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的周记
岁月无痕,流水时光,眨眼间,一个星期已经过去,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周记里。周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的周记,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的周记1今天是除夕,到处都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息。大人小孩穿上了新装,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人人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见面无论认识不认识的都爱打个招呼……夜幕悄悄降临,给天空蒙上了一层黑纱,连平时顶爱凑热闹的月亮都不知躲哪儿去了。在这漆黑的夜晚,人们丝毫感觉不到黑暗,因为到处都有鞭炮和烟花在燃放。“噼哩啪啦!噼哩啪啦!”把天空映得得五彩缤纷。邻居家开始放烟花了,他们家的烟花好看极了,不一会儿,烟花放完了,我走上去,想看看放这种烟花的烟花筒什么样,忽然间,“轰”地一声巨响,我吓了一跳,心提到了嗓子眼,原来邻居家的烟花还没放完。这一响喷出的烟花比前面好看得多:闪闪的烟花从烟花筒中瞬间喷发,像无数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闪而过,只剩下一条长长的小尾巴……
过了一会儿,爸爸“搭长城”回来了,我们便拿出了烟花筒,准备放烟花,爸爸先把烟花在木栏上,用打火机点燃一支烟,又用烟点燃了打火线,做完这一切,他迅速退到离烟花二米远的地方。我们家放的烟花虽只有一种颜色,但也很美:还没等你看清楚,烟花便“嗖”地一下飞上了天空,忽然间变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接着一下子消失不见。
接着我们吃了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吃完晚饭,我就坐在电视机前等待“春晚”的到来……
春节的周记2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我们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那么如何来庆贺这个重要的节日呢?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些固定的风俗习惯,比如打扫房屋、磨豆腐、蒸馒头等。尤其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年味会更浓。
这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了,心想盼望已久的年终于到来了,都有点迫不及待了。一大早大人们就开始打扫屋子了,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也决定把自己的书房打扫得一尘不染。我先用抹布给书桌和台灯洗了个“澡”,好让它们干干净净过新年;又用扫把清理着书房的每一个角落,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垃圾。打扫完房屋还有一项传统风俗——祭祀祖先。人们在大年三十中午祭祀祖先,叩拜神灵,一是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表达怀念之情;二是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年三十下午,奶奶和妈妈就开始精心地准备年夜饭了。爷爷和爸爸则开始贴对联和福字。爷爷拿出一副火红的对联告诉我:“对联的横批要贴在大门上方的正中间,上联贴在门的右手边,下联贴在门的左手边。”正在这时,我看到在旁边窗户上贴福字的爸爸把福贴倒了,赶紧喊道:“贴倒了,贴倒了。”爸爸哈哈大笑,说:“傻孩子,把‘福’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看着眼前火红的对联和福字,让人感受到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年已经来了。
夜幕降临,厨房里传来奶奶的声音:“吃年夜喽。”我赶紧跑了过去,有香喷喷的红烧鸡,有白胖胖的水饺,有食材丰富的自制小菜,还有我爱喝的糯米酒,最后是桌上的“主角”——红烧鲫鱼,寓意“年年有余”。吃完美味的年夜饭,全家人都坐在沙发上欣赏着一年一度、精彩绝伦的春晚表演。
此刻,我在想:在新的一年里,我会再接再厉、不断进取,争取更上一层楼。
春节的周记3大年初一,妈妈带我去和顺看烟花,七点多的时候,河旁边已经挤满了人。
大约八点,烟花晚会开始了,随着几声炮响,美丽的烟花腾空而起,整个天空都被染红了,接着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烟花。哇,太美了!第二个是礼花弹,随着一声炮响,一颗颗闪亮的星星飞上了天空,“啪,啪。”几声,转眼就变成了一朵朵盛开的菊花。这些烟花有红的、黄的、绿的。此时漆黑的天空已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最喜欢的要数灯笼烟花了,一条条银蛇“叽——叽——”地飞到空中,随着“嘭!嘭!”几声,银索在空中炸开,这时,一只只红灯笼从空中缓缓往下落,观众发出了阵阵惊叹声,我也情不自禁地张开了嘴,太不可思义了!
当我还沉浸在惊叹声中,又有几只金色的“小蝌蚪”“嗖!嗖!”地蹿上了天空,“嘣!”在空中炸开发花,眼前只见金色的瀑布从天而降,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太壮观了!
烟花不仅把天空装扮得炫丽多彩,还把河边点缀得五彩缤纷,一条条五颜六色的彩龙在江面上翻滚,好像在与我们一同喜迎新春,接着一颗颗耀眼的星星闪烁在河中,给河边换上了新衣。
看完烟花晚会,我体会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富强,我以后一定要报效祖国!
春节的周记4春节,俗称过年。春节时,大家都要祭神,有灶神、门神、井神、财神等。还要祭祖。过年时老人要给小孩子发压岁钱,一家人还要一起守岁(就是指熬夜)。
在春节之前,大家要购买年货,走访公司的同事们,年货一般都是花生油、大米等,在春节之后,大家走访的都是亲戚朋友等,公司里的同事就不在走访了,这些是我听人说的。
还有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我给大家说说听:
有一种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面目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我对春节的认识就只有这么多了,祝大家春节快乐!
春节的周记5“噼啪噼啪”随着鞭炮的响声,我所期盼已久的春节终于到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大年初一,我起的老早,因为我知道爸爸妈妈肯定又在一些地方藏了红包,我想从爸爸妈妈那儿获得一些线索,便跟妈妈撒娇 :“妈妈,您又藏了红包吧!反正我早晚都会找到,您还不如直接告诉我您把红包放哪儿了!”妈妈听了,笑了一下,说:“反正你早晚都会找到,那我更没必要告诉你了!你自己去找吧!”我见妈妈这儿行不通,就去问爸爸,可爸爸却把这事儿推得一干二净:“不是我放的!”无奈,我只能自己去找了!
我东翻翻西找找,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书柜呀,床单下呀,沙发垫下呀,茶几抽屉里,甚至连锅里都找了,就是没找到!气得我咬牙切齿,我大声质问妈妈:“您到底放没放红包?”“放了,你再找找!算了,给你个提示——徐福记。” ……此处隐藏2959个字……年。首先是要购买、备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每户还磨粉,包汤圆,自制年糕。前者是取“团团圆圆”之意,后者吃了可“高高兴兴”、“年年高”。其次是准备新衣、新帽、新鞋。人们一般也许一年中都穿旧物,但在新年中是一定要翻翻“行头”的;再次是开始买春联、买年画、买“门神”,以张贴于门上户首、楼上楼下。各家也是各取所需,如买春联,店家多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普通家庭则多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园”等。
城隍庙是我家乡的一个活动中心点。到了春节,这里的亭台楼阁遍饰灯彩,内外通明,到此游玩的观众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他们到城隍庙除看灯外,领略的还是一种特别的“人气”:所谓“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便是那种独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闹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灯阑兴尽,大家才慢慢步行回家。有一种说法,这天正好还是灶神归来之日,那么回家正好将这位灶老爷接住。
嘻嘻,我家乡上海的春节好玩吧!
春节的周记12这一周是每天都笑嘻嘻的一周,因为有好多好吃的等着我,也因为有放不完的花炮等着我,就连小伙伴都不在身边一起玩了,也没有什么影响,让我也发现了我是一个如此喜欢吃东西的孩子,还是一个玩花炮玩不腻的孩子。
昨天大哥哥还在问我,天天玩花炮不腻吗?我惊讶的望着大哥哥,我反问他“你不玩花炮不觉得生活过腻了吗?”大哥哥没有的搭理我,继续玩他的手机去了,我就又拿着我的花炮下楼去放花炮去了。
哦,小伙伴都不在身边对我没什么影响,或许也是因为春节还是有哥哥姐姐一起玩的,虽然大家各玩各的,但还是能够一起吃好吃的!这一次的春节,妈妈做了我最最喜欢吃的玉米饺子,我每天把玉米饺子当早餐午餐晚餐,吃了差不多一周了,我都没有觉得不好吃。当然了,不是指吃了饺子,嘿嘿,还吃了好多好多妈妈准备的其他春节美食,大多数都是我爱吃的,我每道菜吃那么一口,才可以把所有的都吃一点而不至于很快就饱了。这一周的食物,怎么说呢,或许真是可以养成一只小猪的食物了。
哦,这一周还发生了一件让我跌破眼镜的事。我不小心发现了我们家地下室里面有一窝老鼠,还是刚刚出生的小老鼠。我一看见就吓得关上了门,也没有告诉爸爸。我知道一告诉爸爸的话,他一定会把那些小老鼠丢掉的,一想到他们也是生命,而且刚出生的话,应该也没有做什么坏事吧?我就不想让他们的生命就此掉落到垃圾堆里面去。我害怕那些小老鼠变成可怜的小老鼠,当然,另外我也怕它们长大了出来作孽。哎,真的好难决定啊。我决定还是装作没有看见好了,也尽量忘掉这件事,让它们顺其自然的……
春节的周记1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一句诗令我回想起了那个阴沉沉的一天。
“嘀嘀”耳边似乎回响着嘈杂的汽车鸣笛声。我困倦地睁开眼,昨晚为了赶快把作业都写完,到了很晚才睡下。我眼前一片迷茫,恍若置身于梦境之中。这时,母亲摇了摇我的肩膀,我才清醒过来,并想起今天的清明祭拜。
窗外,朦朦胧胧的山脉已渐渐褪去缭绕的白雾,而祖先的长眠之地也已不远了。
不一会儿,便到了目的地。车子是停在山路上的一个小平台那儿。因为祖坟在山上,所以接下来的路都得靠我们的腿,一步步地走了。穿过树丛,沿着小径,爬啊爬,终于到了目的地。这是个好地方,正对着一片开阔的景色,风从对面的山那儿带来消息,带到这儿,让姥太太不至于太寂寞。我按着母亲的意思,先将青团子、香蕉、苹果等东西恭恭敬敬地摆上小台子,又将香点上,然后跪在坟前,规规矩矩地磕了几个头。抬头时瞥见墓碑上的字,不禁想起了小时太姥姥对我的好。至此,我的眼眶模糊了。
太姥姥住在木渎,平日里的来往交通不便,所以也就一年去个几次的。幼时,太姥姥总是教育我们这些小辈,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
这让我忍不住想起那位一心为国的介子推。他的种种行迹既造就了寒食与清明这两个传统节日,又将那珍贵的精神文化流传了下来。
还记得,小学时的春游,就是在清明节的前后。 春游那一天,第一个去的地方必定是烈士陵园。我们在那高大的石碑前放下小白花,从而领悟到、感受到那深深的爱国之情。
清明啊清明,我们将思念遥寄先人,而先人也将他们的谆谆教诲赐予我们。
清明是一条缎带,一端生,一端死,阴阳两隔,却又传递着深深的爱。
春节的周记14黎明将近,东方渐渐露出了灿烂的晨光,晨光中呈现了崭新的20xx,湛蓝的天空,洁白如雪的云,小鸟欢快地歌唱,花儿伴着小鸟的歌翩翩起舞……过年咯。周围洋溢着春节的气息。道路洁净,各大商铺张灯结彩,家家户户贴上了喜庆的对联,人们脸上荡漾着快乐的笑容。
除夕早上,我的兄弟姐妹的手就开始“痒痒”了,迫不及待地买了些炮出去放。放着放着,我们就开始嘀咕了:这么点鞭炮怎么够放呢。于是急匆匆地跑回家里,正准备再偷偷拿一些时,被外婆发现了:“你们不是已经放过鞭炮了吗?晚上到底还放不放了。”哎。大人就是这么唠叨,我们只好作罢。我只能垂头丧气地出去玩。
今天除了有好玩的还有好吃的。
晚饭时舅舅和舅妈带着弟弟也来外婆家吃年夜饭了。餐桌上的饭菜真丰富,看得我眼花缭乱,真让我垂涎直滴,不知先吃哪个好。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说着祝福话,不时发出欢乐的笑声。气氛非常融洽,真叫合家欢乐呀。
吃完晚饭后,我们大家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随着夜色的降临,外面的鞭炮声也断断续续地响起来了,这响声向人们传递着欢乐……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我们拿着鞭炮冲出了家门,汇入了今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此刻鞭炮声是此起彼伏,震耳欲聋。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天空上相互交错,流光溢彩。天空仿佛都被染色了,我们欢跳着,跑着,笑着,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祝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春节的周记15这周已经是我实习周期的倒数第二周,这周过去,只剩一周我就要回学校。越是到最后,我越发现自我没有实习到的东西还有很多,真想再延长几周时间,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还要回学校进行我的实习汇报。
这么多周下来,我深切体会到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不进行实际操作演练,而只是凭着书本上的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去从事会计这门行业的话,你的工作将会十分地不适应,以至于在工作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可见会计的谨慎性有多么地重要。这周我还是从事上周原始凭证的填制,由于上周的教训和我之后偷偷地在宿舍恶补一下书本上的知识,这周操作起来就比上周好多。而且,我也加深对红字更正法的实际体会,以前在学校里只要用红笔划掉,写上“作废”两字就能够,但在公司里面,要用红笔划调,再盖上职责人的章,这样才能作废。对于数字的填写,高老师再三叮嘱我字迹必须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账时要清楚明细分录和总账名称,我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因为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业务。
这一周实习下来,从制单到记账的整个过程基本上有一个大概的解,并结合书本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账的来龙去脉。透过自我的努力,我的实习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我感觉很欣慰。



