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观察日记

时间:2023-02-05 15:56:22
大蒜观察日记【推荐】

大蒜观察日记【推荐】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蒜观察日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蒜观察日记1

家里有一些大蒜。前段时间我被妈妈勒令不准上网,于是空闲时间陡然增多。无事可干,突然心血来潮,我决定把大蒜养起来,看看它是怎么发芽的。

9月16日 星期一晴

晚饭后,我提议要养大蒜。妈妈自然满口答应。说干就干,马上行动。找出一个废弃的旧盘子,倒上水,把大蒜一个一个排列整齐。这时的大蒜,外表是干燥的,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搓就会掉下一层薄薄的皮儿。我知道了人们常用来形容事情很小、不值一提所说的“鸡毛蒜皮儿”,看来任何一个词的由来都是有根据的,不是凭空捏造的。把大蒜最外面的脏“外衣”轻轻脱去后,蒜宝宝显得更饱满了。一个个挺着大肚子,昂着头,像整装待发的将士。睡觉前我又不放心地再看看蒜宝宝,啊?短短几个小时,我倒进盘子里的水已明显减少了。看来他们是渴极了,但外形变化不大。带着牵挂,我进入梦乡。

9月20日 星期五晴

今天是我养蒜宝宝的第四天了。我每天给他及时喂水,蒜宝宝也很乖地把水每次都喝个一干二净(水一次不能太多,如果一直泡在水中,大蒜会腐烂的)。在我的悉心照顾下,大蒜已有了明显的变化:下面挨着盘底儿的地方长出了细细的、白色的根须。他的身体更胖了,衣服也被撑破了,露出嫩白的肌肤。再往上看,头部也较开始时鼓一些,并且能隐隐看到一点绿了。那是生命的绿啊!细细的、尖尖的,虽弱但坚,我有一丝丝感动,感动于生命的顽强,仅仅是给予他一点水呀!趁着中午温度高,我把他小心翼翼地放到阳台上,让他接受风婆婆的亲吻和太阳公公的抚摸。带着不舍,我上学去了。

9月27日 星期五晴

经过几天的“疯”长,这时可以叫他蒜苗了。我用尺子量了量,足足有8厘米长了。不是很高大,却很壮实,充满生机。蒜宝宝的根须,已悄悄有原来的稀稀疏疏变得浓密且互相缠绕,像那些不修边幅的老爷爷的胡子。他的身躯,由于要供养蒜苗的生长,已由肥胖变得干瘪了。而蒜苗呢,却青翠欲滴,那是一种怎样的绿哟,呼之欲出?诱人?词汇不丰富的我是不能恰当地形容出来的。哦,对!那是生命之绿。蒜宝宝的整个生命都融化到蒜苗那浓郁的绿里了。我又有一种感慨:那蒜苗不就是我吗?那粗壮吸水的根须和那贡出了全部养分而干瘪的身躯不就是爸爸妈妈吗?植物如人啊!

通过养大蒜,我学会了细心观察,同时也有一些令我心动的感悟。后来妈妈还告诉我:蒜的再生能力很强,割下来后还会在重新发芽,能吃好几茬呢。听后,我对大蒜更时肃然起敬:只需一点儿水就能生长,被割去,还会重新发芽。这种精神,跟那些温室中的花草比真是天壤之别!

大蒜观察日记2

9月20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昨天,妈妈给我几个蒜,声称可以泡出蒜苗. 我有点儿不可思议了,这些大蒜简直就像农村里面糟老头,别说体形了,那些青一层,紫一层,包在外面的"衣服"就好看不到哪里去,恐怕扔了也没人要.不过看着老妈一脸认真的样子,我动心了,说不定真可以泡出蒜苗哩.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我把盘子装满水,再放入大蒜,蒜就泡好了.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来观察.大蒜没啥变化,只是底部变得土黄,上面出现了八九个小孔,密密麻麻,排列得很有规律.有的小孔上,还露出了洁白的小根,不到一厘米,洁白而细软.像可爱的蚕宝宝,却比蚕宝宝细小许多.我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

9月21日 星期三 天气晴

后来,大蒜底部的根变长了,已有二厘米了.奇妙的是,大蒜顶部都鼓起了一个个小包.不久,小蒜苗就从包里探出了小脑袋,绿油油的,十分可爱.给了"小胖头们"浓浓的生机,好像早春的小草在寻找阳光的足迹. 现在,小苗有一厘米高了,白色中泛着淡淡绿色,还有着浅绿色的条纹,胖胖的身体告诉我小苗优良的身体状况,还泛着植物特有的芬芳,一点儿也不像从大蒜中成长出来的.倒像一种名贵的植物.

9月22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大蒜的根也非常漂亮,表面十分光滑,有一点透明,雪白雪白,犹如一条洁白的细绳,又宛苦一条价格不菲的银丝,让人感觉还能发出淡淡的光辉.但那浓浓的蒜臭味仍然掩盖不了它的身份,也颠覆了之前我对它的第一印像. 蒜苗的变化比较明显,头部都裂开了一个个小口子,小小苗像赶集似的长了出来,苗尖深绿,苗身却是橄榄绿,透着一股静态美,而且身上长出了更小的苗,光蒜苗新鲜油绿,大蒜也开始泛绿了. 9月23日 星期五 天气晴

至今为止,大蒜根已经长得超乎我的想像,交错,缠绕,怎么也分不开. 蒜苗长得不错,有一根,长得很粗壮,顶部油绿,是蒜苗家族中的高个子,碧绿的叶子如迎风招展的旗帜,活脱脱就像一个健美先生,我亲切地称它为"高肥帅". 还有根,底部白得透人,一道道显眼又漂亮的浅绿条纹布满全身,就像穿上了条纹外衣,颇具大小组风范,它叫作"白肥美".这根,歪歪扭扭,起名"长不直." 大蒜,谢谢你,给我了一片茂盛可爱的蒜苗小森林.

大蒜观察日记3

9月20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昨天,妈妈给我几个蒜,声称可以泡出蒜苗。

我有点儿不可思议了,这些大蒜简直就像农村里面糟老头,别说体形了,那些青一层,紫一层,包在外面的"衣服"就好看不到哪里去,恐怕扔了也没人要。不过看着老妈一脸认真的样子,我动心了,说不定真可以泡出蒜苗哩。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我把盘子装满水,再放入大蒜,蒜就泡好了。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来观察。大蒜没啥变化,只是底部变得土黄,上面出现了八九个小孔,密密麻麻,排列得很有规律。有的小孔上,还露出了洁白的小根,不到一厘米,洁白而细软。像可爱的蚕宝宝,却比蚕宝宝细小许多。我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

9月21日 星期三 天气晴

后来,大蒜底部的根变长了,已有二厘米了。奇妙的是,大蒜顶部都鼓起了一个个小包。不久,小蒜苗就从包里探出了小脑袋,绿油油的,十分可爱。给了"小胖头们"浓浓的生机,好像早春的小草在寻找阳光的足迹。

现在,小苗有一厘米高了,白色中泛着淡淡绿色,还有着浅绿色的条纹,胖胖的身体告诉我小苗优良的身体状况,还泛着植物特有的芬芳,一点儿也不像从大蒜中成长出来的。倒像一种名贵的植物。

9月22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大蒜的根也非常漂亮,表面十分光滑,有一点透明,雪白雪白,犹如一条洁白的细绳,又宛苦一条价格不菲的银丝,让人感觉还能发出淡淡的光辉。但那浓浓的蒜臭味仍然掩盖不了它的身份,也颠覆了之前我对它的第一印像。

蒜苗的变化比较明显,头部都裂开了一个个小口子,小小苗像赶集似的长了出来,苗尖深绿,苗身却是橄榄绿,透着一股静态美,而且身上长出了更小的苗,光蒜苗新 ……此处隐藏8138个字……都一样大。我还给它们起了三个好听的名字:“单单”、“双双”和“小四”。为了更好地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我把它们种植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中。

10月23日星期天多云

我种大蒜的时候就发现“单单”已经有一个像牛角一样的小芽儿了,高约35毫米。“双双”的两个芽儿也长了出来,大芽高约10毫米,小芽高约3毫米。可“小四”却只长了一个芽儿,高约4毫米。它们的根还是干枯的老根。我把它们放在阳光充沛的窗台上。

10月24日星期一晴

哇!小四又长出新芽了,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它还长出了许多白白的新根,长约3毫米,像胡须一样。可单单和双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长高了2毫米。

10月26星期三阴

天哪!小四从16毫米一直长到53毫米,它已经超过了单单的高度,这真是惊人的变化呀!它的叶子碧绿,散发着浓浓的蒜味,还长出了许多发达的白根,长约12毫米。双双大约高24毫米,单单只有46毫米。为什么小四长得这么快呢?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小四的根比单单和双双都发达,可以吸收充足的营养,而单单和双双的老根阻碍了新根的生长,于是我剪掉了它们的老根。

咦?水怎么这么浑?还散发着一种异味?我觉得这应该是大蒜生长过程中的新陈代谢造成的,于是我重新给它们换上了新水。

10月30日星期天雾

太令人震惊了!小四从59毫米长到了79毫米,双双的高大约59毫米,单单的高大约53毫米。它们的根已经纵横交错,十分发达。

20xx年11月6日星期天晴

今天我又有一个新发现,双双超过了小四,高度是203毫米,小四的高度是201毫米。他们之间好像在进行一场生长比赛,谁都不肯输。可是双双为什么超过了小四呢?我仔细观察一下,我认为应该是双双只有两个瓣,瓣数少,可以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小四有四个瓣,获得的营养就少一些。照此推断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单单有可能会后来居上。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了小蒜苗旺盛的生命力和令人惊叹的生长速度,我要像小蒜苗一样,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大蒜观察日记14

10月9日 星期三

让我们做种大蒜的小实验,于是我准备了一个小碗,一个大蒜。蒜瓣就像几个穿着薄薄的白色衣裳的兄弟抱在一起。蒜的表皮不太光滑,闻起来有些刺鼻。我拿起大蒜放进碗里,蒜很轻,放进碗时发出的并不大。

我拿起装大蒜的碗,走到水龙头旁,往碗里接了些水,接到没过大蒜的四分之一时,我关掉了水龙头,蒜瓣在碗里跳起了舞。我将碗放到了阳台上。

之后,我心里十分着急,盼着它能快点发芽。可是,我一连看了好几次,都没有变化。笑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睡前,我又去看了一次,但是还是没有什么变化,只有蒜皮湿了一点儿。妈妈说:明天应该会有变化。于是我期盼明天大蒜会有变化。

10月11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一回,就急忙去看了我的大蒜宝宝,想看它有没有什么变化。

我凑近一看,咦?水怎么变少了?是不是被大蒜宝宝喝掉了?水原先是清澈的,现在却变得浑浊了。凑近一闻,立刻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儿。水里怎么还有乳白色的细丝?

我把大蒜从水里拿出,惊喜地发现,蒜宝宝长出新的须根来了!原来,是它们帮助蒜宝宝大口喝水的。从蒜宝宝的头上还冒出了几个小芽,像扎了发髻。这些绿芽有长有短,长的快到一厘米,短的还不到五毫米。它们的颜色白中透出嫩绿,如同一块碧玉。

看着我的蒜宝宝,我感受到了它的力。观察是一件的事情,期待明天我的蒜宝宝会有更多变化。

10月14日 星期一 阴转小雨

今天,我去观察我的蒜宝宝,呀!蒜苗都长这么高了!长势可真旺盛啊!蒜宝宝头上的蒜苗,最长的都长到六厘米了!这些蒜苗,就像拔出的利剑一样。凑近一闻,刺鼻味儿更加浓烈,甚至不用凑近都能闻到那股。把大蒜拿出来,放到手掌上,蒜瓣个个都饱胀得要爆裂开,根也变长了。水的颜色也更加浑浊,变成了更加发黄的乳白色。妈妈说,水变浑浊了,养分也会减少。于是我把这碗水倒掉,又接了一些清水。蒜宝宝,你可要快点长!

妈妈给我说:大蒜浑身都是宝。蒜苗长粗以后,就会从蒜苗中抽出一根蒜苔,然后蒜苗就会枯萎,随后,根部又会长出一个新的大蒜。从蒜到蒜苗再到蒜苔,都是常见的天然食品。我觉得,大蒜真的很神奇。

通过这次观察,我了解了关于大蒜的知识。观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它经常会让我意外的惊喜。让我们一起观察,因为,处处留心皆学问。

大蒜观察日记15

3月1日

今天,我拿了一块大蒜,把外表的一层白皮轻轻地剥去;然后找了一个空矿泉水瓶,把上边那一大块剪去,只剩下底下的一部分;接着倒了二分之一的水,再把大蒜放进去,

3月2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头儿上,冒出一点点绿色。大蒜要发芽了!我连忙换了一瓶水,发现的根长长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长长了一点点,大约有1毫米。

3月4日

今天,我来看我的大蒜,啊,大蒜发的芽在前天才朦朦胧胧的一小点,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绿芽已经钻出来了,一共有两根,长约7毫米。我怕水中的养分不够,又把水换了。

3 月5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长了,约有1厘米长,另外一根长的比较快,总共长1.3厘米,我换水时,经过测量发现蒜根长了4毫米,共长了5毫米。

3月6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长得好软弱。可能是营养不良,我便给它加了二颗复合肥,希望它能快些长大,希望它能长得健壮.3月8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小绿芽真的长高一些了,而且也比较健壮了,我高兴极了,连忙再加一粒复合肥去,生怕水中的养分不能满足大蒜的生长。我又发现那两根小绿芽又长长了1厘米,长得最高的有2.5厘米,长得有点矮的有2厘米长。蒜根也成了盘旋状。3月9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了3毫米,最高的有2.9厘米,中间的有2.3厘米,最矮的6毫米长。蒜根我无法用尺量,因为根是旋起来的,我估计有6毫米长。3月10日 今天,我发现这3根绿芽中又钻出了一根还不到1毫米的小绿芽,我又加进去一粒复合肥。我拿尺一量,最长的已有3厘米长,可还是太软弱了,可能是营养不良和阳光不足的原因罢于是我把它栽在花盆里,放在阳台上能晒太阳的地方,让它能有足够的养分和阳光.有了坭土和足够的阳光,它一定会长得更快更好!

今天晚上我出去上厕所回来时,突然发现在房檐儿下有四只小燕子。我当时就来了兴趣,打开了门厅的灯。我暗暗怨自己:为什么开灯呢,搞得小燕子们睡不好觉。我仔细的看了看,它们并没有睡觉,他们在捉灯边上的小飞虫!过了一会,燕子们好像吃饱了,又好像捉累了,好像犯困了?两只燕子睡觉了,一只燕子的头躺在另一只的尾巴上,真有趣!那两只呢?像哨兵似的,在放哨,它们两个可有精神啦,瞧瞧左,望望右,看看前,看看后,生怕有谁来欺侮它们。

爸爸见我出去上厕所半天没回来,着急了,出来找我来了,当他看见我呆呆地望着房檐出神的时候,自己也来了好奇心,于是,爸爸站在我的旁边往房檐上一瞧,“咦,四只燕子?”他自言自语道,“是啊”我说,

《大蒜观察日记【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