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情的日记(15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情的日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情的日记1夕阳的余辉透过树叶的罅隙投射出几缕微弱的光洒在脸上,就像冬日里久违的温暖。一个人静静地走在校园里塞着耳机循环播放着某人的曲调,看着步履匆匆的行人,望着水波微澜的湖面,听着图书馆朗朗的书声,不自觉的停脚驻足。
图书馆前栀子花的花瓣早已落败,情人坡上的树叶也开始泛黄,嚣张了一夏的红蚂蚁也赶着在天冷之前挥展翅膀潇洒前行,校园里的每一角都有一段故事,都有一处感动,我们总是习惯在自己的故事里落泪,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动,在无可选择的故事里成长!
就像很久以后她终于可以接受没有他的日子,她把关于他的一切都收藏了起来装在只有自己可以看得见的盒子里,安置在最不易察觉的角落;就像很久以后她终于开始明白自己的重要性,在一遍一遍我不重要的自我暗示里,在经历了生生死死之后,她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很重要;就像再次面对他的时候她会把自己定义在最合适的距离里,不打扰便是最后的温柔!
那一年因为一个人她撕掉了整本日记,固执的认为那是不可回味的记忆,在夕阳西下的黄昏里绕着满是情侣的操场跑了一圈又一圈,在24色的颜料盒里全部倒上黑色,在零点的夜空里躲在被窝里哭着写日记,那时候的她脆弱的只被自己知道。
在尚且不懂感情的年纪里面对尚且不懂感情的你,始终以一种不温不火的距离出现在彼此看得见的视线里,维持着比同学还生疏的朋友关系。那时候她觉得你冷漠的可怕,留给人一种不能靠近的距离,那时候的她也不明白从什么时候开始竟和你从陌生到熟悉。
在失去某种感情空缺的日子里有一种莫名的空虚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蔓延,在没有一个人知道的记忆里自己独自消化领会,在暗无天日的高三的忙碌里。偶尔的和你聊几句,说说学习上的几何函数,听听带有无限鸡汤力量的歌曲,坐在能听得到彼此呼吸的自习室里沉默不语,各自忙碌着各自的试题,她不言,你必不语。就连最后的离别也显得生疏的可怕,你们没有一张合照,甚至没有见最后一面,各奔东西!
那时候的她,那时候的你,那时候的你们!很久以后她不断的告诉自己:“有些东西来的太晚了并不一定没有它存在的意义,只是我不想要了!”连她自己也不明白这句话是为了安慰你,还是安慰她自己!
当时觉得不可能在一起的两个人在一起了,当时觉得会永远在一起的我们还是选择了分开,当时觉得读不懂的文言体也在时间的不安分里一点点走向明朗…只是,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而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
心情的日记2挤在人群里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终于买到了回家的火车票。双腿都有些麻木了,但是心里很高兴,认为很值得。看着周围质朴的人们,他们的脸上一样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是啊,外面的天空再宽广,终究还是想家的。
曾经年少时,并不很理解“乡愁”这个词。我终于以求学的方式离开了家乡,到了更为广阔的城市,可以无牵无挂地过新的生活。我渐渐融进了城市里的生活节奏,学习,打工,和同样年少的朋友畅谈着理想。大学毕业后,我又辗转到了另一个城市,离家乡更为遥远,地图上那么点距离竟然相隔了三千里。只是那时的我雄心勃勃,只想着大展拳脚,对于电话中父母的叮嘱是那样不耐烦。
心高气傲的年轻人,总是会碰很多壁,我渐渐在各种挫折中沮丧了。漂泊的感觉一袭来就无法停止,我开始思念着父母,思念着那个小镇的一切。我想回去,却还是在电话中报喜不报忧,我的自尊越发不能触碰,即使面对的是最亲爱的父母,我依然选择了独自逞强。或许这是年轻人必经的路程,当我终于走过了那些泥泞,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透过写字楼的落地玻璃窗看到一小片天空时,我就会在心里一遍遍地默念着家乡小镇的名字。
但是我依然很少在过年的时候回去,尽管父母的声音总是充满了期待,而后又遗憾地表示理解,我还是嫌春运时人太多,买票太辛苦,坐车太麻烦。我宁愿在“五一”或“十一”时回家看看,父母很高兴,也催我到各亲戚家走走。当假期过完,我又要离开家时,父亲拍着我的肩膀说:“儿子,过年还是要回来啊,一家人团聚才叫过年。”
我也和很多人一样,感叹着年味越来越淡,我却不知,不是年味变淡,而是游子身处异乡,无法感受到一家人围着火炉的那种暖烘烘的气氛。因为我的自私,让家中年迈的父母和奶奶常常过一个有缺憾的年。我决定回家,再辛苦再麻烦,也是值得的。我从人群中那些面带憧憬的表情里更是读懂了,在外面无论你做什么活儿,对于家中白发父母都是骄傲;在外面受再多的气,对于年幼的子女都是心中的英雄。春节的团圆,是所有人的信念,因为聚集了太多的等待、期盼、牵挂。异乡的游子,都回家过年吧,因为家才是心灵憩息的港湾。
心情的日记3说起穿旗袍,那还是我21岁那年。有个星期天,我和一同伴去游园。路过园内“娱乐宫”时,见门口贴着举办“情侣舞会”并出租舞装的广告。同伴看了一会儿,忽然上来了兴趣,她附在我耳上悄声说:“我们也进去凑凑热闹!上半场我扮男的,下半场你扮男的。”
经她这一怂恿,我也欣然同意。于是,我俩潇洒地走进去。我租了一袭大红色的高领无袖缎质旗袍,她租了一身白西服,然后进了化妆间。当我俩携手步入舞池的时候,立刻引得了众男女注目。我隐约听得几位男士对女友直夸我穿旗袍漂亮呢!
从此后,我慢慢地喜欢上了旗袍,觉得确实是东方女子的最好时装。即使相貌平平的姑娘,穿了它也会立刻风情万种,妙不可言。第一次买旗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那日,吃了早饭没事,我独自一个懒洋洋去逛时装城,其实并不想买衣服,顺路到书亭买新到的《时装》杂志倒是真的。临近中午时,我走进一家“娇娇时装店”,眼睛突然一亮,一眼盯上了那件穿在模特儿身上的旗袍。它真是太漂亮了,通体乳白色,无袖,中领,左胸上用红线绣着一朵小花,咋看给人一种高雅清纯之感。我与店主人——一位南方小姑娘讨价还价了一番后,终以270元的价格买下来。在她的后寝室,店主人帮我穿好后,我又去了店旁的“发屋”,修剪了我的披肩长发。
穿着它走出时装城,我的心里甜透了!轻轻地迈着高跟鞋,轻轻地摇着披肩发,静静地走在便道的树荫下,伴着此起彼伏的蝉鸣声,旗袍轻轻地荡着,连我自己都觉得变成了一首露珠的小诗。
令我至今想起来都要偷笑一番的是,那天,因我穿了白旗袍,竟还引来了个小插曲:一个看起来挺文雅的小伙子隔着很远就看我,盯得我都不敢直视他,心里暗咒这家伙不懂礼貌。
后来,认识了远方的男友。有一次给他去信,我大吹了一通穿旗袍的感觉。不料,他回信要我拍几张“旗袍照”寄给他。我上来了兴致,决定自己做一件穿给他看。于是,我翻出《时装》杂志,“研究”了半天,而后上街买了一块粉红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裁 ……此处隐藏4942个字……”然后把画连接在他的“春燕”风筝上,使他们成为一体。我们又来到广场的高处,天宇把他的连体风筝放出去,说:“载着我的愿望飞吧!”只见那风筝在低空飘飘摇摇了一阵子,随着一阵风起高了,我和天宇为它鼓起掌来,那5个吉祥的福娃被“春燕”风筝,终于带上了高空,我们欢呼跳跃,热烈祝贺它的成功。我禁不住为这生动的场面,吟出一首小诗:“沂蒙孩子放风筝,春燕载着福娃行/乘风破浪去北京,奥运会上争头功”。我和小外甥放风筝,老少都感到不亦乐乎。我感慨地对天宇说:“这是我们过得最快活,最幸福的一天啊!”
心情的日记12今天早上起的太晚了,八点起来后发现昨天晚上下了好大的雪,我和我姐分好工,我负责把楼上的雪扫干净,她负责做饭。我身体比较壮,扫完雪之后身体刚开始热身,我就去打沙袋,打到累的出汗那种的时候,瞬间有一种自己可以征服世界的冲动。
今天有朋友来找我玩,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我们庄有个母亲死了,才四十多,癌症晚期,是不是觉得很可惜,对于我这种非常有同情心的人来说,我有些接受不了,我当时鼻子一酸就落了泪,生命多脆弱啊!他的孩子怎么办?他的丈夫怎么办?生命这个东西来的突然、走的也突然,说不准哪天我们就挂了,所以有生之年的每一天都要以快乐为主,并且尽量去尝试自己心中的梦想,只要快乐!不要遗憾!
最近晚上思考了好多,每天发生的事太少,所以素材就别提了,有好次都在想日记该怎么进行下去,如果每天只写一些属于自己的小事,怎么对得起读者,经过再三思考我决定日记不以天数为好,而要以价值为好,所以平常生活中只要有好的题材、价值就要写出来!
心情的日记13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喝茶、饮酒,还是抚琴,求得自己心意畅快,自得其乐,就是人间好时节。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
世人忙忙碌碌,总脱不开眼前这点烦恼。如今大家邀集一起去茶馆,大多是为了谈事,谈到口干舌燥时,喝茶是为了解渴。喝了接着谈,谈了继续喝,远离了品茶的本意。真正的品茶是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保持心思的澄澈,让自己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心情的日记14从小到大就喜欢听表扬话,对于好听的言语一贯表现得很大方,是真是假全不在乎,一概照单全收。听了二十多年才忽然发现,几乎没有人夸过自己“漂亮”。这实在是一件很遗憾的发现。
我不漂亮——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儿。
于是就挺伤心的,每日对镜自照不住地问镜中的自己:为什么我不漂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问着问着就把自己问成了智者:我只是不漂亮而已,但是可以善良,可以宽容,可以温柔呀。
一个善良、宽容、温柔的女孩子不是也很可爱吗?
记得大学时,对门有一个很特别的女孩子,她很丑,可是熟悉她的人往往忽略了她的容貌,却被她独特的气质和大度的胸怀吸引着,就像一块磁铁,使你身不由己地想亲近她,和她做朋友。这使我想起花,芬芳的温馨常常使人忽视了花的形状,而留在记忆中的也总是那沁人的香气。
做个有香气的女孩子,比做个只是漂亮的女孩子更有味道吧?
蜜蜂是冲着香气来的,不是吗?
从此不再悲天惘人地责怪爹娘不将最好的基因遗传给自己,也不再自怨自艾的把悲伤难过写满整个日记,反正已经不漂亮了,索性使劲儿地可爱吧。
这样一想,心情就挺轻松,走在大街上,和如云的美女擦肩而过时,也就不那么心虚了。大摇大摆去逛书店,理直气壮地买漂亮衣服,亮着噪子唱唱卡拉OK,日子过得就这么舒心。
漂亮不漂亮真的不那么重要。
上帝造就每一个人时都很认真,丑陋的也并不是赝品,只要你自己不耿耿于怀,没有谁会整日只盯着你的容貌研究来研究去。
一不小心就交了个男朋友,人前人后他总是很得意,领着我到处炫耀,大有慧眼识美人般的自豪感。
一天,他神秘兮兮地说::你知不知道,他们都在嫉妒我。
我心不在焉,随口问:嫉妒什么?
他嚷:当然是你了。
我大惊,花容失色,吼:我怎么了?
他神定气闲地笑:当然是你好了,看我一脸的茫然,便拍拍我的脸,柔声道:你很可爱。知道吗?他们都喜欢你。
我当然知道自己可爱——我一直把自己的容貌包裹在清新的香气里,香气的原料是甜甜的微笑,宽容的胸怀和那么一点点自信的神采,只是,我从来不知道“他们都喜欢我”。
他们都喜欢我——我也禁不住有些得意呢。
我不漂亮,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很可爱,这似乎足够了吧?
心情的日记15也许是不忍心看到山里小学缺乏老师,孩子们没学可上,妻子便积极响应号召,跑到离城里有近百公里的山村小学支教,快快乐乐地当起了一名山村教师。
妻子很喜欢吃月饼,每年中秋节时都颇费心机,跑到街上,选上一两盒月饼,让一家三口在中秋之夜一边赏月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月饼,她说最喜欢一家人团团圆圆吃月饼的温馨感觉了。
现在,她跑到了深山里,那里只有高山绿水,石头草地。山高路远,最近的圩市也要穿过羊肠小道数公里,隔三五日赶圩日子才有机会到街上采购些日常用品、食物等。逢个天刮大风下暴雨,路被冲垮了,更是十天半月没能出过山。能正常用上柴米油盐,已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了,月饼成为非常奢侈的东西了。于是,中秋节快到,我便上街帮妻子买月饼,然后赶紧跑到邮局给她寄去。
月饼是个很特殊的食物,妻子喜欢的是它那团圆的温馨,即使是一家人不能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吃,但同时看着月亮吃着月饼,彼此想象着对方思念着对方,也就心满意足了。想着妻子那里路途遥远,翻山越岭,我早早就买好月饼,赶着寄过去,为了让妻子能在中秋节那天甜甜蜜蜜地吃上月饼。
中秋节前的几天,我天天上街,专门往食品店钻,盯着架上摆上月饼了没有。超市的月饼柜前,早是花花绿绿五花八门的月饼,盒式的,桶样的,铂金染黄的,都那样的亮闪闪,让人眼花缭乱。挑上一盒妻子喜欢的月饼,便匆匆赶往邮局,把这满满的思念邮寄出去,心里想象着妻子收到月饼时那兴高采烈的样子,便期盼着中秋节晚上那甜蜜蜜的电话。
寄出以后我便掐着指头数,终于到了中秋之夜,月亮特别的圆,高高挂在天上,如水的月光似乎要把相思之人的心融化。我捧着月饼对着月亮默默祝福妻子的快乐。突然电话铃响了,是妻子的问候。多少年来,这种逢年过节的问候已经是习惯了。我迫不及待提起话筒,果然是熟悉而温柔的声音“老公,中秋节快乐!你的月饼跑不过月亮喽。”哦,月饼还没寄到,这既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原来是通往山里的路,因为秋雨绵绵,被山洪冲垮了,车子进不去。顿时,一种惆怅和歉意油然而生,正想着一些什么话来安慰妻子。谁知她在电话那边“咯咯”笑起来,说很多山民都请她去吃饭呢,她并不觉得寂寞。过了几天后收到月饼,她跟山里的孩子一起分享了,让山里的孩子也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