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大学学生实习报告汇总10篇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学生实习报告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学生实习报告 篇1关注民心,凝聚民心,创美好和谐新农村
当我加入农村支干部,成为了其中一员的这段时间里,感觉时间是那么的短暂,在村干部的领导下,一起讨论关于农村的建设问题,找出本村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所有成员考虑好解决办法,得到了村委会的强烈赞成,拿出了实施的方案,经过乡政府的一段时间的审批而得到批准和经费的支持,然后我们就开始了紧张而兴奋的工作,我们这段时间的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保护资源
1、矿产资源。我们村的土地上其实埋藏着丰富的资源——煤炭资源。在这里,煤炭覆盖着很 大的土地面积,以前我们这里还没有开通车路的时候,煤炭一直是我们这里不可缺少的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有了很不稳定的电力,但此地方由于还比较落后和贫穷,基本只用来照明,并没有也没有能力用来解决我们的生活问题,所以家里所有的燃烧都是用煤炭,在之前,煤炭都是寨里一些人组织在自己的地里,用很简单的工具挖,有的也挖出来卖啊,但是价格也很低,资源也得不到充分利用。然而随着车路的开通,随即问题就来了,许多人就开始大量的开采,特别是近两年,大量的煤炭资源流出外面,并且这种私人的开采没有什么安全保障,很容易死人,也浪费了许多,当这问题逐渐蔓延时,村里向乡里反映并得到乡里的人员支持,通过国家提倡了的《保护矿产资源》的条例,我们就开始了保护资源的行动,反对和杜绝非法开采,政府采取强硬措施,关闭煤井,经过所有支持配合政府的人的努力,很快问题得到了解决。
2、淡水资源。这几年里,由于村里所有的人对水资源的正确认识,他们认为水是用不完的观念,所以让很多的水从我们身边慢慢流失。引起水资源流失主要是煤的开采和石头的随便使用。一是由于煤的开采,让水流失得更快,也慢慢的失去平衡,二是由于人们从土地里利用石头,长时间的利用,导致了水慢慢下落的速度加快。现在人们的生活用水开始出现了短缺,许多村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有的就直接向村里面反应,村里通过仔细的调查后,知道了情况,然后通过得到乡政府的经费支持,就开始采取了建水井等方法解决水的短缺问题,也在村里宣传水资源的知识和怎样的保护措施,经过村里的人的配合,问题慢慢的得到了改善。
二、植树护林
1、利用土地。社会逐渐的进步,许多地方对人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人们也对的自己生活质量也慢慢的提高了要求,所以许多年轻人开始了打工之旅,大量的人力已经向发展的城市流进,家里都几乎只有留下缺少劳动力的上了年纪的人,所以许多的种植土地就开始了慢慢的荒芜了,村里看到这种情况,就开始向上级申请了许多树种,但是,怎么把这个问题实施下去呢?当时大家一致同意,每家每户的做工作,说明事情的利与弊,并说了自己有几年的保护和利用权,在自己管理的这段时间,还有国家的补助,很快就得到了村民们得同意和支持,然后我们 这些方法,村民们积极的配合把这个问题做好了。
2、保护树林。在许多地方,许多的绿化面积逐渐缩小,并影响到当地人的居住和生活,当然,绿化之林是调节天气的一个天然的空调,如果我们改变了自然的调节规律,那我们也会失去这种保护,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也看到许我们的许多村民对山上的树木的砍伐,通常也用来烧火,但随着煤的开采,需要的木材也越来越多,树木被砍伐的频率也高了,气温也开始变化,所以村领导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很多防止事情蔓延的办法,比如,先向村民说明树木对我们环境生活的重要性,告诉了他们树木的作用,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如果那些不听这些意见的人,村干部也说了很严厉的话,被抓到就要被罚款,特别是不听而再继续砍伐的人,更是要狠狠的罚款,对于故意纵火的还好用法律解决问题,慢慢的通过杀一儆百,事情得到了制止。
三、清洁环境
1、杜绝乱扔乱丢。一个很好的环境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一个清洁的环境更是一个地区不可缺少的,这更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素质的高低和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的质量的最求的高低。在之前,上面领导来我们这地区视察的时候,其他方面还勉强的过的去,可是在会上,对于我们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直接给予了郑重的警告和批评。所以现在,村里面对这个问题也是相当的重视,积极调动所有的各成员,在村里召集村民们说明这个问题,并提供他们放垃圾的统一地点,也明确分配各家所要做的职责,不允许在自己门前或不该放的地方堆放垃圾,如果被发现,将会受到相应的惩处,这也慢慢的让大家对环境有了自觉的保护意识,也对生活品质有了
很好的提高。
2、变弃为宝。虽然对乱扔乱丢的事情得到了解决,但现在的生活质量基本都有了提高,不管走到哪一家,都会让我们看到,许多的废弃的电器呀,瓶子等都放在家里面,这些东西,对于我们这些,都不怎么在意,也不怎么关注,也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在家里随便乱摆,这也让我们的家缺少了一种对废弃物处理不当的意识。所以在我们的方案里提出和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大家经过讨论,找到了这种解决办法,就是让相关人员在别的地方联系收集这些东西的人,以便把这些东西卖出去,也帮村民们增加一点收入,让每家都能不再因为这些东西感到没有用而烦恼,让他们腾出一定的空间,更好的利用我们拥有的空间资源。
四、危房改造
我们的村是处在一个位置很低的地方,地理位置不是很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每一次的自然灾害,都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环境收到了影响,天气变化很快,直接对我们的农作物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挖煤的原因,使我们所在的地理位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质很不稳定,当狂风暴雨来临时,感觉自己所在的地方是那么的脆弱,很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几次的这种情况也让村委们感到这种情况的严重性,因此村里向上级做出了反应。现在国家也提倡关注民生,所以也下放了不少支援乡村建设的资金,就这个机会,村里也就此提出了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帮人们解决当前所处的危险情况,经过进一步的调查,让处在危险的地方的居民离开所在地方,提供资金让他们搬到安全的地方居住,经过了地质的勘察进一步确保他们的安全,让他们摆脱那种担忧的局面,然后落实国家的这种为民着想的好政策。
五、分析总结
通过这个假期的实习,让我知道了很多道理:
1、学会怎么为人处事。说实话,现在开始,差不多就开始步入了社会,在这里面,我懂得很重的一点就是怎样为人处事,不管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人,当和你接触时,你都应该用微笑来面对你身边的人,这样,即便是一个陌生人,你也能给他很好很深刻的印象,到又一次相遇时你也能感觉的亲切。当你找别人办事时,你知道怎么去和他相处、和怎么才能让他帮你做事,这是很重要的, ……此处隐藏14903个字……的欢迎致词,场长助理给我们介绍了索伦牧场的历史。我们由此知道,此牧场由于地理位置极佳,牧草肥美,曾为侵华的日军所占并作为军马牧场和掠夺我大兴安岭宝贵资源的必经之路;解放后又作为我军大型军马牧场之一为部队提供了大量良驹宝骑;后由于其并被淘汰以及不再用马匹来载重运输物资,便在我军精简机构时被裁出军队,归地方管辖,从此自主经营,兼营农牧;98年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羊群以及农业机械分发承包给各户农民,农户们每年交足农牧税和提留后自负盈亏,此状况至今。
中午,在场部受到杀猪宰羊的盛情款待。 下午,我们去了本次实习所在连(队)——三连,然后全班同学被分成四组分驻四家农户。全队的人聚居在一个村落,一条大道南北贯穿整个村,南头到北头不足500步,我和三位同学便被分派到了最南头的一家农 户。连部在北头。天黑时下了一阵小雨。而那时我们正在连部受到连部领导的欢迎和款待。还是猪肉和羊肉。 由于头天下雨了,麦穗湿润不宜收割,故18日那天我们无事可做。好多同学都爬山去了,我和同住的王学军也去了。
19日下午,我们总算可以下地实习了。或4人一组,或5人一组,全班同学共分成5组,分别去了5个农场主各自的麦地。我所在的组有5人,由于我原不是与其余4人分为一组的,后临时调整去了那组,他们欺我后去,除组长外其余三人分别自封了副组长、副副组长、副副组长秘书,说唯我一人是组员。看他们那样洋洋得意和陶醉,不忍破坏其心情,便配合他们自称组员,他们果然大为兴奋。
农场主用吉普车化了50多分钟才把我们送到目的地。开收割机的两个师傅正好从地这一头开往另一头,我们就站在地头等他们下次回来。 让我们惊诧的是地里麦子还不及膝盖的一半高,而且麦穗极小。农场主解释说好几年都这样了,因为天旱,没有水利设施进行灌溉,而且一块地就成百上千亩,也不方便灌溉,天气好的年头还成,一年还能有几十万块钱的盈余;天气不好,比如今年,每亩地只能收几十斤麦子,刚能把种子收回来,这么大面积土地的投入,像化肥、农药以及农业税和提留都没办法收回了。他说,你们是农业大学来的,水平高,你们说说该怎么办呢?我们沉默了,我们是农业大学来的,却学的是农业机械,而学校也从未开过与农业相关的课程,好多同学还不认识一些基本的作物,大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空负着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的称号,在一片低矮的小麦面前束手无策。那时,心中内疚不已,想着回去一定多学一些农业方面的知识并努力学习,将来能真正为中国农业做点实事。后来,农场主又和我们谈了许多,关于农场经营方式,适合当地种植的作物,何种作物经济效益更好等等。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收割机才开过来,这时我不得不惊叹这儿土地之广阔了,并感叹:要是没有机器进行耕作、收获,全凭人力,得花多大的功夫啊!眼前则浮现出妈妈为了家里那四亩多的土地而整日辛勤劳作的身影。一时又为自己学农机感到自豪了。 收割机把收获的麦粒卸到地头的卡车里,卸完之后,卡车车厢里才隆起一个不大的麦堆。看着麦堆,心中阵阵心痛:这么宽的土地啊,只因为缺水就只能收获这么一点粮食。 后来我们五人坐上收割机看师傅们如何操作机器,并请教他们许多问题,包括每个操作柄的功能和遇到不同生长情况的作物在如何调整等等。 来回三趟,太阳已去了西边的山头。我们就停工准备回去了。此时卡车里的麦粒差一指高才满。我们五人就躺在麦粒上,两位师傅则在驾驶室里开车回归。 我们仰躺在麦粒上并半陷其中,卡车来回颠簸,而我们则在麦堆里来回晃动;仿佛有一床巨大的绿色毯子从天降下,覆盖着大地,使得道旁的平地和小山坡连为一体,那么流畅,那么自然;而不时出现的羊群则似毯子上绣着的白色花朵;天空那么近,那么蓝,云那么低,那么厚,仿佛一床天鹅绒的被子暖暖地盖在身上。
21日上午大雨。下午参观了当地唯一的淀粉加工厂和屠宰场。 淀粉加工厂由一大连商人投资建于98年;整套生产线投资150万;年消耗土豆能力2万吨;年产淀粉2400吨;纯利润在200万元左右。根据淀粉厂老板介绍,当地气候很适宜种植土豆,亩产量在两吨左右,其收益超过种小麦,若当地种土豆面积扩大的话,他的厂还需扩大规模,而且当地没有竞争者,成本低,产品售价也高。 屠宰场也是98年为外地人投资所建;生产过程为流水线作业,但工艺简单,全为人工操作;拥有冷藏库一个;年屠宰量数万只。因参观时间仓促,许多情况未及细问,但曾这样问老板:“老板,你在这儿没有人竞争,而且这儿的羊数量又这么多,效益一定不错吧?”他腼腆而开心地笑,说:“还行!” 22日上午小雨,到场部。下午与场部联谊,开欢送会。会后即驱车前往乌兰浩特火车站。至此,实习结束。
三、实习总结建议
本次实习让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首先是亲眼看到了农业机械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加强了自己的专业自豪感和责任感;其次,在生产实践中,学会了农业机械的操作和调整,培养了自己的实际技能;再次,看到如此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懂得了在实际经营中经济核算的重要性;最后,我第一次看到了草原。
对于这次实习,我对学校有以下几点建议:
1、学校教学安排上存在问题。这之前,我们对农业机械一无所知,当实习时那些师傅问我们如何排除故障,什么型号的机器性能较好等问题时,我们哑口无言。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教学,达不到实际教学目的,还有损我们学校声誉,让人以为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除了吃饭和读书外,干不了别的也没有什么用处。
2、学校在和地方合作力度方面
有待加强。首先,当地农作物产量低下,而每户拥有土地面积又多则数千亩,少则数百亩,若但产量能提高哪怕数十斤也能带来明显的收益;其次,当地在生产中有许多明显不合理的观念和行为,比如牧民们总是舍不得卖羔羊,让羊群不断壮大,只卖老残病弱的羊, 结果一到冬天,由于饲料不足,造成成羊大量掉膘。学校在这些方面可大有作为,利用自己的科研实力,派出专家实地考察分析,找出并推广适宜当地气候而经济效益和产量都较高的农作物,以大大提高当地农民收入。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农大的声誉,更能提高我校解决实际问题和学术研究的能力,因为索伦牧场是中国农业的一个典型样本,中国农业大学就应该研究,就应该把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在那样的地方推广,要是做不到这些,又凭什么去与“中国农业大学”这个称号相称呢?又凭什么去去背负中国九亿农民的希望呢?
3、学校在经济方面应该开拓思路。仅从该牧场的两个小企业来看,他们投资少,技术含量不高,但却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区区小企业主尚有如此经济头脑,拥有数千人之众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 找不出一人去发现农业领域的那些商机吗?若如此,要它何用?我最近看到报纸报道说赤峰有一加工羊肉的企业短短几十年从几间小作坊发展到如今年产值80亿元之多,其企业经理还做了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学校的科研优势,难道还不能做的同样好么?若学校能在草原上开办这样一个企业,何愁世人不知中国农业大学?又何须在校园建设时穷到要学生捐款的地步?而且,我们去实习的条件定然大为改善。
以上建议只是个人看法,必定有不妥之处,但都是本人肺腑之言,是愿学校能更好发展,中国农业能更好发展的强烈愿望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