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春节作文汇总六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春节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春节作文 篇1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早在新石器时代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
古时候,在各个朝代,春节的日期都不大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使用《太初历》,恢复了夏历,即农历,以正月为岁月,正月初一为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春节还有着诸多的习俗,如扫尘、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拜年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莫过于拜年了,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地起来,穿戴的整整齐齐,打扮的漂漂亮亮,走出家门访亲串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辈分高的带着同族其他人等挨家挨户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的,称作“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种各样的帖子相互祝贺,由此发展成后来的“贺年卡”。拜年的对象也是五花八门,拜老师,拜同事,拜领导,拜长辈,拜朋友等等。
当然,像春节这样重要的节日,自然不能少了吃。可是这“吃”也大有学问。春节吃饺子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吃鱼有“连年有余”的意思;吃年糕有“万事如意年年高”的意思;吃春卷则是因为它有着迎春之意。
在春节可以吃美食、放鞭炮、贴春联……那么春节期节有什么事情是忌讳的呢?
在春节期间,吃饭时不能打碎东西,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洒水扫地、倒垃圾,不能吃药,还不能剃头等等。
呀!春节这么多的规矩,可真够麻烦啊!可是在春节时又能收到压岁钱,穿上新衣服,吃上美味的食物,这些又让喜欢春节。春节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呀!不过,春节一年只有一次,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还是让我们欢度这一年一度的春节吧!
六年级春节作文 篇2
又是一年春节到,家家户户乐淘淘。告别马年,羊年已经到来,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大年三十那天,孩子们心情可愉快了,整天什么事也不想干,就等着夜幕降临。大人们也都高兴,热火朝天地买来菜,准备晚上报汤圆、吃年夜饭。知道今天是年三十,我哪还有心思做作业?我就像一只觅食的鸟儿,在屋里屋外飞来飞去。爸爸拎起菜篮,我连忙也跟出去,到了菜场。菜场门口,地面上铺满碎红纸,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爆竹味儿。还未进菜场,已听见里面的吆喝声。菜场里分外热闹,人们都挎着篮子来买菜,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披伏:“新鲜蔬菜喽,快来看哪!快来买哪!”“卖肉啦!牛肉猪肉应有尽有!”买了菜回家,我看爸爸做饭,蒸鱼、烧肉、炖清汤,厨房里热气腾腾。傍晚,我和妈妈一起包汤圆。拿一大块揉好的糯米粉团,分成数十块,再把猪油馅搓成一个个小球状,摆在一边。手上的拇指压进面团,另外四指托着面团旋转,灵巧地转出一个小洞。把馅儿放入,封上了口,让面团在两个手心间转动,双手揉搓面团,一个汤圆完美形成!不一会儿,我和妈妈包了半盘汤圆,手上满是白白的粉,却乐此不疲,又包好半盘,把一个个“汤圆宝宝”放到锅里“冲澡”。不久,汤圆煮熟了,天也黑下来了。我们全家围在桌前,享用美味的年夜饭,心里仿佛也是温暖、热腾的。多么美好的时刻!水汽笼罩着精美的窗花,隔着一片朦胧瞧见点点烟火。是啊,一年到头,一家人吃顿团圆饭,既特别又享受。
正月初一一早醒来,我的手不由自主地朝枕头伸去。左手抬起软绵绵的枕头,右手麻利地一摸——哈,果然!不出我所料,枕下早已有了几个鼓鼓的红包。这些都是“压岁钱”,在枕头下压了一晚,意义就不同了。往年春节要放“关门炮”和“开门炮”的,喜气洋洋,可今年的鞭炮声明显小了,为了保护环境,减少雾霾,大家都自觉地少放鞭炮,也算是与时俱进吧!新的一年新的一天,我一想到能穿新衣服就喜上眉梢。那件火红的毛衣,胸前还有一个黑色小蝴蝶结,一大片亮闪闪的“钻石”,真如一团火焰;那条藏青色的棉裤,裤脚上有着圈圈褶皱,一点花纹,犹如时尚的牛仔裤。我穿着那一套新装,在屋子里小跑。“蹬蹬蹬……”地板发出鞭炮般的`响声,仿佛也在欢庆新年!
等等,我们似乎忘了什么。对啦,还得去走亲访友,拜年去呀!我们驾车出发,留下了一路的年味……
在宁波,春节洋溢着欢歌笑语,充满了幸福和热闹。不知此时的他乡,又是怎样一番欢悦?
六年级春节作文 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春节来到了,伴随着爆竹声,大家一大早就从床上爬起来,开始打扫卫生,这叫扫尘,当大家打扫完以后,会把垃圾堆放在一起,等到过年以后再清理出去,据说这样可以“聚财”。打扫完后,大家又开始忙着贴春联、贴窗花和挂灯笼,跑上跑下忙得不亦乐乎,把家里装点得喜气洋洋。身在外地的游子也迫不及待地赶回家乡与亲人团聚,长辈们准备了满满一桌丰盛的佳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高举酒杯,互相祝福,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小孩儿呢,就在一旁边吃边玩,嘻嘻哈哈笑个不停,饭桌上,有小孩伸手想去夹一块鱼吃,这时却被旁边的大人给挡住了,我很纳闷,爸爸说:过年不能吃鱼,要留着,意味着“年年有鱼(余)”。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吃完饭,小孩子们只要一看到大人就会送上一句祝福语,大人也会夸小孩嘴巴甜,就会笑嘻嘻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送给小孩子。
放炮竹了,孩子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跑出家门,放着各种各样的小爆竹,远处的烟花,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流星,有的像璀璨的明珠,漂亮极了。由于城里已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估计这样的美景也只有到农村才能欣赏得到了。
第二天一早,大家挨家挨户地给亲朋好友拜年,还给别人带来了新年礼物,送上一份祝福,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说说家事,多好呀!
这就是我眼中那快乐的春节,我真希望天天都过大年!
春节不是比哪家吃得好,也不是比哪家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多,最重要的是一家团团圆圆,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享受那温馨的时光。这就是我眼中的那简单而又快乐的春节!
六年级春节作文 篇4
一年之中,最令人兴奋的节日当然是春节了。春节里的民俗和饮食,如同锦上添花、画龙点睛。
先说春节的民俗。腊月二十三这天,便是小年。按照民俗,这天里,人们需要祭灶王爷,让灶王爷上天说自家的好话。
腊月二十四,要打扫自家的房子,意味着扫除一切对人们不友好的事物,迎接欢乐、财富、健康,这是辞旧迎新的象征。
再过几天,到了大年三十这天。人人都盼着这天,因为这天晚上是一年的最后一晚。晚上要吃饺子,还能看各地的春节联欢晚会,难怪会让人人挂念。
大年初一初二,人们都会穿上新衣服,外出游玩,也会燃放鞭炮,使年味儿在爆竹声中越来越浓,让人们十分享受。
再说过年时的饮食。腊月二十五,人们吃冻豆腐。在北方,人们把做好的豆腐放在室外,寒冷的天气使豆腐在一夜里冻成蜂窝状。冻豆腐怎么烧都很好吃。
腊月二十九,要蒸馒头吃。馒头也有很多花样,有的捏成花形的、鱼形的,还有元宝形的。味道也有不同,有酒酿的、紫薯的、夹豆沙的。味道和形状各有千秋。
三十晚上,饺子是主角,也有年夜饭。饺子也有元宝形的,但馅料多是猪肉。还有一些农村里,在馅里加一枚硬币,吃到包有硬币饺子的人,在下一年里会很幸运哩。
年夜饭也有在模子里被制成各种样子的米粿,有的是元宝,有的是锦鲤,这两样居多。米粿里掺进豆沙,掺进一些坚果,十分好吃。
现在已进入立春,但“过年”这个词镌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怀念过去的年,期盼将来的年,民俗饮食是不变的,每个人对年下的定义也会不变。
六年级春节作文 篇5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最喜欢新年的第一个假期了,没错就是连外国人也称羡的中国春节,一连好几天的假期,热闹又有趣,令人回味无穷。
说起中国人迎接春节,那可是家家户户都非常忙碌,几乎是全家总动员大扫除,除旧布新就是要把旧的、不好的扫掉,新的好运才会来,我家也不例外,妈妈负责洗厨 房和刷窗户,哥哥负责插桌椅和打蜡,我负责洗浴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家里里里外外、前前后后,打扫的亮丽如新、金光闪闪、干净溜溜、一尘不 染……真是把我给累坏了!
厨房飘来一阵阵肉香味,我三步并做两步,自动跑到厨房帮忙拿碗筷,帮忙准备围炉的主角——火锅和一盘盘的火锅料,满满一桌的菜有鱼、有肉、有饺子,够我们大快朵颐三天三夜,奶奶还炸了我最爱的红豆年糕,外酥内Q,甜而不腻,一想到这个味道,就让我口水直流呢!
夜,真是越夜越漂亮!长辈们一位位慷慨地发出厚厚的红包给我们压压岁,又陪我们施放烟火,咻!碰!每一发都照亮了夜空,响亮的炮竹一定能赶走年兽,一手拿着红包一手拿着仙女棒,我希望这么幸福又温馨的习俗,一定要流传千古,好好代代相传下去哦!
劈里啪啦的炮竹声,12点钟一到,结束了这热闹又有趣的守岁之夜,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带着幸福入睡?
六年级春节作文 篇6
太阳许是也要回家过年,不到六点,便慢腾腾地拖着疲惫的身子下了山。
与平常不同的是,窗外没有了平常的冷寂,而是热闹一片。记得王安石的《元日》有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虽然眼前的是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并不是可以驱邪的屠苏酒,但家人团聚的温馨,我已经满足了。
远处亮起了几盏星星点点的光芒。婶婶扯着我,说是要去超市给家里买些年货。我心里暗自雀跃,又可以狠狠地“宰”婶婶一顿了。
超市里亮堂堂的,挤满了人。婶婶领着我如游龙般在这人山人海中游走。当我们选好了一大堆锅碗瓢盆,推着车子跟着人流来到了出口时,却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一位身材纤弱的妇人左臂圈着三个果篮,右手提着两个果篮,在“卖果篮卖果篮”地叫卖。果篮里头有两个柚子、七个橙子,她一个人提着这些果篮,有几次险些被人群挤倒。人多了,她再也撑不住了,“呼”地一声倒在大街上。我走近了瞧,果篮的包装纸都散了,水果七零八落地躺在地上,有几个都已经显现出坑坑洼洼了。我看旁人都没有要帮忙的意思,我也就缩回了自己的手,放在暖洋洋的口袋里。
突然,来了个农民工。一身不知是白衬衫还是灰衬衫的衣服耷拉在身上,头发花白,穿着的黑布鞋早成了黑白布鞋——他大概是刷漆工吧。只见他正准备用白花花的双手扶起妇人,却好似知道了自己的双手肮脏,摸着头嘿嘿地笑了。从口袋里抽出手般大小的纸巾,擦了擦手,问:“大妹子,你没事吧?我扶你起来。”说着便搀起妇人,帮着她捡水果,众人见了此景,都纷纷帮着妇人捡起散落在水果。
“谢谢你啊,大哥!”那人傻笑着,“都是出来闯荡的人,不容易!”妇人圈着果篮,又去叫卖了。众人皆散了。那人也往东去了。
太阳仅存的最后一抹光辉照在那件衬衫上,那衬衫白得耀眼,白得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