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初一状物作文合集七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状物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状物作文 篇1
一身洁白无暇的皮毛,一个圆滚滚的大肚子,四条粗腿支撑着一个肥胖的身躯,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它是谁呀?它呀,就是我家的明星:小衰哥。
“喵喵—喵喵”,我一进家门,小衰哥便从房间里跑了出来,一下子蹿在我前面看一看,一下子随在我后面闻一闻······确认完毕后,便开始调皮起来,这碰碰,那抓抓……
下午,我带着小衰哥照例来到了花园散步。突然,一只胆大包天的大老鼠窜来了。小衰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只大老鼠生擒活捉。小衰哥似乎并不想那么早就让猎物死去,还想玩一玩它。
小衰哥把大老鼠放到地上,用前爪把大老鼠的尾巴压住。大老鼠企图逃跑,却瞬间又被生生地拽了回来。接着,小衰哥又松开了前爪,大老鼠瞅准时机,再次伺机逃跑。可是小衰哥却又悄无声息地蹿到了大老鼠面前,用前爪将大老鼠的尾巴划了一道大口子。小衰哥再次松开了前爪,大老鼠带着伤连滚带爬地跑了几步,再次被捉。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继续着,大老鼠被折磨得生不如死,玩爽了的小衰哥这才把老鼠给一口咬死了。
“你这只可恶的猫!”妈妈怒气冲冲地骂道,小衰哥在一旁委屈地受着罚。原来,小衰哥想到厨房里面去找条鱼吃,可这一找,却把自己给害惨了。它居然把妈妈最爱的盘子给砸了······
小衰哥默默地回到了房间,我把妈妈的气给劝消了以后,用碟子装了鱼,走进了房间。只见小衰哥闷闷不乐地坐在自己的小床上面,我来到了小衰哥的面前,讨好地说着:“小衰哥,你不要再生气了么,妈妈已经消气了。你看,这是妈妈让我拿着给你吃的,快吃一点吧。”没想到这一招挺管用的,小衰哥迅速由阴转晴,夺过鱼,用前爪一把将鱼给按住了,细细地品尝了起来······
现在,小衰哥被送回外婆家了,可是这些美好的记忆会永远留在我心中。
初一状物作文 篇2
我姥姥家有一只小狗,叫“悠悠”,它身上的毛白花花毛茸茸的。耳朵耷拉在头的两侧,像两把小扇子。嘴边有六七根细细的小胡子。平时“悠悠”总是很文静,趴在那里不愿意动弹,可是一看到食物,就兴奋起来,立刻站起来,摇着尾巴,眼睛直直的盯着的碗,露出那锋利的牙齿。
看到“悠悠”这么贪吃,我决定用食物把它训练成一只敏捷而又凶猛的狗中之王。我拿来一块肉骨头,向空中一扔,说时迟,那时快,“悠悠”纵身一跃,猛地将肉吞入口中,心满意足的嚼起来,一边吃还一边讨好的看着我,看样子它还希望得到我的奖励。我又从屋里一颗药丸大小的巧克力豆向远处扔去,我都看不见巧克力豆扔到哪里去了,可是悠悠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巧克力豆掠入口中,我禁不住大喊:“真棒!”为了奖励它的勇猛,我将一把巧克力豆倒在手里喂给悠悠,这次它却是小心翼翼的慢慢用舌头将巧克力豆卷入口中,一边吃还一边看着我,好似一个优雅的绅士。我想可爱懂事的悠悠一定是怕它尖利的牙齿会伤到我,所以才吃的那么小心。多乖的悠悠啊。
为了训练悠悠,我又将一块肉骨头拴在一根绳子上,然后抓住绳子的一段用力抡了起来。刚开始悠悠以为我要抽它,吓得一个劲的躲,后来在我的鼓励下明白了我的意图,开始随着肉骨头上蹿下跳,发起猛攻。最后,悠悠终于找准机会,瞅准肉骨头落下的那一瞬间咬住了,我欣喜若狂,大叫一声:“好!”
在我的“高强度”训练下,悠悠已经变得比原来更机敏,更灵活,下一步,我准备把悠悠培养成侦探狗狗,也过一把“柯南”的瘾。
初一状物作文 篇3
一说起杨梅令人想起的第一个念头便是酸,看来杨梅已经和酸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每年的五六月份,杨梅开始成熟。一粒粒,一串串,挂在树上,或红或,或绿,或大,或圆。红的犹如剔透的宝石;绿的好像一片叶子,不细看很难发现。这时,我总爱到树下,把掉落的杨梅一网打尽,不管是红的还是绿的,通通装进袋子里。
把杨梅身上的沙土洗净后你会发现:这些杨梅中有大的,有小的,有鲜红的,还有乌黑的。黑,但不是真的黑,只是太红了。每一颗都泛着太阳的光泽,让人忍不住拿起一颗细看,它那圆圆的身子上布满了细细的圆刺,这就是它的果肉。看着,看着,就会忍不住放进嘴里,轻轻地一嚼,鲜甜的汁液带着一丝丝酸味流到了嘴里每一个角落。连壳都来不及吐,就急忙把下一颗塞进嘴里。不知不觉连牙都酸软了。
我特别喜欢吃杨梅的那种酸味。
杨梅无论是红的还是黑的,都带着一种酸味。那是杨梅的本味,如果杨梅失去了酸味,那就会失去它原本的价值。正因如此杨梅才会一直不忘自己的本味。我喜欢吃它的酸是因为:我每每从它的酸味中体会到:人也应如此,不管时代怎么变,不管地位有多高,都应在繁华的世界里坚守自己的本味,坚守一颗初心。
我爱故乡的杨梅,特别爱吃它的酸味。
初一状物作文 篇4
总体构思
以本单元的课文作为主要依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状物类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选材构思,编写提纲,独立写出有真情实感而又富于创意的;最后让学生互改作文,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利用对本单元已经学过的状物类的讨论和探究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从写作到评改到美文交流,可以全程参与、亲身体验和感悟、讨论和交流的学习和写作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由表达。
教学流程
(一)明确本单元写作重点
1描摹事物的特征。
2学习在状物中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二)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谈学习的收获,从中总结一些状物类的写作方法。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然后师生一起整理归纳,如:(1)要选择自己熟悉的真正有感触的事物。(2)仔细观察,必须对事物的形态、颜色、动作、习性等有较深入的了解。(3)要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加以细致描绘,注意由形入神,通过写物,逐步揭示其象征意义,把自己的思想与所写事物的特点有机地联系起来。(4)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一边总结,一边引导学生举些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三)美文欣赏(用展示)
再往远处看,荷花像倾在湖里的胭脂,又像落在湖上的云霞,更是别具一格。吟诵着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顿觉心旷神怡。你瞧,那荷叶上蹲着一只青蛙,它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为荷花湖演奏动听的交响乐。荷叶展绿叠翠,浑圆宽阔;碧盘滚珠,皎洁无暇。在翠绿的荷叶丛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泌人心脾。摘下那碧绿的荷叶,不仅可以挡风雨,还可以遮骄阳。露珠亮晶晶的,在那翠绿的荷叶上微微滚动着,闪烁着晶莹的光辉,像翡翠盆里托着珍珠一样。粉红色的莲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争先恐后地开放着,远远看去像一盏盏红灯,陪衬着那肥绿的大荷叶和那像酒盅一样的莲蓬。
(四)引导学生尝试选材构思(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叫个别学生发言)
点拨:提醒学生要写出让人耳目一新之作,要注意突破常规思维定势,选择最佳的.切入角度。作文要独辟蹊径,展开联想和想像,可反习惯、反常规、反一般思维,细细挖掘文题的深层意蕴,拓展写作思路。如“小草”,多是赞美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和默默无闻作贡献等品质;反常规思维:立场、意志不坚定,只要长高一点,风一吹,雨一打就倒下了。又如《牵牛花》,常规思路:勇于攀登,奋发向上;逆向思维:借助别人来抬高自身,攀附权势等。抓住事物的特点,只有多思考,打破常规思维,往往出奇制胜。但是要注意,逆向思维要合情合理,不可失实。切忌脱离客观现实,一味地去求新求异。
(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编写提纲,然后独立完成作文
(六)指导学生进行互改作文,并由学生推荐优秀的或有待探讨的作品在班上展示交流。
初一状物作文 篇5
在外公家那条幽静的小道上,生长着一种花,如今已是春色满园之时,万物复苏,赏心悦目,它也在悄悄的生长着,而它的春天,也同样美丽,它的名字叫——勺子花。
也许正是因为它的叶片十分厚实,形状宛若一把小勺子,因此人们叫它勺子花吧!它的“大名”,我就不得而知了。
勺子花的茎干非常粗壮,显得十分结实,仿佛一根“营养输液管”,源源不断地向上输送着养料,牢牢的挺立在或枯瘠或肥沃的土地上。突兀的茎干上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像勺子花的成长日记一般,记录着它艰辛的成长历程。茎干上往往会附着三四个小小的各大,无论茎干是粗是细,它都会有,我想,这或许是勺子花特意为水分和营养“建造”的一个“储蓄库”吧!也许,这也是勺子花生命力特别强的“秘诀”所在吧!
最有特点的是勺子花的叶和花,说是叶子嘛,也不全是,说是花嘛,好像也不确切,为什么呢?因为正是它一片又一片围成了它那俊逸的花,准确地说,叶子就是花瓣,既有花的秀美娇丽,又有叶子的俊逸清新,不能不让人赞叹道:这真是一种奇特的植物!
勺子花的花心,其实也就是最小的叶片,犹如一颗红钻石,嫩青色的叶片上泛着深红色。外一圈稍大一点的叶片,翠绿色的叶片上放入染上了一层朝霞的微红。第三层的浅绿色的叶子上露出微微的红晕,好似我们少年在篮球场上拼搏时涨红涨红的稚脸。第四层的叶子是深红色的,已经完全褪去了儿时的幼稚,只留下几个微小的红点,如幼时的缩影一般。第五层的叶子绿得发亮,绿得直逼你的眼,浑身上下散发着成熟的气息。如果说第一层叶片像婴儿,第二层像幼童,第三层像少年,第四层像青年,第五层像中年,他们都时刻闪耀着青春的光芒,那么,最后一层第六层就像老年一般了。第六层的叶子失去了往日的润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也失去了往日的美丽,渐渐地,渐渐地枯黄了,泛黄的叶子上显出几分从容与不迫。落叶归根,它即将坠落了,坠落了。可它却将落在深深埋着根的泥土上,在泥土中腐烂,化为养料,不遗余力的滋润着下一代,把生命的接力棒传递下去,传递给根,传递给下一片叶子,传递给下一片盎然。这时,挂着水珠的第六层叶子有透出几分平凡的伟大……
勺子花的生命力极强,有一滴水它就能生根,有一缕阳光它就能发芽,开出朵朵宝莲灯般的花,花花相映,叶叶像衬,朵朵连心。
朋友,我要告诉你,在姹紫嫣红的春色里,勺子花的春天,也同样美丽!
初一状物作文 篇6
被誉为“万寿之果”的木瓜,有着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它吸引了我的注意。
以前,我家门前种有一棵木瓜树,那是我的奶奶在我两岁时种的,可以说是我与木瓜树一同长大的。因此,我与木瓜便有了那么一种解不开的缘。
那一年,我3岁,木瓜1岁。奶奶回到了老家,照料木瓜的任务便交给了爸爸。春间二三月时,与其它的花儿一样,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时刻,木瓜花儿也开放了,它真可爱呀!红色的繁花如樱花般地压满枝头。它向来喜爱低调,总爱悄悄地开放于粗壮的叶柄下,露出一点点裙裾般的花瓣,像一个怕羞的小姑娘躲在自己父亲的肩臂下,胆怯地向外窥探着。我认为用“俏佳人”来形容木瓜花也不为过。正如唐朝诗人刘言史所写的那样:“柔枝湿艳亚朱栏,暂作廷芳便欲残。深藏数片将归去,红楼金针秀取看。”木瓜花不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吗?我最喜爱木瓜花了!
我5岁,木瓜3岁。木瓜树结了果,果实聚集于茎杆的上半部,一层一层,累累向上,宛如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正搂着妈妈的脖子撒娇。爸爸爬上树,摘了一个果实下来,拿刀一剖,飘香四溢呀!那一粒粒黑色的小种子,就好像那些小珍珠似的,多么可爱呀!而那金黄金黄的果肉,让人忍受不住诱惑,情不自禁地咬上一口,真香甜呐,奶奶真好!
当我7岁,木瓜5岁时,我们搬了家,至于木瓜树,我们也没有多大理会了……不久,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传来了噩耗――奶奶病重身亡!
而在今天,我14岁了,那木瓜呢?现在它又怎样了呢?我再一次回到了旧屋,看见了那株木瓜树,瓜果早已没了,叶片也掉光了,只剩下那么一根大约5、6米高的枯树干。
瓜果、叶片,你们去哪儿了呢?
初一状物作文 篇7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别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首《菊花》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的。我带着古人的心情来到福建省第四届菊花展三明展区赏菊。此次菊花展共展出7万多盆菊花,品种达300多个,其中:多朵菊4。9万盆。大丽菊26盆,塔菊30盆,悬崖菊20盆,盆景菊20盆,独木菊530盆,案头菊100盆,插花艺术作品30多件,菊花造型12个及各类草花2万盆……
一进展览区我便看到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菊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有紫的,有橘的,还有渐变色的。有的像妈妈的卷发,有的像天上的白云,有的像龙的爪子,还有的像刺猬球。而我最欣赏的便是一头昂首东望的“龙”——它是由多朵菊和奇形怪状的树干拼插而成的盆景,人们都纷纷在盆景前留影。在它的旁边还有一盆酷似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的菊花—“故乡的月”,它呈白色,虽然不怎么起眼,但是许多小朋友看到它可能会流口水,因为它不仅像莲花宝座更像甜甜的冰淇淋要滴落的样子!
再往里走,“国华红影”和“国华大方”这两兄弟并排仰卧在展台上。大方弟弟正在大大方方地迎接我们,而红影哥哥却忙得满头大汗,因为它是千手观音,正帮前来观赏的游客拎包呢!接着就是“黄石公”和“黄托挂”这两姐妹了,黄托挂就像一个倒着的向日葵,吸收着太阳的热量然后再提供给人类。而黄石公呢?则站在展区的另一角彬彬有礼的迎接着进进出出的游客。
转个弯来到展区的另一侧,那里摆放着许多插花艺术品,你看这个用金盏菊做成的艺术品向我们伸出手臂给我们热情的拥抱;另一个名叫“起舞”的插花艺术品,它们仿佛向我翩翩起舞,展示美妙的舞姿。
快走到末尾时,我们会看到一座红菊花山耸立在花的中间,多么美丽多么壮观的景象呀!这些香气扑鼻的菊花还引来了许许多多的蜜蜂蝴蝶为它们传播花粉呢!
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我爱菊却是因为菊花历经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我们也要像它那样,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地勇攀学习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