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日记

时间:2023-01-15 22:47:04
端午的日记

端午的日记

一天就要结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的日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的日记1

今天,我们汉学社的小朋友参与了在临湖举办的临海汉文化端午祭祀活动。我们一大早就来到临湖,今天这里会有许多端午节有关的活动有斗百草、包棕子、做莲花灯、投壶游戏、猜谜语还有赛龙舟呢。

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我们换上发来的汉服,地湿湿的,我在裙子湿了怎么办?妈妈让我把裙子提起来走路就不会湿了。一起去化好妆,去台上彩排。开场后,我们都很想马上就能上台就拿着自己的道具等在舞台边上,看了祭祀仪式、汉舞、太极剑的表演。等了好久,总算到了第四个、第五个,轮到我们第六个节目了。我在演出的时候,发现那些爱玩的小朋友都不玩了,都认认真真地做着自己的动作表演了。表演结束,我们小孩子就跑去玩各种活动游戏,跑得我满头大汗妆都花了呢!

最后,大家一起拍了集体照,接受了电视台叔叔的采访,我们喊出了“华夏文化,走向世界”的口号。

今天,虽然很累,但是我学到了端午节的习俗和汉文化,这么有意义的活动我就想着要告诉大家,希望大家有空都来参与吧!

端午的日记2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每年小姨都会包许多好吃的,甜的大蜜枣粽子给我们吃,尤其是我和妈妈最爱吃。还可以和长辈,妹妹们一起团聚在外婆家吃饭,热热闹闹的度过端午节!而今年却没有那么热闹了。因为舅舅和小姨们出去赚钱了,姨丈也带着妹妹也出去玩了,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和外公外婆了。显得十分冷清。

今天一大早,我本已为妈妈会包蜜枣粽给我吃,谁知妈妈却在忙着做家务。中午,爸爸煮了一桌好饭好菜,叫外公和外婆过来吃饭,但是没有洋溢着一点儿欢快的气氛!下午,妈妈为了不再让节日过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便带我和外婆一起去外面逛逛。我们去了菜市场,却没有看到半个粽叶的影子,去买粽子却没有蜜枣的,我有些失望,妈妈安慰我说:“下次看见有卖蜜枣粽子的决定买给你吃!”听了这话我的心情这才好了一点。妈妈逛完了服装店又带我们去了合家福超市去,路途中还给我们买了一些好吃的。从超市里出来后,我们已是满载而归。

回到家,我因为很想舅舅和小姨,还有四岁的小妹妹,所以便上网和他们一起视频聊天,小姨笑着对我说明年端午节一定包很多的蜜枣粽子给我吃,让我吃个够。虽然今年我们没能在一起过端午节,但是还可以在网上和他们相见,也是很开心的。舅舅和小姨还跟我约好,明年端午节一定回来过节呢!

端午的日记3

我和奶奶,妈妈约好这个星期天的早晨去晨练。

早上,五点三十分的时候,妈妈的闹钟准时响了起来。伴着窗外的鸟叫声,我立刻起了床。出了门,坐在车上,虽然已经是夏天,但清晨的天气还是有点凉凉的。路上,行人和车辆还不是许多,但载客的摩的,已经三五成群的等在路边了。买早餐的也都早早的出摊了,偶尔还会有一些出来遛狗的老人们……

我们先来到公园,晨练的人已经许多了。他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做健身运动。看着他们不亦乐乎的样子,我们也开始了我们爬山的计划,一路上,山林里的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仿佛在给我们加油似的,又仿佛是在相互争吵着什么。当我们到达半山腰的时候,看见一间石屋,旁边是一条潺潺的小溪。于是我们决定在那休息一下,洗了洗脸,那清凉的溪水,让人顿感心旷神怡。这时,只听见一阵“啊----啊----啊”的声音从山顶传来,我想一定是有人登到了山顶太兴奋了,不由自主的呐喊出来的吧。在这个喊声的激励下,我们又开始了登山。

下山的时候,在山脚下我又看见一位老人带着两个徒弟在练拳,只见那个老人一招“大鹏展翅”,一招“海底捞针”,一招“黑虎掏心”……他那每一招每一式都是那样的.认真娴熟,简直出神入化。

这个星期天的早上,让我看见了有那么多的老年人、中年人和年轻人去晨练,这让我明白锻炼身体是多么的重要,我以后也一定会向他们学习,坚持锻炼,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健。

端午的日记4

童年,是一叶载满糖果的小舟,甜的,酸的;是一支能画出彩色*的笔,绿的,蓝的;童年,又是一支欢乐的歌曲。童年是多么有趣。

说起童年的趣事,我不仅会立刻想起那件事,而且还会忍不住哈哈大笑。

那是一个的傍晚,读一年级的我放学回到家,一进门,肚子就唱起了空城计。那时妈妈还没煮饭,我就对妈妈说:“妈,我肚子饿了。”妈妈正在房间里记账,抬头看见我脏兮兮的小手,才回答我:“先去洗手,我再拿吃的给你。”

我来到厨房,看见爷爷正在洗茶壶,我就对爷爷说:“让我洗一下手。”

我的手可能粘到什么东西,总是洗不掉,我望着桌上的“肥皂”,心想用肥皂搓一下就可以洗掉了。于是,便随手拿起一块“肥皂”,来到洗手盆,用“肥皂”使劲搓手。咦?这“肥皂”怎么没泡沫?我再搓了一会儿,用水冲手,奇怪,手怎么更粘呢?

我拿起“肥皂”,闻一下,好像有甜味,我心想:不管什么,洗干净再说。“肥皂”搓完了,手还是粘粘的,双手一合,还差一点分不开。我心里糊涂,这“肥皂”怎么回事?走进厨房,看见桌上少了一块“肥皂”,疑惑地问:“张侠,甜果呢?怎么少了一块?是不是你吃了?”“什么甜果?我的手还没洗完呢!哦,对了,不知道你这是什么肥皂,越洗越粘?”我问。

妈妈走过来,摸摸我的手,明白了,扑哧一声笑了。她边笑边说:“你洗的不是肥皂,而是甜果啊!”我听了,也跟哈哈大笑起来。

现在想起来这件事,想起童年时的无知,能不笑吗?

端午的日记5

榴花开,箬叶飘香,菜场里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摆好自家包的粽子。看着这些小巧玲珑的粽子,我想起两年前的端午节。

那天,外婆早早地准备好箬叶、糯米和丝线,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

我自告奋勇地说:“我也来包粽子吧!”说着就跑到外婆身边坐下,学着她的样子,拿起一片箬叶轻轻翻转,把它折成圆锥体,放入米,再把多出来的箬叶折过来,盖住米粒,结果一些米粒从里面跑了出来。我连忙又拿了一片箬叶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点也不听话,又从另一边跑出来,我只好再拿一片箬叶裹住它?

就这样裹来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最后,我用丝线把它紧紧绑住。拎着这个超级肥大的“粽子王”,我满腹不解:“这棱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么人发明的呀!”

爸爸告诉我:“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人民划船想去救他,可是没捞到他的尸体,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里祭奠他。后来用箬叶把米饭裹起来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为了不让鱼虾啄食。所以,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佩带香囊。

这些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哦,原来端午节还有这样美丽的传说。今天可要多包几个粽子呀! ……此处隐藏1605个字……有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就是纪念中国历史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一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到了端午节那一天,我们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状有三角形、四角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子里面的陷也有许多种,有豆沙、霉干菜肉、芹菜肉、还有红枣的,味道非常好。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先把外面的绳子解开,再把粽叶剥掉,啊!真香,我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可惜我的肚子已经装不下了。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握着船桨动作协调、齐心协力地奋力向前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鼓,“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落,使水手们更加鼓足了干劲,勇往直前……每一年赛龙舟的场面都非常壮观。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且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啊!端午节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节。

端午的日记11

五月五日 星期二 晴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歌。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颈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包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的早上,人们起得非常早,人们去草地上收集露水,人们相传用露水洗脸可以让皮肤变白。中午,全家人聚在一起,在院子里边晒太阳边吃粽子。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赛龙舟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的日记12

今天是端午节,乡下的太太生病了,我和妈妈回家看看太太,在车上的时候有点晕车特别想吐,到家了以后还是觉得十分难受,就到门外蹲着,结果真的吐了,感觉也好多了,晕车真痛苦!

在乡下的家的院子里,有好多农家蔬菜,有辣椒、西红柿、山芋、玉米,还摘了新鲜碧绿爽口的黄瓜,哎呀!被黄瓜的刺扎到了,还挺厉害的。

中午吃的都是菜园摘得蔬菜,真好吃,我吃了一大碗饭。吃完饭后,太太叫我和奶奶进房间,我很好奇:太太要干什么呢?只见太太掀开一条布毯,哇!我看到了好多毛绒绒的小脑袋,叽叽喳喳的叫,一只、两只、三只、、、、、太可爱了,刚出生的小鸡宝哦 !有的身上的毛还没干呢!太太拿起一只给我玩,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捧在了手心里,暖暖的、软软的、嘴很尖,爪子上还有指甲,放在手心里还痒痒的,真可爱!好想把它带回家养起来啊!不过太太说太小了,还不能吃东西,叫我下次等大点在给我带走。我看了又看,舍不得极了,太好玩了,下次一定再去看小鸡。

端午的日记13

今天是端午节。早晨,妈妈早早地起床了,在我没睡醒的时候悄悄地给我戴上了五丝。我醒了,看到手腕上五颜六色的五丝开心极了。以前爸爸跟我说过,端午节戴五丝是为了辟邪保平安的。

我穿上衣服,跑到院子里,看见姥姥和妈妈已经开始包棕子了,我迫不及待的跑到妈妈跟前对妈妈说:“我要当小助手!”妈妈高兴的说:“好,你就帮我们拿棕叶吧。”我爽快的答应了。我帮妈妈拿了一片棕叶,妈妈拿着棕叶把糯米放到棕叶里,用两条线把棕叶捆起来,就做好了一个棕子。我们忙了大半天终于做好了一锅棕子。棕子下锅了,煮了好长时间,香喷喷的棕子味出来了,妈妈打开锅盖,拿出棕子,我迫不急待的扒开一个棕子就吃,第一口就咬到了一个甜甜的大枣。我一边吃着棕子,一边听妈妈讲端午节的故事。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屈原看见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在五月五日伤心地抱着石头投江了。人们把棕子投到江里让鱼吃,鱼就不会咬屈原的身体了。

走出院子,我闻到了家家户户都飘出了棕子的香味。过端午节真好,即能戴漂亮的五丝,吃到美味的棕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我好开心啊!

端午的日记14

时光流转,古代,屈原含冤投江而死,他那一身正气惊天动地,人们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中各种花哨而让人兴奋的游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美丽的传统,人们在粼粼波光上划着龙舟,听着呐喊加油的节奏,吃着香喷喷的粽子,茶鸡蛋,小孩子们系着各种五花八门的红线,与此同时,与传统一起定格在大家心间的就是屈原那高大的身躯!

回到现实……

又逢一年端午佳节,早晨,刚起床,一股艾草的香味扑鼻而来,空气中参杂着端午节特有的气息;中午,一个个独特的粽子传播着一种诱人的味道,一个个白净的鸡蛋上变魔术般的出现了一道道咖啡色的细纹,在这独特的节日里享受独特的佳肴,每个家人脸上都带着一种透明的笑,那种比彩虹泡泡还清澈的快乐从心底浮起;晚上,与妈妈在人来人往的夜市中走着,也许正是这一个个人身上散发出的节日气息,构成了一幅热闹的画面。

这一天中细节太多,多得难以说完,收获太多,多得让人意外,当然也有一些遗憾,足以让我慢慢弥补,这个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玩味十足的一天我却更偏爱这种独有的节日氛围。

端午节,悲伤的节日演变成了喜气洋洋的人来人往,但在开心之余,我想无论哪一个人有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在心里纪念的屈原,清澈的水洗清了流言蜚语,我忽然觉得,如果他看见现在的一切一定会瞑目了……

端午的日记15

清晨,当小鸟把我从梦中唤醒时,一股粽香仿佛无形的鱼竿把我从床上钓了起来。妈妈告诉我,今天是端午节,要吃粽子,剥去一层粽叶,露出了一个“粽三角”,我拿起筷子,把筷子插进粽子中间,整个的举起来,咬了一口,不由的称赞道“真好吃!”它油而不腻,糯米软软的,夹杂着浓浓的肉香及淡淡的粽叶香,味道好极了。我还曾经吃过许多其它粽子,如白米粽、红枣粽、豆沙粽等,就数嘉兴肉粽最好吃了!

我有些好奇,为什么到了端午节要吃粽子,门上要插艾叶,还要赛龙舟呢?经爸爸讲解明白,原来这是有由来的,据传二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主张改革政治、任用贤才,因同贵族靳尚等人斗争,遭谗去职,屡次放逐后,在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投河自沉,人们得知投河的是屈原后,纷纷争先恐后地划船去打捞,这就有了后来的赛龙舟,因没有找到屈原,人们又怕鱼虾吃屈原的身体,就往江中投粽子喂鱼虾,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至于在门上插菖蒲、艾叶,是因为古代相传五月是“毒月”,而五日恰好是五毒之首,所以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插菖蒲、艾叶可以除瘟辟邪,免受病毒的折磨,我们还要吃五黄,指的是黄瓜、黄鱼、黄鳝、雄黄酒和黄梅。其中我最喜欢脆脆的黄瓜了。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内含的中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节日气氛,不禁使我陶醉其中。

《端午的日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