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嗝嗝老师》观后感12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嗝嗝老师》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嗝嗝老师》观后感1《嗝嗝老师》这部电影上映后,朋友圈好多朋友发了看片的感想,激发了我要走进电影院的一份迫切心,也是好事多磨,好几次都因为这个那个原因没看成,心里急的跟痒痒没挠痛快一样,趁着周末去电影院里赶紧一睹为快
故事主线很清晰,讲述了一个患有图雷特综合症的女老师奈娜带领全校垫底的9F班学生逆风翻盘的励志故事。其中有几个场景我印象比较深刻。
一、生命影响生命,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女老师奈娜小时候,在学校一次话剧表演之后,她的学校校长邀请她走上讲台,两人一问一答,把这个病介绍给在场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们,问她:“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奈娜说:“我想和普通学生一样”,校长说我们会做到,给了她莫大的鼓励,在她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那就是立志也要做一名好老师,传递美好的教育给别人。印度这两年的电影《摔跤吧爸爸》《起跑线》《神秘巨星》等等,真的是很关注思考教育问题,我们需要的教育应该就是这样用生命来影响生命,让世界更美好。
二、真心传递信任,成为孩子们的北极星。对9F班来自贫民窟的孩子们,别的老师认为是差生,怎么教都没用,劝她放弃,可是她没有,她说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老师。她也对孩子们说,为什么9A班的看不起你们,为什么学校不认可你们,大家都只需要改变一点点,可能就不一样了。她让孩子们写下最厌恶自己的不能接受自己的事情,写下后折成纸飞机,一起把不堪放下,努力向前。她因材施教,带着孩子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多学科融合教育,丰富多彩的实验,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告诉孩子没有指南针的时候,以前是怎么靠北极星辨别方向的。因为一个孩子破坏了学校参加全国科学比赛的模型,在她的极力请求下,校长同意让他们班参加期中考试,但是不能再到学校来了,她也就不用到学校了,在和弟弟聊天质疑自己的时候,那群孩子出现,犯错的孩子说,他在放飞的纸飞机上什么也没写,他害怕信任任何人,他怕永远也赶不上9A班的人,但是现在他愿意去相信老师,相信自己,想放飞纸飞机,但是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他说在这个世界上,老师就是他们的北极星,一群孩子围着老师,看着很欣慰,一个好老师影响了一群孩子。
三、自己接纳了不完美的自己,也会让别人接纳这样的自己。从小到大,奈娜已经学会了接纳这样的自己,可是她爸爸一直为她的病感到难堪。两个场景,在公众场合,看到外人的目光,她爸爸就很尴尬的快速点餐,根本就不等奈娜的决定,奈娜对爸爸很失望。被学校认定孩子们是考试作弊,要开除他们的前一天晚上,她爸爸来到她身边,对她说:“看到你对孩子们那么真心的付出,不管明天的结果怎么样,你都尽力了,从你小时候开始爸爸就因为不能治好你的病感到自责”,奈娜说我都不介意我这个病,你为什么那么在意?爸爸最后拥抱了女儿,说你是一个好老师,爸爸为你感到骄傲。父女和解。父亲在女儿无所畏惧的生命状态下,也放下了自己作为父亲无法帮女儿治愈疾病的挫败,学着接纳和放下,表达对女儿的爱和支持。
通过电影,作为教师,我也开始反思,没有差的孩子,只有差的老师。没有人是完美的,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孩子,无条件的去爱我们的学生,鼓励她像小树一样努力扎根地下,努力向上生长,自由地呼吸,自信地舒展。
《嗝嗝老师》观后感211月9日期中考试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电影《嗝嗝老师》。这应该是我上班以来学校组织的看电影活动中,最适合与学生们一起看的一部。
以下感受送给作为老师的自己。
奈娜老师身上有很多优秀老师所共有的特点:热爱教育,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但因她有着生理上的缺陷,使她在教师工作的这条路上遇到更多的挫折,所以显得更加感人。
第一次感动,是因为奈娜的小学校长对她说的那句话:“我们会像对待其他学生那样对待你。”在他对小姑娘伸出大拇指的一瞬间,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正是因为有了可汗校长,才有了奈娜后来的优秀和对教师事业坚持。我小学的经历让我曾经想过,如果将来我成了老师,一定会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偏心。奈娜很幸运,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好老师!
第二次感动,就是她班上孩子们由于破坏了学校实验项目的模型,被学校停课,奈娜也几乎放弃了自己的坚持的时候,孩子们找到了她,求她不要放弃他们,并像她曾经教他们的那样,举起手掌,告诉她:您就是我们的北极星。相信每一个当过老师的人都会被这里感动的,因为一个老师最幸福的就是学生能主动找老师请教,并对老师的付出表达感恩。
第三次感动,也是最感动的,就是在结尾时,即将退休的奈娜校长在人群中见到并拥抱自己的第一批学生时,看到曾经如此顽劣的学生,一个个都长大成人,都那么幸福健康,这应该是每一个老师最欣慰的时刻了。那一刻,我甚至也在想象自己的学生,长大成人的样子……
以下感受送给我的学生们。
“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这句话是奈娜老师说的。这体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坚持,也是源于她小时候可汗校长给她的支持与鼓励。但是奈娜老师能够成功,不仅是因为她遇到了一位好校长,更因为她有一个好妈妈,以及她自己不懈的努力。就在她做老师的时候,甚至也曾一度想放弃那些孩子们,那时是孩子们主动找到了她,才有了后来的逆袭。我想告诉大家,只有你和老师一起努力,我们才能成功。
9F班的同学们家庭条件很差,一开始毫无学习欲望,更谈不上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但最终他们和老师一起努力,超越了9A班,这充分说明了学习动力和坚持努力的重要性。电影里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印度,但是大家知道吗?这个患有妥瑞氏综合症的老师的原型人物是个美国人。这就是说,在世界上,无论在什么地方,作为一个学生,要受到所有人的认可,你必须要努力学习,做最好的自己。同学们,不论你的起点在哪里,只要你摆正心态,积极努力,你的前途都是不可限量的。
最终能让9F班走上领奖台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学业上的成就,更是因为他们在人格上的健全。9A班的男老师,当他知道自己阴暗的计谋没能实施,他终于认识到自己固执的偏见错了。9A班的那个男生,也终于认识到自己配不上那枚印着PERFECT的勋章。同学们,无论学什么,我们要先学做人!
所以,孩子们,不管你来自什么家庭,学习基础怎么样,只要你无所畏惧,只要你还有梦想,我们就能一起超越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
《嗝嗝老师》观后感3近期看了一部推荐的印度电影——《嗝嗝老师》,说起印度可能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印度阿三”,这一词对于印度人民带有很大的贬义。但是从电影的角度来看,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相继出品的《我的名字叫可汗》《三傻大闹宝莱坞》和《摔跤吧!爸爸》可以说是风靡全 ……此处隐藏9123个字……断地学习中绽放自己,点亮学生的心灵。
其实人的一生实际上是不断学习的一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作为成长顾问,更要以敏锐的知觉,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作为管理老师,我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身,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管理学生,同时要言传身教,引导身边的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东方康明学生之家发展至今,为数之不尽的学生们提供了最最优质的服务和引导,老师们的素质对学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要坚信没有坏学生,只有坏老师这句话,勉励自我,提升自我,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嗝嗝老师》观后感11印度剧情片,影片主人公是一名名叫奈娜的女教师,讲述她带领着一群来自贫民窟的学生重新树立生活信心的故事。
影片励志色彩很浓厚,一方面是奈娜老师本身反映出的励志元素,另一方面是奈娜老师带的学生展现出的励志元素。奈娜老师直面自身缺陷,努力地改变着周边人异样的目光,以其高超的业务本领和敬业的匠人精神,最终成功证明了自己,也给所教的孩子们带出一片光明前途。学生们则通过老师教导和自身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自己,出身并不能代表一切,在相同学习条件下,我也能战胜你。
奈娜老师天生不幸,家庭富裕,可自己却患有一种名叫图雷特氏综合症(Tourette综合症)的疾病,神经传递出现了问题,具体症状就是她会时不时的肌肉抽动和出现猥亵性言语,片中将症状稍微调和了一下,只是发出狗叫和打嗝声。她童年就因为患病而被多所学校退学,幸运的是她最终在母校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好校长,校长给予她平等待遇,并教育别人不要歧视她,从此奈娜也立志成为像校长一样的人,给更多人平等发展的机会。
在阶级分化明显的印度,一群来自贫民窟的底层孩子,通过努力学习打败了来自上层阶级的富家子弟。以弱胜强完成逆袭,这本身就是影片的一大看点,何况实在一名本身身体有疾病的老师带领下,处处充满燃点和看点。事实也正是如此,一般人的智力完成高中学业绰绰有余,正常智力发育的情况下,想要学习理解几百年前人类就充分摸透的知识,并不是一件难事,只是那些艰深科研任务才需要高智商聪明人完成。在阶级固化严重的地方,上层阶级的人害怕更多的人抢夺被自己侵占的资源,才会想到用限制教育的方式来阻挠别人发展。9F班的孩子正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教育垄断的荒唐,不过能够改变的也只能发生在电影之中吧。卡住教育资源,攥紧上升通道,这是固话阶级的常用剂量,而大家都能够认清这一点,偏偏都不去改变,有能力改变的人不会去改变,没有能力改变的人也没有机会变得有能力。
除了励志之外,影片还多次强调了教书先育人的道理。教书先必育人,育人先做人,奈娜带着孩子们考出好成绩后,遭遇了栽赃诬陷风波,百口莫辩,原因就出在价值观上面。当没有信心在正面战场战胜对手时,这些富家子弟就想到了歪门邪道,而贫民窟的孩子们人穷志不短,经受住了考验,没有中套。做事先做人,如果掌控国家的人都是些喜欢蝇营狗苟的家伙,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前途。
影片就像是印度版的《放牛班的春天》,从来都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奈娜老师真正做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好老师不但要因材施教,激发潜能,还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奈娜老师在拒绝父亲安排的银行高薪工作时就表明自己的态度,老师工资不高,但能够教书育人,银行薪水虽高,但自己并不快乐。当一个老师总想着赚外快,在课上该教的不教,留到自己的补习班上才讲,这些老师早就将教育看成做生意,孩子们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行走的印钞机罢了。
自强不息,战胜疾病困扰,
循循善诱,指引桃李方向。
《嗝嗝老师》观后感12最近在儿子推荐下,我和金老师一起进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嗝嗝老师》,很有感触。
电影的女主角奈娜患有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会时不时地发出“嗝嗝”的声音。在紧张、焦虑、愤怒的时候,发出怪声的症状会更加频繁。而且无法控制,无法治愈。
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敏感、脆弱了,因为这个,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几乎一直揪着心,心情比较沉重。除此之外,整部影片敢于直面现实、弘扬正气,还是很值得一看的。下面谈三点粗浅的感受。
我的感触之一:善待他人,尤其是善待穷困或者有缺陷的人,对于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电影中的9F班的孩子们受到了很多老师和学生的歧视、甚至侮辱、陷害,对应的,他们也会在自暴自弃的同时,产生报复的心态和行为。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任其发展,很有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而受害者很可能会是比他们弱小的、无辜的人,而不全是那些歧视他们、欺负他们的人。
据我了解,在教育公平方面,做的最好的国家是芬兰。我手边有一本书——《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里面就有介绍。在“芬兰教育最可贵之处”的标题下面有以下的文字:“芬兰的教育专家同时一再强调,凸显优秀学生和精英教育,并不会对整体教育带来最好的结果,反而只要善加鼓励、运用资质优异的学生来帮助一般或落后的学生,使资优生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不仅不会影响资优生的学习,反而有助于群体社会的平等发展。”
“芬兰人深信,基础最重要。只有基础稳固,日后建构更高的楼层才会稳固。因此,芬兰愿意花费许多人力精神在基础教育上,尽量让跟不上进度的孩子或一时学习缓慢的学生,都能有额外的辅导、关怀和资源挹注。”
我认为:影片反映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芬兰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感触之二:做一个好老师,要能把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信手拈来、才华横溢。
影片中的老师似乎是一位全科老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她都精通。而且,善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授课。让我很佩服和敬仰。
感触之三:做一个好老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因势利导。
影片中,老师向学校的其他员工询问学生的情况,自己也观察、了解学生的情况。在没有等到家长来开家长会的情况下,又去挨家挨户进行家访。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她才有可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喜爱,进而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
这就告诉我们: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才有可能达到师生同心的程度。否则,教和学永远是一对矛盾。
电影是我和金老师一起去看的。在微信上我们交流了收获和感想。金老师也写了几点感想。我也附在下面,供你参考。
“刘老师我要感谢你推荐的这个影片,印度电影以歌舞见长。近几年很少看过印度片,影片反应了很多有价值和有社会意义的问题。
1.对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滋润人的内心,无论来自什么家庭,什么样的孩子,教师都要善待他。
2.怎样走入每个孩子的内心呢,教师很不容易,教育有时候又显得无力无奈。然而改变一点点,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成长,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3.真正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学霸,还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和有社会担当的人。
4.敢于接受自己的缺陷,走入社会,她应需要多大的勇气,非常敬佩。影片有教育理想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