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寒假学习计划范文10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假学习计划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寒假学习计划 篇1寒假,有些同学忙一阵子数学,烦了再看语文,累了就看一会电视,一天上下来,什么东西也没学到。也有些同学认为晚上学习效率高,熬夜到三更半夜,导致白天疲惫,精神不集中,脑子反应迟钝。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而如果学会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首先,要充分利用白天的学习时间。
因为白天精神状态好,记忆力强,思维活跃,白天一小时的学习效率相当于夜晚的一个半小时。同学们每天上课前在头脑中做一个简单的学习计划,给自己订一个小目标,防止无目的的听课。课前把学习用品准备好,对所学知识作一下简单预习,上课有重点的听课。还有,不要只注重整段时间,不把零碎的时间放在眼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抓紧零碎的一两分钟,长期积累下来会有惊人的效果。灵活利用挤出来的时间,如课前、课后、乘车时间来记几个英语单词,背一些英语句子,完成一些学习上的小任务,可以把大块的时间留给课外的提高练习。
其次,要统筹安排课外学习时间,分清各项学习任务的轻重缓急,防止“捡了芝麻,丢了了西瓜。”
可采用“ABC”时间分类法,将学习任务按轻重缓急分为A(重要)、B(次要)、C(一般)三类。重要的事情要先做,次要的事情,包括课外阅读或预习等,可随后处理;一般的事情,如超前自学新的课文,可以按照所剩时间的多少来灵活处理。如基础很差,就不必急于去加做什么课外补充练习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所学知识和弄懂课本内
容上。但如果课下作业很轻松就完成了,就该多做一些提高能力、发散思维、拓展延伸的课外题。做作业时要调整自己的状态,尽量使大脑、体力、情绪处于最佳状态,这样才会有效率。要尽量避开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的不利时间,在头脑最清醒、记忆力最好的时段,安排记单词、背课文或做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学题;在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和精神不集中的时段,就要安排难度不大且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如听听英文歌曲、看一些小故事等,或者干脆闭目养神,休息一下,等精力旺盛的时候,再坐下认真学习。
另外,在学习时间安排上,有一个著名的公式:8—1>8。
意思是从8小时中拿出1个小时进行体育运动、娱乐或休息,表面上只学习了7个小时,但由于精力充沛,其效率远大于连续不断地学习8个小时。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在学习感到大脑乏力,精力不集中,有厌倦情绪时,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做一些文体活动,这样才能使自己头脑保持清醒,以充沛的精力做下一件事。
寒假学习计划 篇2化学总体上仍然侧重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考生应具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的测试,但就化学各部分知识内容的要求及其程度有一些变化,考生需要特别注意。
经过高三第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校已经完成了章节内容的复习,接下去便是进行专题复习了。学生应自己将所学的知识作重点的整理,尤其是重点突破一些平时感觉比较模糊的知识点。
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将一些相似、相异甚至相反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练习与试卷分析相结合。从应试的角度看,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无疑能使考生取得好成绩,由于平时在校的整块训练时间不多,所以要充分利用好寒假的时间进行系统的模拟性训练。
寒假学习计划 篇3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寒假的时间对同学们尤其重要。应该利用寒假时间,对各科的学习情况来一个自我总结,看看哪些科学得较好,有哪些经验值得继续发扬,哪些科学没有学好,原因在哪里,进行查漏补缺,及时补上自己的相对薄弱的学科。同时进行知识归类,以便于记忆,学会知识迁移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出一个各科复习时间表,这样有计划地复习和学习。
合理安排寒假时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寒假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刚结束的一学期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应该在假期中反思改进。科学性地安排好每天的作息时间,有计划地度过寒假。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听取老师的建议,协助孩子安排寒假的时间,让孩子在寒假结束的时候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同时家长要注意过紧、过松都会影响寒假生活质量。
寒假放松的同时不要忘记学习
寒假中每天都应该按计划完成一定的寒假作业,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通过温习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假期中,让孩子多读几本书,了解社会热点的本质和精髓,当然这些书宜精读则精读,宜泛读则泛读,读书时不要忘了做札记,写一点读后感。通过假期的学习和阅读,我们可以积累词汇和信息。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就近参加一些兴趣小组和培训班。适当的放弃一些休息也是为了更多的收获和进步。学生们参加培训班应该是以爱好为前提,学习新知识。学习知识尤其是学英语要讲求轻松的心态,踏实地学,持续地练。如果刻意追求效果就会欲速则不达,而且会使孩子过分疲劳,更是得不偿失。
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限,寒假前轰轰烈烈的计划着寒假生活学习安排,寒假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学习生活的。可是没过几天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放松了自己的要求。现在有的中学生迷恋于虚拟的时空,整个沉迷于网络的花花世界,这让家长很担心,大好时光都被白白浪费了,真是可惜!家长如果没有时间看管好孩子,结果就是浪费了孩子一个寒假的时间,而其他的同学,通过一个寒假有计划学习,各方面都有很好的提高。一位家长李女士说:“别人家的孩子在假期里都补课,学习成绩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我家的孩子如果不学就会被落在后面的。”为了孩子的成长,有多少个家长陪着孩子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只因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安排好寒假生活,积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使孩子的寒假生活丰富起来。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假期!
对于复习型的作业,同学们不要把它当成是负担,觉得自己都会了、学过了,是多此一举;而是要把作业当作一种必要的复习。根据对人的记忆规律的研究,在假期的时候做适当的复习会加深知识的长时记忆,不容易忘记,开学后学习的新知识也大多和旧知识有联系,巩固了旧的知识,新的知识学起来也会轻松很多。
预习型作业(包括背新的英文单词,语文文言文)一定要以理解为主,不要靠死记硬背。预习型作业是为了下学期学习更加轻松,对新学习的内容有一些印象,所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不然即使机械地记住了,开学后也很容易忘记,还要重新背诵,这 ……此处隐藏2803个字……>
2:20继续学习数学。
4:00休息,吃点水果,进行课外活动。(如书法、笛子等)
5:00吃饭。
5:30名著阅读。
6:30锻炼身体。
7:00小科也不能忽视,要复习。
8:00对当天的学习进行检测、总结。
9:00洗漱、休息。
这就是我寒假的一天学习生活计划。学校给我们养成了非常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我准备把在校形成的一切良好习惯,带到家中,让好习惯伴我成长!以后,我在家不会感觉到无聊,没有事情做,也不会觉得很疲劳,还可以获取到很多新的知识,锻炼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我相信,今年的寒假一定会过得丰富多彩的!
寒假学习计划 篇8作为一个高三的学生,寒假本已经应该没有了的,但是无奈还是有过年,还是有学校给我们和家人们团聚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时间,我们得自己做好安排了,不可以懈怠,不可以在吃了几顿团年饭之后就忘了自己的使命了。哪怕是我们这个寒假简短到只有几天时间,我也不想把我的这几天时间浪费现在吃吃喝喝上,团圆一会儿就可以了,没必要把时间都耗费在此时的交流感情上,我的家人亲戚也都会明白我的难处的!
一、高三的寒假是高中最后的寒假
虽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这算是一个寒假,一个我们高中最后的寒假,而且,如果没有考上大学的话,那这就是人生中最后的寒假了,往后就再也没有作为一个学生,正儿八经不用考虑生计的假期了,再也没有正大光明可以去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假期了。当然,这个假期也已经不能去做那些花里胡哨的爱好了,但这个简短的假期,还可以做一些有利于自己考上理想大学的事情。加油吧!少年!这个寒假就是你抢到的时间,不可以浪费一点半点。
二、具体作息时间表
06:00—07:30 锻炼去吧!只有健康强壮的体魄,才是你参加高考的前提保障。没有健康,哪来的未来呢?
07:30—08:00 打开英语听力,在英语的环境里吃早餐,听听力。已经没有别的时间可以供我专心听英语听力了,早餐的时间听听力,既可以保障英语听力的复习不间断,也可以让自己早餐的时间不至于因为时间紧张而胡思乱想。一日之计在于晨,不能把早餐的时间浪费掉。
08:00—12:00 每天都复习文科的所有知识,用最快的速度复习,不求一遍记住,但求多遍加深印象。这样做是为了后期的复习,先不要想那么多。
12:00—14:00 和当老师父母沟通交流,把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在此时向父母亲提出来,看看他们能不能让你开阔思路去解决掉,以防这些问题继续拖延到后期的复习。后期的复习会很大强度,这些问题不能成为拖后腿的问题。
14:00—18:00 做数学题。数学是我的薄弱环节,现在文科成绩已经没有很大上升空间了,但数学可以,不能放弃数学。
18:00—19:00 晚餐时间,休息时间,放空时间。
19:00—23:00 重新复习一遍今天所学的所有知识,让记忆更牢固!
23:00—06:00 好好睡觉,不给自己精神状态不佳的机会。
寒假学习计划 篇9学生主要是以预习初一下学期内容为主,以便对下个学期进一步的学习数学知识有一个更明确的把握,了解数学学习的连贯之处。通常初一学生刚刚从小学进入初中,还不太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小学阶段,学生主要以模仿式学习为主,而进入中学后则完全不一样,要求学生必须要学会自己独立学习,独立思考。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课前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什么问题和疑点。
那到底该如何预习呢?预习的步骤有哪些呢?
一粗读,先粗略课文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大致了解相关内容,掌握本书知识的基本框架,同时了解新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仔细体会、认真思考,注意知识的发展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标记,以便新学期上课时带着问题听课效率更高。通过课前预习能够使学生知道那些地方容易,哪些地方难,会使今后的听课变得更有针对性,注意力更集中,从而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大量的事实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孩子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能力,就好比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就能源源不断的获取新知识,汲取新的营养。
细心地挖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单项式的概念(数字和字母积的代数式是单项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单项式”。
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 题联系起来。
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寒假学习计划 篇10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固而知新”。通过复习旧的知识,可以明白新的道理,也能重新获得新的知识。此“新的知识”特别是强调对已学知识的再认识和再综合。,复习不是为了修补倒塌了的建筑物,而是为了加固原来的结构,并且添建一层新的楼房。这话很精辟地告诉我们,复习应是对知识的提高和升华。
在复习中如何能提高复习的劲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保证复习的高效率呢?我觉得有两点:
1. 总结规律好记忆
简单得说,是将一些基础知识总结成规律容易记忆。例如在进行实验复习时,能总结出必修一实验中的“五颜六色”。有紫色——蛋白质的鉴定;橘黄色或红色——脂肪的鉴定;蓝色——淀粉遇碘变蓝;砖红色沉淀——还原性糖鉴定;红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DNA——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蓝绿色——染线粒体等等。五颜六色的实验现象集合在一起顿时激发起了学生记忆的欲望。
再例如复习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时,也可以总结“前期——两现两失一散乱;中期——染色体移动,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末期——两现,两失。”总结出朗朗上口的规律将复杂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
2.自我反思提高快
在复习中,除了要记忆知识点以外,应当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思在每一节、每一章自己存在的漏洞。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知识与同学相互交流。查漏补缺,全面提升。
那么怎样让学生利用好三周左右的寒假时间呢?
首先,要完成每一章的知识概念图,尤其是核心概念(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细胞的基本结构、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丝分裂)。 其次,完成统一的寒假作业,尽可能让家长签字。
第三,组成寒假学习小组。三到五名学生为一组(最好距离比较近),加强假期的联系,互相监督,力争完成寒假的任务。
第四,完成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前两章的预习,画出需要识记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