视频,剩下的那九位少年的作为也是通过视频给我们一一介绍的。主持人还把每位孝心少年都请上了台,都跟他们聊了天,还挨个给他们颁了奖。第一个少年是女生,叫做黄风;第二个少年是一个男生,叫赵文龙,小名叫龙龙;第三个少年也是个女孩,叫做吴林香……
他们都很有孝心,而且家庭条件都很困难,而他们都很坚强,都会勇敢面对现实,都会以微笑面对世界。尽管他们都很困难,但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也要向他们一样,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好好孝敬父母,孝敬家人!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3孟郊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把孝心传承下去。
今年已经是“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第八个年头了。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中,我们认识了一位茶园女孩——王梦佳。在20xx年她的爸爸因车祸去世母亲改嫁。妈妈想把她接到县城,但王梦佳拒绝了。她说她无法想象爷爷奶奶在爸爸的房子里孤独终老的样子。
每当天刚亮的时候王梦佳已经在茶园里采好茶叶了。长时间的弯腰和数万次重复的动作让王梦佳成为了茶园女孩。王梦佳说她希望努力让一家人感受生活的甘甜。还有一位女孩因风湿免疫疾病左腿严重变形但却十分热爱跳舞,她叫杨峻熙。她两岁患病,医生说病很难治。杨峻熙的父母外出打工年幼的她经常和奶奶住在一起帮奶奶做家务。乐观的峻熙听说跳舞可以缓解腿部肌肉萎缩,所以她每天和奶奶一起去广场跳舞并把视频发到网上,希望可以有热心的人帮助治疗。
终于郑州的某个医院说可以矫正小峻熙的左脚。峻熙说,她希望帮助以前帮过他的人帮助残疾人。还有一对姐弟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他们是徐佳琦和徐圣杰。自从小圣杰出生后母亲就患有严重心脏病且被其他病魔缠身,父亲出门打工。由于母亲患病家里的事一般都是姐弟俩承担的。比如说帮母亲扫地,拖地,洗衣服,陪她去看病。佳琦和圣杰说,虽然生活很困难但仍然很幸福!
在此次颁奖典礼中还有许多孝心少年,他们被他人帮助过也在帮助着他人,他们努力把孝心和爱传递给整个社会!我们被他人帮助过但很少帮助过他人。有句老话叫“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都受过“”滴水”的恩惠但却忘了以“涌泉”作为报答。我们的年龄和这些最美孝心少年的年龄相仿,我们不用为生活而发愁,但他们却处于困境中,即使如此他们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身处在困境中他们乐观积极的心态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被他人帮助过要帮助他人的心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我们要将这些最美孝心少年为榜样,像他们学习,传递美好,传递孝心,将孝心发扬光大!鲁迅说过,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恨的人!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身为一位中国青少年,我们应该把孝心传递下去,发扬光大。以这些少年为榜样,争做最美孝心少年!作者:李欣语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4旭日东升,照耀神州大地;彩霞万里,添彩美丽中国。在这个朝气蓬勃的早晨,同学们在教室里读书。然而,你可想过,有一群人——
一个少年,在田里干活,还需照顾爷爷奶奶。
一个孩提,不远千里,为妈妈四处求医。
一个女儿,因父母患病,辍学回家,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
吴小燕,家住陕西省山阳县法官镇黄家店村。这个看似柔弱但坚强乐观的女孩,有着不幸的家庭,她的弟弟,今年已经10岁了,弟弟是一个先天性残疾人,腰部以下完全没有知觉,不能走路,生活上更是不能自理,连大小便都无法自主控制,常常要姐姐按时提醒。他生活的全部都是在一个破旧的轮椅上。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种地,平时还要照顾一家人的吃喝拉撒,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很小的时候她就自觉地分担了母亲照顾弟弟的任务,七岁以后,弟弟的全部生活基本都是吴晓燕在料理。吴小燕说:“我愿作弟弟的双腿。”他们的艰辛,他们的劳累,你们知道吗?他们也想上学,也想在温暖的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虽然他们不能上学,但他们对未来的追求并没有放弃,他们也有理想,也有未来,艰苦辛酸的生活压不倒他们。这一点,我们同龄人可能都办不到。对于同龄的学生来说,家庭条件优越,生长在父母的怀抱中,无忧无虑。然而他们却经历过多少来之不易的时间。是时间、是生活在磨砺着他们,让他们对于同龄人来说,很显然是成熟的。困难压不倒他们。面对家徒四壁,面对困境,面对身患重病的父母,却没有一丝放弃。也许这就是孝心最为高尚的诠释吧,这份孝心足以感染华夏的热土,这份孝心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的心灵。我们在家,条件都是父母挣来的,母亲怀胎十月和他们十几年的养育,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乌鸦也知道反哺,人也要尽孝道,常回家看看不让父母操心,让他们享享清福,就是最大的孝了。何玥、邵帅、吴林香……这些还懵懂的孩子们,用他们心中的那份纯洁与童真完美的诠释了孝的真谛。我们也因向他们学习。中国梦,因孝而美,因孝而辉煌。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5老话常说:“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是我们新时代的接班人必须传承的优秀美德。“孝”也是一个奇特的汉字——上半部分为“老人”的“老”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为“子女”的“子”。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孝亲敬老,你做到了吗?
中午,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看完后,我很感动也很愧疚,心想:自己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那么的孝敬家人?我们也肯定可以做到!
这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是:一位孩子教他的妈妈说话。大家肯定会觉得有些奇怪,一位孩子竟然教他的妈妈?原因是:他妈妈有一天不小心从楼上摔下来了,摔到后脑了,过了二十多天都没有醒,于是她儿子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拿录音笔录“妈妈快醒来!妈妈快醒来!……”然后一直播放。过了几天,他妈妈奇迹般的醒来了。可是不幸的消息来了,医生说:“你妈妈因为摔到后脑了,所以语言系统损害了许多,现在已经说不了话了,如果病情恶化了,那你妈妈就会永远成为一个植物人。”于是,他在心里想:我一直教妈妈说一句最简单的话,有可能妈妈就会说那句话了。他一直在教妈妈说“我要喝水”,可妈妈就一直说不清楚或者说成了“我要吃饭”,过了三年,他妈妈终于会说了。而且每天晚上他都要给妈妈出五十道数学题,而且每天都出了的,每天都批改了的。有一次他的班主任看到他的家校联系手册上写了三个字,那三个字就是他妈妈的名字,班主任就问他:“你妈妈写这三个字用了多长时间?”他说:“我妈妈写了整整一天。”又过了几天,他妈妈已经可以自己独立把自己的家人的名字写下来了。而这些功劳都归功于她的儿子!这就是这个故事打动我的原因。
想想看,我们身边是不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呢?在家里多帮父母做家务,多陪父母谈心,让父母在家里多放松一些;在学校努力学习,把好成绩带给父母,让他们看到自己为孩子付出心血的回报。这些难道不都是孝敬吗?这些很难做到吗?这些难道现在不就可以去做吗?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从点滴做起吧!孝敬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