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

时间:2023-01-23 15:56:14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精选13篇)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精选13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1

《悲伤逆流成河》是一部由郭敬明同名小说《悲伤逆流成河》改编的电影,它讲述了关于校园暴力的沉痛故事。女主易遥的妈妈是一位按摩者,家中常来一些生活不检点的男性。一位患病的男子多次擅自使用易遥的毛巾,导致易遥染上疣病。后来,易遥亲眼目睹转校生唐小米被校园欺凌。唐小米无意间发现易遥有疣病,便对易遥进行报复,将这件事告知给其他同学。

易遥因此受尽折磨:被同学泼红墨水到衣服上,吃饭被同学倒上垃圾,买不起新校服被同学嘲笑,被同学戴上“病原体”的名称。她陷入黑暗,却无人拯救。此时,一位名叫顾森西的阳光少年在流言蜚语中选择陪伴她,他逗她开心,教她反抗。 生活似乎已然改变,可是更多的还是悲伤。易遥在放学路上看到被人欺负的唐小米,唐小米怕易遥告之于众,便先下手为强。唐小米找了狐朋狗友,准备在一个偏远的地方给易遥一个恶狠狠的教训。但是,阴差阳错中前去的是顾森西的姐姐顾森湘。在慌张躲避时,顾森湘坠楼而亡。

易遥的邻居齐铭一直在帮助她,甚至为了她治病去偷自己父亲的钱,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他选择了不相信。完全崩溃的易遥来到河边,要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 全班同学都在河边看热闹,他们大骂易遥是杀人凶手。易遥哭着说出一番令人震撼的话后,选择跳河…… 故事到这里,差不多就结束了,而我真正想说的是下面这些内容。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那些自以为什么都没做的同学,那些心灵虚伪而肮脏的看客,他们都是杀死易遥的凶手。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人,他们习惯了随波逐流着嘲讽某人,即使他们压根不了解事情真相。流言蜚语何尝不是一支毒箭呢?它的威力之大,足以杀死一个原本阳光健康的青年! 齐铭家庭幸福,易遥家境贫寒,两人本来就不是一类人。在一次次误解后,齐铭还是没有相信易遥。易遥说:“你生活在光亮里,你就以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齐铭不了解易遥的痛苦,但他却说易遥有错。他看到易遥拿东西喷同学眼睛,却不知道那是因为那些人把易遥治病的钱花光。

这就像我另一篇作文想说的那样“不知我苦,莫劝大度”。虽然有差别,但本质上相同。不了解情况就不要说,要说就客观些,丝毫不了解前因后果却硬说,就是一种愚蠢。 一直关心易遥的齐铭最后的态度真让人唏嘘不已,看来他们间的情感算不上真诚。这就像那些对我们毫无信任感的“朋友”,一旦我们出事他们就置之不理,漠不关心。这种所谓的朋友,是最令人寒心的。我待你如我亲,你却如此无情。 顾森西算是无意间认识的易遥的,这就像那些有缘的偶遇。不一定只有天天陪伴着你的才是对你好的,有时候偶遇的人也会给你一份温暖。 悲伤逆流成河,河流的尽头是绝望,而河流的源头则是暴力。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日,人类心灵世界交集的网上,有一条由甜蜜汁液汇集而成的曲线,而那曲线就是幸福顺流成河……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2

《悲伤逆流成河》这部电影讲述了校园霸凌、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愫故事。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想必就是女主人公易遥因不堪重负选择跳河自杀时所说的话了吧。她说:“也许许多年后人们在回顾这一生时,会忘记自己曾经所做的恶行,没有人会在意曾经在他们的生活中曾出现过易遥这样一个小插曲。或许,很多人在向朝着我丢红色墨水时、把自己的剩饭给我吃时、甚至扒我衣服的时候,他们都觉得这只是玩笑,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我所遭受的种种伤害,就算所有的人都会忘记,受害的当事人也不会遗忘。杀死顾森湘的凶手我不知道是谁,但杀死我的凶手,你们都应该知道是谁。”

对呀,确实是这样。经历过校园暴力的人就像曾经被人用刀割了一道深深的疤痕一样。多年过后,疤痕仍然会存在。即使人们努力的想要把它遗忘,但低下头还是能看到。只是刻意的不去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即使手上的疤痕能消失,那心里的疤痕呢?电影里的女主角生活在一个黑色的世界里,好像所有的苦难都是为她一个人量身定制的一样,在这样的生活里,她忍受了种种的不堪与苦痛。

顾森西,一个阳光、一直在她身边不离不弃的人,还教会了她要如何反击。他说:“有些人,就是看到你的弱小才会欺负你。对待这些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还击。一个人,要勇敢起来,才不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欺负。”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易遥终于慢慢的变得自信起来,开始相信“太阳也会从西边出来”这句话了。

其实在当今社会,校园暴力一直是社会对学校的关注热点之一。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对外发布《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近三年来我国校园暴力案件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0xx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校园暴力案件共计1000余件,20xx年案件量同比下降16.51%,20xx年案件量再下降13.37%。数据显示,校园暴力案件审理法院主要集中在河南、贵州、山东等地,北京、上海两地案件远低于其他地区。我们只能亟待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真真实实的实现教育本身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普及教育而已。

在整部电影中,出现的每一帧画面中,有的只是观战之人,漠视之人,或者像易遥所说的那样“杀人犯”。影片中的易遥,从开始的一步步退让,到最后的反击,前后的强烈对比,给人一种情绪上的冲击和发泄激情的快感,平静——高潮——平静的转换,对画面的渲染和整部影片想要叙述的感情有着非常大的衬托作用,当然这是理性的解析。我们更多的时候是要在感性的层面去体会整个事件。

最后,请让我用电影里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生活里到处都是这样背上的隐喻。就算我坠落比尘埃更微弱,被夜色分割再被绝望撕扯,就让我等着悲伤逆流成河。”希望那些正在遭受或者是已经遭受过校园暴力的人,能勇敢的站出来为此发声。希望那些酿成校园暴力的元凶能够早日悔过,向那些受害者送去真挚的歉意。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3

其实已经很困了,可还是想要打起精神来捕捉住看完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回到家,还仅存的一点灵感。起初看到这个名字这么伤悲,我是不想看的,没成想今晚竟然鬼使神差的还是去看了。看完整个电影,印象深刻的有几个片段。

一个是女主角最后在河堤中间的对白,尤其是那句:杀死顾森湘的凶手是谁,我不知道,但是杀死我的凶手,是你们(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吧,具体的已经记不清了,原谅我已经这把年纪了,记忆力不行了)。在我们生活中,其实很多这样的人存在,不明其之所以然,只是因为大家都这样说,如果自己不这样,就会怎么怎么样,于是有意或者无意的做着看起来无伤大雅实则让受体方耿耿于怀无法忘却的痛苦。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一些以为早已忘却的画面,一桩桩一件件仿佛又重现在眼前。我以为不去想,经过时间的消磨,就会被淡忘被抹去。事实上经过时间的洗礼,那些不愿想的 ……此处隐藏9183个字……被人欺负时告诉她不能一再忍让,这样会让人得寸进尺。

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其实顾森西是相信易遥的,只不过他想不通,是他给她姐的电话号码,他可能在自责,在悲伤,但最后听到易遥准备跳河,他还是跑了过去,救了一条受委屈而想放弃生的希望的生命。

易遥站在河边,骂这些欺负她的人从众欺负她的人的时候,我哭得稀里哗啦的,“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你们像石头一样冷漠,你们又恶毒又愚蠢,你们胆小怕事,别人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你们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个人,因为你们的日子真的无聊,因为你们觉得你们不会承担任何后果”。从情节里可以看出易遥的同学里还是有人同情她的,只不过,那些同情她的人也从众了,谁都不想躺浑水,谁都不想和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人走得很近。最可恨的,那些无聊的人,也跟着流言蜚语、人云亦云。说得没错,因为人们觉得不会承担任何后果,所以敢做任何事。可见,现在强调法律,就是要明确后果,明确责任。要是法律规定校园欺凌和暴力要判无期徒刑,那谁还敢校园欺凌?

易遥奔向大河的那一瞬间,我的眼泪已经模糊了视线。之后我从看了电影的这一部分还有一些细节,真的感触良多,任何的影视作品都不会凭空捏造,一定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其实很多电影反映的就是社会现实。不过我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校园欺凌应该减少了。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12

昨日晚上朋友过来推荐了一部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并一再叮嘱我必须要看。其实光听名字就有点让人情绪低落的成分,我心里挺抗拒,总觉得人应当多看一些完美的东西,至于那些带着悲伤啊哀痛啊啥的电影,就不要再接触了吧。可是朋友不一样意我这观点,非要我看一遍,并且说:看了你不会后悔的。

这电影越看到后边越沉重,直到看到最终孟遥跳河那一段,竟然感觉压抑的透可是气来。那么漂亮一个花季女孩,硬生生被学校语言暴力给逼到不想活的地步。同时也明白朋友的苦心,我们都经历过学校欺凌。而这些事,却也是我们心里永恒的阴影。小时候因为听力原因,几乎没有人愿意和我做朋友,大家都觉得和我沟通是一件十分费劲的事情,那个年代的人们,似乎更缺乏耐心。从小学开始,我就被同学给孤立起来了,甚至包括教师。甚至有人当着我的面用一种异常鄙视的口气对别班的同学说:你看,她就是个聋子,你跟她说啥她都没反应。但他不明白的是,我当时还是有些听力的,他说的话,一字不落被我听到了。

小孩子懂什么?尽管父母一再告诉我,这没什么,要我坚强。到底还是从小就懂得了自我与别人的不一样。所以有时候,心里憋着一口气,我必须要努力证明给别人看:我就是听不到,我也能学的比你们好。于是一次期末考,考了全班第二,语文是当时全班第一。

然而还没高兴一会,语文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平时也不见你学好啊,这一考试就考了个全班第一,你是抄的吧?跟同学们说说你咋作弊的?至今忘不了全班的哄堂大笑。其实当时心里明白,教师的孩子也在这个班级,并且每次都是她语文拿第一。我这次的成绩,直接惹怒了当时的教师。

于是,在我心里得到了这样一个概念:你是聋子,即使学的再好,也是不对的。小学整个学期,学习就成了包袱。尽管父母一再开导,总归是一片阴影,挥之不去。于是一向以为,与书为伴。朋友比较漂亮,个性也比较潇洒,男孩子比较喜欢她。高中时候也有几个校草级别的男孩子追她。

不可避免的,她成了几个女生攻击的对象,并且被这些孩子恶意侮辱:她一看就是那种轻浮的人,要不哪有那么多人追她?而我做为她当时唯一的朋友,也时不时被警告:你不要和她一块玩。事实上,朋友家教极严,而她自我也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姑娘。至今不能理解当时的学校欺凌:同样是花季少男少女,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让人悲伤的事情发生?

看到最终孟遥的控诉,心里竟然觉得痛快:杀死顾森湘的凶手,我不明白是谁,但杀死我的凶手,你们明白是谁!悲伤中带着绝望跳了河。庆幸的是,毕竟救下来了。

这部电影看的,真的是让人感慨万千,也正因为自我经历过这样的经历,我一再告诉孩子:遇到这样的事情,必须不能太过软弱,总要学会保护自我。也庆幸此刻的学校在这方面抓得极严,此刻的同学也极单纯善良,加上此刻学校已经普及法制,一切总会越来越好。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13

《悲伤逆流成河》这电影讲述了校园霸凌,男孩女孩之间感情的故事。

当这个电影还没出来的时候我一直很期待,它是改编郭敬明的同名小说。我一开始被吸引是因为全是新人演出。

去电影院看的那天,我特地选了第二排的位子,想离荧幕近一点。

影院一黑,先出来的是一栋栋老建筑,小胡同里,邻里之间离得很近,女主易遥,从小父母离异,他的妈妈靠帮别人按摩而得到钱。男主齐铭家庭和睦,成绩好,又是学校里的校草。易遥和齐铭是邻居,易遥暗恋齐铭,而齐铭总是当她是朋友,他喜欢顾森西的姐姐顾森湘。

易遥的妈妈丝毫不想让她看到她的工作或者是让她间接沾染上,可是不幸的是易遥因为一条毛巾染上了疣病,后来也就因为这种病,使得同学们她展开了一系列的欺负,会有的同学往他身上撒红墨水,会往他头上粘口香糖,会拿他的钱花等等。

后来易遥遇上了阳光男生——顾森西,他教易遥如何去还击,始终陪在身边,而齐铭只会因为易遥的还击而生气,他不知道易遥经历了什么,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一切事物,当他知道易遥得了疣病的时候他会质疑易遥是不是做过一些什么,而顾森西不会。

易遥在还击的时候,惹恼了唐小米,而遭到唐小米的欺负,她叫人把易遥约出来,由于易遥转发的那条短信,顾森西的姐姐顾森湘,来到废弃的后校区,顾森湘进去时小心翼翼,看到一个男的走了上来,拼命往上跑,跑到了天台,想再往后走,碰到栏杆,可是栏杆已经腐化,顾森湘就这样从楼上跌下来摔死了。

唐小米接到顾森湘死亡的消息,震惊的说不出话。在警局,易遥不停的哭着解释不是她干的,所有人都冷漠的从她身边经过。

在还没查清楚真相,大家就说易遥是杀人凶手,这个时候顾森西已经不会再出现在她身边了,因为他的姐姐间接被她害死了。而齐铭直接就认定是易遥故意为之。易遥绝望了,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在大家眼皮子底下跳入了河里,在易遥跳入河的时候,老师拦住了齐铭,却拦不住顾森西。岸上的人都在喊顾森西快回来,却没有一个人喊易遥快回来,这是全片最悲伤的一刻,那种悲伤,是隐形的,只有真正懂的人才懂。

齐铭不是老师拦住了他,而是自己拦住了自己,老师拦不住顾森西是因为他可以为了易遥放弃所有。

虽然最后的最后,顾森西也跳了下去,却也只是捞回了一具已经渐渐冰冷的尸体……正如易遥所说,杀死她的是所有人,也包括她自己。

在电影最后还采访了几个曾经被霸凌的学生,校园霸凌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有些是表面有些是暗地里。

在电影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在嘲讽易遥,大家总觉得说这些没事,可从来没想过别人因为你的话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别人做什么自己就跟着做什么,从不考虑这样带来的后果。

最可恨的是唐小米、最懦弱的是齐铭、最无辜的是顾森湘、最温暖的是顾森西、最有爱的是妈妈、最绝望的是易遥。这就是网友对电影里的人物的概括。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精选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