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小学生观察作文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观察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观察作文 篇1
观察蚕宝宝早在我咿呀学语时,一看到拼音挂图上一条吐丝的大白虫子,就知道这个音读“丝”。后来,我又知道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到小学二年级时,我又学了《蚕姑娘》这篇课文。蚕伴随我长大,我却没有真正看见过蚕的“庐山真面目”,所以,当听到学校将要开展养蚕活动这个消息时,你能想像得到我是多么的兴奋和期待啊!
我是首批拿到蚕宝宝的人。一拿到蚕宝宝,我便迫不及待地仔细端详起它们来,只见它们全身是土灰色的,略带些黑色,“嘴”是乌黑发亮的。有两条大一些的,头是灰白色的,正趴地桑叶上“大嚼大咽”。我们全家人一有空便好奇地观察蚕宝宝,看到他们的一举一动我们心里是无比的喜悦。看着这些像“橡皮屑”一般的小家伙,我心想:就这样的小东西,别说抽丝了,就连长大都很难啊!可事实证明我是错误的。
就过了三天,我那最大的'蚕竟然比我刚看到它时长了2倍,已经有一根细面条那么粗了。其他的蚕宝宝也长大了一些。当我满怀欣喜地将它们带到学校里去时,发现同学们的蚕宝宝比我的大多了,与它们相比,我的蚕宝宝真是小巫见大巫!当然我的蚕宝宝也有与众不同之处:别人的蚕宝宝成天都在桑叶上“埋头苦干”争取快快长大,而我的蚕宝宝偏不这样做,刚吃一会儿桑叶,就到桑叶尖上,“探头探脑”,有时候还和同一片桑叶上的其他伙伴“玩”了起来。这也许就是我的蚕宝宝长不过别人的蚕宝宝的原因吧。
蚕宝宝,你们快快长大啊
小学生观察作文 篇2
蜜蜂,在我们学校的花园里随处可见。它每天早起采蜜,修筑峰槽的本能无人能敌,领我是佩服!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外貌特点,我写一篇关于蜜蜂的科学论文。
蜜蜂,它的属膜翅目、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颜色黄褐色或黑褐色,天生生有密毛。蜜蜂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蜜蜂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它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腹。
蜜蜂幼虫,蜂王幼虫又叫蜂子、蜂胎,蜂王胎,是蜜蜂的受精卵孵化而成约3日龄的幼虫体,一生食蜂王浆长大,也是蜂王浆生产过程中的必然产品或副产品。蜜蜂是有毒的,这种毒叫做蜂毒。蜂毒是一种透明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味苦、呈酸性反应,pH为5、0~5、5,比重为1、1313、在常温下很快就挥发干燥至原来液体重量的30%~40%,这种挥发物的成分至少含有12种以上的可用气相分析鉴定的.成分,包括以乙酸异戊酯为主的报警激素,由于它在采集和精制过程中极易散失,因而通常在述及蜂毒的化学成分时被忽略。
蜂毒极易溶于水、甘油和酸,不溶于酒精。在严格密封的条件下,即使在常温下,也能保存蜂毒的活性数年不变。20xx年3月,美国科学家宣布,可以利用在蜂刺毒素中发现的化学物质毁灭艾滋病毒,防止艾滋病传播,但又不伤及周围正常细胞。
关于蜜蜂身体的其他秘密,我在以后的研究中,将继续观察、总结。
小学生观察作文 篇3
一天放学后,我迅速的写完作业。我拿了半块饼干,跑下楼去在一棵大树下观察蚂蚁搬食物。
我在树下看见来了一只蚂蚁。我仔细观察,蚂蚁的身子就像三个小球连在一起。它的头比较大,顶着两只触角,嘴好像两把弯钳;胸部有点小,六条又长又细的腿就长在这里;它的肚子圆鼓鼓的,拖在后边。蚂蚁真是太渺小了。
我把饼干放到蚂蚁前面。蚂蚁绕着饼干转了几圈,又跑回去了。我把饼干又拿到了别的'地方。又出来了一群蚂蚁看见了饼干。又去把饼干搬到了洞口。它们搬不动,就咬成小块搬进了洞里。
我发现蚂蚁非常团结,做事有不放弃的精神。
小学生观察作文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4、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观察,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事物的特征,及准备采用什么样的句子,来使所观察到的事物显得生动、具体。
【学具准备】
让学生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事物,如水果、植物、玩具、动物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师:本组课文我们学习了四篇文章,《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它们都写得具体、生动、有趣,同学们知道这些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有趣吗?
生:与作者的认真观察分不开。
生:与作者的长期、连续的观察分不开。
2、师小结后导入:
对,同学们说得很好。它们都与作者平时的认真、连续的观察密不可分。正因为如此,这些文章才显得生动有趣,有吸引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把它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让自己的 习作也显得生动有趣。
二、引导学生观察
1、让学生确定自己要观察的事物:
让学生各自拿出自己准备观察的事物,水果、玩具……
2、激发学生对事物观察的兴趣:
过渡:小朋友,你将怎样观察你手中的事物,能说说吗?让学生畅所欲言。
3、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老师相机引导学生把握观察的方法:
师:请观察同类事物(如水果类、植物类、动物类)的小朋友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大家一起讨论、探究观察这一类事物的方法。
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观察,讨论、探究观察方法并将自己小组探究到的该类事物的方法写在纸上。
师:让学生将自己小组学习的结果贴在黑板上或用投影仪把结果展示出来,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
4、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观察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仔细想──发挥联想和想象,并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说得生动、具体:
如是水果类,指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最后观察什么,并说说每步自己观察的结果。同时,启发学生调动各种感观去认识事物、感知事物,可以闻,可以吃,可以发挥想象等。
如是观察植物,引导学生要观察它的干、茎、叶等各部分的特点;
要用眼睛仔细观察它的花、茎、叶、枝,对这株植物的各个部分的形状、颜色、姿态作全面的了解。还可用鼻子闻一闻花散发出来的香味。
如观察动物,就要观察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惯等特点。
三、教师交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1、认真观察手中的事物,看它有哪些特征或是有趣的地方。
2、认真思考,看怎样才能清楚地把手中的事物写下来,并写得具体生动。
3、题目自拟,字数在300字以上。
四、学生交流各自打算写的内容,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引导全班学生相互启发
五、教师对观察日记的写法和格式稍作指点
第二课时
《习作·观察》教学设计
一、学生写作,师来回巡视,给予差生适当的指导
二、选出典型的习作(好的和差的)进行作中讲解,让学生评价好的好在哪里,差的有哪些不足,以指导自己的习作
三、师提出修改的要求
1、师提出修改的方法:
朗读法。
2、师提出修改作文的要求:
⑴ 句子是否通顺;
⑵ 写作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来写的;
⑶ 有无错别字;
⑷ 是否写出了手中事物的特点;
⑸ 文章是否写得生动、具体。
四、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评,也可以自己修改
五、在修改的基础上,将习作写好
【同伴互评】
唐老师这堂课的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留心周围事物”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唐老师在本次习作的教学设计中,力求指导学生把“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落到实处。如:让学生带来水果、玩具等──观察对象实在;学生自己边观察边探索观察方法──观察过程实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对不同事物的观察方法──观察方法的指导实在;学生将观察的结果当堂写下来──观察的结果实在。整堂课避免了空洞的编造,让学生不再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因为有了真实可感的观察对象,教师的指导就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当然也就更轻松,也就更有收获。如:观察植物应……观察动物要注意……还要发挥联想和想象……这样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指导,会带给学生很大的启发。这样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标中对习作的要求,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不说空话、假话、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