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3-02-02 04:45:39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五班65人、六班66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教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也有个别学生兴趣不高,虽然有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个别孩子上课听讲不专心,还需进一步提升听讲的习惯。五班2生,六班3生学习产生困难,上课还要多加关注。

本学期我会继续因材施教,学习他人长处。课上交流时,对于自己认为聪明得很,但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自学,自己悟出道理,小组展开讨论,对于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不能完成的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习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成为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本学期,要继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实践操作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措施

1. 计算教学内容要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 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 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6.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所教班级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62人,男生37人,女生25人。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96.6?、平均分:87.67分。

本学期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学生智力好,具备良好的习惯,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学生学习知识较扎实,能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能力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四个知识领域:

(1)数与代数:有关乘除法的估算和口算,稍复杂的乘除法笔算、混合运算;小数的初步认识及大小比较、加减计算;年月日的认识和24时计时法。

(2)空间与图形: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面积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3)统计与概率:平均数的意义及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4)实践与综合应用:数据收集的一般方法和统计知识。

这部分教学内容联系了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社会,体会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实践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加对其他领域的了解。同时还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并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合作探究中体现开放、民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学习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四则混合计算。并能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结合具体情境,会认、读、写小数、比较小数大小,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

3、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探索并掌握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估计给定的长、正方形的面积。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有关知识,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会24时计时法。< ……此处隐藏24442个字……/p>

4.运用实物,图片等各和可以利用的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5.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旧知识引新知识。

6.尽量地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思多练。

7.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除法、年月日、平移和旋转、乘法、观察物体、千米和吨、轴对称图形、认识分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统计、认识小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1)可以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2)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3)会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4)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5)会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6)掌握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7)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二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1)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2)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

1)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2)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限结果是整数)。

3)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4)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2)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3)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4)在简单的物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数学活动中。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

一、学情分析: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不强,需要在老师的督促下才能认真听讲,完成作业;有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吃力,并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需要老师多加指导。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复式统计表,数学广角和总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复式统计表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课时安排:

位置与方向……………………………………4课时左右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9课时左右

复式统计表……………………………………………4课时左右

两位数乘两位数………………………………6课时左右

面积……………………………………………….8课时左右

年、月、日……………………………………3课时左右

小数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总复习………………………………………………..6课时左右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