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观后感

时间:2023-04-24 18:44:50
孔子观后感(精选15篇)

孔子观后感(精选1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子观后感1

铭记战争,保卫和平,珍爱生命——电影《孔子》观后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和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用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给后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铭记战争的教训。

孔子助鲁国抗齐时,几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敌军泼洒而去。霎时光,火光把天都映红了,惨叫声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烧死!孔子,自然也是悲恸不已,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有什么对错可言?弱肉强食,或许是战争年代最残酷的。

保卫和平的年代。

试看战争年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一场战争动辄就要死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和平年间呢?社会安定,百姓们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者相比较,保卫和平,难道不就应吗?

珍爱宝贵的生命。

古代封建社会,仅一个季平子死亡就要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陪葬,难道人命真的有贵贱之分吗?不,只是因为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时的统治者视人命如野草般,动不动就草菅人命!孔子为了救一个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以一己之力驳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这就是孔子“仁义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电影中,孔子曾与弟子失散,路人这样描述他:“气度象个大人物,却象丧家之犬般狼狈。”让人有些心疼:一个圣人,怎会落魄至此?有几人又能理解孔子?

从血淋淋的历史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太多太多:铭记战争的教训;保卫和平的年代;珍爱宝贵的生命。

孔子观后感2

今天下班后,和坤儿一起到上海影城看《孔子》。

影片《孔子》拍得规规矩矩的,说不上超好,但是可以看。

里面故事都有影儿,既没被捧成孔圣人,也没贬成孔老二。不像于丹,她说话太咋呼,搁她理解的论语里走出来的孔子,像个大明白,一想孔子就和她连着,不大可耐。胡玫的孔子可耐,或者说周润发演的孔子真可耐,是一个有对有错,有血有肉,爱国爱家,疼老婆爱孩子的山东大汉。孔子穿得棉袍后现代,特软和,特暖和。俺也想扯二尺布,做那么一灰面棉袍。到哪能买到棉花哈?

比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和《英雄》诚恳万分,比陈凯歌的《无极》和《刺秦》智商高,比冯小刚的《夜宴》讲故事讲得明白,那帮男人呀,一堆老笨蛋,和胡玫比啊。人家胡玫不像他们猫一顿狗一顿的,没常性,人家她拍的历史剧一贯高水平,影片《孔子》比她的电视剧《雍正》还要好得多。

其实,咱有五千年历史,题材不缺,有故事着呢。可是俺没捞着看过啥像模像样的正剧影片,就算你带上近代史在内,也都没啥好看的。《甲午风云》和《武训传》是俺看过的影片里,应该还算讲明白点儿事儿的,其他真想不出来啥,谁还拍过好历史片?你们帮忙想想?兴许有,俺忘了?

周润发不负众望,孔子演得好,有时候他能化腐朽为神奇,你比如,磕头,多让人反感的动作,可是周润发演得实在,潇洒。哎哟,和他在一起演这场影片,对其他那些演员,像陈建斌周迅和任泉,来说绝对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俺这么笨猜啦,人家那几个心里可能还不服捏。

孔子观后感3

大家知道吗?孔子是我国的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他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张“不管贵富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他的思想足以震撼世界。孔子着有的《论语》至今还在市面上广泛发行。我们都很敬佩他,这不,1月11日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到中国木偶剧院看《少年孔子》。下午,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中国木偶剧院。

下午,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中国木偶剧院,《少年孔子》讲的是孔子少年时期的故事。孔子名叫孔丘子仲尼。他从小就懂的要仁爱、诚实、团结。故事讲的是孔子和一个叫牛轰的孩子选诗童的事。开始牛轰不想学习,整天无所事事,仗着他家有钱天天和别人较劲。可后来一场大火把牛轰家全烧光了,同伴们也笑话牛轰。只有孔子一直安慰牛轰。

可见孔子的心胸是多么的宽阔啊。其中,令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孔子在弹琴,牛轰的爸爸也让牛轰弹,牛轰说没琴台怎么弹呀?然后他的爸爸趴下指着后背说:“这儿,这就是琴台。”其实牛轰在他爸爸的背上都是乱弹,这时他们听见了孔子在弹一首曲子,一会先生来了,先生问孔丘:“你这篇曲子已经弹了二十天了,学点新的曲子吧!”孔丘说:“我还不知道这个这个作者写这首曲子的意义。”先生继续问孔丘:你会几首曲子了?”孔丘说:“我会一首。”牛轰和他的爸爸都笑了,牛轰的爸爸问牛轰会几首曲子?牛轰说:“我都会五首曲子了。”

先生一听说:“孔丘你说说这个曲子的含义。”孔子说:“我觉得这首曲子的作者肯定是一个能管理国家的名人。”先生说:“确实是,这时候曲子是亲王越王写的曲子”孔子,中国人的骄傲。我也要向孔子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取将来做个小孔子。

孔子观后感4

今天,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内容是主讲孔子的一生由鲁国兴盛的国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衰弱到一个四处传教的乞丐,最终又回到鲁国的人生经历,令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曲折路程,又使人惋惜如此一位高尚的人,生命路途的悲惨。

孔子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学习孔子高尚,让人深有所思,是的,在当时那个战乱的时代,孔子的儒家道法被各个国家重用,但他没有被别的国家用重聘金所动,依然效首鲁国,但是最终被叛人挑拨而被赶出鲁国四处传教乞讨,如果;是现在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被视为尊重的人,但是那个战乱的时代,竟然像一个乞丐流落街头,连口饭都吃不上!使人不禁叹息人生的不公,竟然让如此一位圣人堕落……

看到孔子在那种黑暗的年代依然正直的身影,我不禁有所感动,在我们这个没有战乱,跟平的年代里,拥有孔子这种品行的人几乎已经见不到了,要想学会孔子的修行不容易,但是也很简单,简单是因为只是捍卫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其实孔子也只是做到了这一点,但难是因为这一点,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就要抛弃功名,财物,地位等等,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做到孔子这样伟大,但我们起码不能在人生路上做恶事,在别人看来,我们远没有孔子伟大,但是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这一生是正直的,是不邪的!

看了孔子后,我沉思了许久……

孔子观后感5

《孔子》观后感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之师,万世师表”,其言行语录和思想轨迹被其弟子收录集合成《论语》,有半 ……此处隐藏2993个字……智慧,颜回的无私,个个人物将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化为人们心灵的归宿。我们要学会感知,学会选取,学会进取。

孔子观后感11

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很有智慧,就连孔子也曾向他请教。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

老子的人生智慧便是弱者生存,钢亡而弱存。老子提倡做人要柔一点,弱一点,低调一点,遇事要懂得以柔克刚。这让我想起了张三丰的.太极拳,据说当时张三丰正在树林中练功,看到一只蛇和一只乌龟正在恶斗,便静静的站在一旁仔细的观察起来。蛇的动作迅速而凌厉,乌龟的动作缓慢而精准,神奇的化解了蛇的进攻,最后居然一口咬住蛇头,赢得了这场恶斗,伫立在一旁观看的张三丰被这出奇制胜,以柔克刚的招式给震撼了,之后由此悟出了“太极”的概念,以柔克刚,独步天下,傲视群雄。这和老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太极拳也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老子思想的精华,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老子曾问他的弟子们,天下最弱的是什么?弟子们答,是水。老子又问,那天下最战无不胜的是什么?弟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此时,老子悠然答曰,水能灭火,水滴石穿,则天下至柔即为天下至钢,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无为则无不为。

我不禁愕然,这高深莫测的语言中包含着人世间最真挚的道理,旋即,我恍然大悟。有时候,退让并不是懦弱,这恰恰是一种人生智慧。

孔子观后感12

看完《孔子》电影后,心情非常激动,同时也被孔子的“仁”“礼”思想和他以及他的弟子们的治学精神感动着……其中,最让我震撼的就是孔子的弟子——颜回!

颜回在电影中出现的镜头很少,共有五次出现,而且每次的镜头不到五秒钟,只有在他临死前的镜头拍的最详细。

他的死是因孔子的书而死。当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正在赶路,冰天雪地。地上、湖里全是冰,当他们要穿过湖时,突然湖上有块冰裂了,车子和书卷都掉进了湖里,这些书卷可都是老师一生的心血啊!颜回不顾一切的一头扎进湖里,奋力抢捞那些书,他一次又一次的把捞上来的书送到冰岸上,然后又一次次的返回湖底去捞那些书。颜回本可以游上岸来的,可以不用去捞那些书,可是他做不到,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书落到湖底……当他再一次扎进水里时,他太累了,最后筋疲力尽,再也没有上来…看到这里,我感动得哭了,我相信同学们也流泪了。

在颜回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无畏的精神,由此也体会到了两点。

第一,他十分尊敬他的老师,因为他可以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而去保护老师的书,他认为老师的那些心血比他的生命都重要。第二,颜回是个有信仰的人。一个有信仰的人,当信仰和生命两者只可取一时,他就会把生命置之度外。而颜回的信仰就是要发扬孔子的思想,而这些信仰都在他的老师孔子的书中。

颜回保护的不是简单的几卷书,而是他的伟大的——信仰。

孔子观后感13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的历史悠久,何其辉煌,那些辉煌被记载在一册册书中。可从未被尘封,中华上下五千年,他们一向活在人们心中。

今日看了关于《孔子》的历史的电影,它狠狠的抨击着我的内心。将近两小时的影片,却道出了孔子不凡的一生,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文字,从他口中说出的一句又一句经典无不刻画了一个鲜活的形象。

最打动我的有两个镜头,孔子被放逐出境,当时连老天都映衬着孔子的处境下着倾盆大雨,气氛沉重又让人不禁揪心,抛开妻女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不易。马车走了半路,车轮陷进了泥中,孔子师徒试图拽马使其摆脱泥淖,却不料被马踢翻在地,他笑了,笑得那么释然,又令人悲悯,这是一个失意之人最终的畅然!

第二个镜头,孔子及其弟子驾着马车过一个大冰河的场景,不料,冰面开裂了。竹简都掉进了冰河里。颜回想都没想直接跳入湖中捞取竹简,天寒地冻,下着鹅毛大雪,所有人眼睛上,眉毛上都有一层冰霜,在这极寒的地方,别说跳入湖中了,生着火都觉得受不了。

颜回一刻不曾停过,他极力摆动双臂在冰湖里游动,将一卷又一卷竹简打捞上来。竹简都捞回来了,可颜回再也没有上来,永远被封在了冰层中。孔子一声又一声绝望地喊着颜回的名字……牵引着人们的心灵,我不禁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孔子之后的生活是在风餐露宿中度过的。就连一碗清可见底的汤,大家都一人一口的喝。他的一生是凄惨的,能够是光辉的!

跳进历史的长河,追溯孔子的一生,我愿化作一个标点,结束最终一个长卷。不让光鲜的背后只剩空白!

孔子观后感14

今日,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资料是主讲孔子的一生由鲁国兴盛的国相(相当于此刻的总理),衰弱到一个四处传教的乞丐,最终又回到鲁国的人生经历,令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曲折路程,又使人惋惜如此一位高尚的人,生命路途的悲惨。

孔子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学习孔子高尚,让人深有所思,是的,在当时那个战乱的时代,孔子的儒家道法被各个国家重用,可是他没有被别的国家用重聘金所动,依然效首鲁国,可是最终被叛人挑拨而被赶出鲁国四处传教乞讨,假如;是此刻这个社会,必须是一个被视为尊重的人,但那个战乱的时代,竟然像一个乞丐流落街头,连口饭都吃不上!使人不禁叹息人生的不公,竟然让如此一位圣人堕落……

看到孔子在那种黑暗的年代依然正直的身影,我不禁有所感动,在我们这个没有战乱,和平的年代里,拥有孔子这种品行的人几乎已经见不到了,要想学会孔子的修行不容易,但也很简单,简单是因为只是捍卫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其实孔子也只是做到了这一点,但难是因为这一点,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就要抛弃功名,财物,地位等等,虽然我们不必须能做到孔子这样伟大,但我们起码不能在人生路上做恶事,在别人看来,我们远没有孔子伟大,但我们能够自豪的说,我这一生是正直的,是不邪的!

看了孔子后,我沉思了许久……

孔子观后感15

春节前,吃饭的间隙,将《孔子》看完了,没有能够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总体印象,觉得孔子是一个苦难的思想家。后来,有些疑惑,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中,孔子的思想应该是被淹没的呀,怎么会流传至今呢?(这大概跟孔子周游列国讲学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影片中并未表现过多。

今天在阅读《中国新闻周刊》(总第454期)时,读到了《电影孔子诞生记》。读到了一些这部电影的前后故事,心中不禁重新念起了这部电影。

我是八零年出生的一代。当我还不知道孔子的时候,我听说了儒学,那时,还特别以为“经世济用”就应该是人生的伟大追求;后来,知道了孔子,读了一些《论语》,觉得他的一些话说得挺对,对现在的我仍然有用处。但是,至于“纪念”这一主题,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现代人真的想纪念孔子?想纪念孔子的什么?

又读到《我们应该如何纪念孔子》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其实,我并不了解孔子,所以,我才浅陋地说了一些话。戴佩荣先生从“个体与群体”“羞耻心与罪恶感”“悦乐精神与忧患意识”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孔子精神的现实意义。当然,这还是浅尝辄止的,我网觉得深刻一些的,我应该认真读《论语今读》。

不了解是可怕的,因为不了解就没有发言的资格与权利。当自己了解得还比较少的时候,尽可能少一些开口说话。

《孔子观后感(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